趙儀碑

所出趙儀碑出土時已被鑿成三塊。 三塊碑陰均刻有碑文。 碑正面上部兩塊有銘文,字跡漫漶不清,不能斷讀。

注音

zhào yí bēi趙 儀 碑

簡介

趙儀碑,2000年6月,四川蘆山縣在舊城改造挖地基時出土。所出趙儀碑出土時已被鑿成三塊。三塊碑陰均刻有碑文。碑正面上部兩塊有銘文,字跡漫漶不清,不能斷讀。但能觀察出顯系經至少三次以上重複刻文,內容均與記載趙儀有關。最後一次刻有字徑約高十二厘米,寬十五厘米的“蜀郡屬國”等大字。字型均為隸書。碑陰字跡由於緊帖城牆夯土,因而保存相當完好,有如新刻一般,字型方正古拙。從碑陰內容看,這三塊殘碑應該為一個整體,而相連部位,因鑿開的原因,該部位的文字亦相應被毀。

釋文

漢故屬國都尉楗為屬國趙君諱字台公,在官清亮,吏民謨念,為立碑頌,遭謝酉張除反,爰傅碑在泥塗、建安十三年十一月廿日,癸酉,試守漢嘉長蜀郡臨邛張河字起南,將主薄文堅、主記史邯伍、功曹□□,掾史許和、楊便、中部□度邑郭掾、盧餘、王貴等,以家錢雇飯石工劉盛復立,以示後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