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溪女

《越溪女》是通過對女子不幸遭遇的描寫寄寓感慨,並從這個角度來揭露整個社會的不公平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越溪女》

【創作年代】晚唐 

【作者姓名】於濆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越溪女

會稽山上雲,化作越溪人。

枉破吳王國,徒為西子身。

江邊浣紗伴,黃金扼雙腕。

倏忽不相期,思傾趙飛燕。

妾家基業薄,空有如花面。

嫁盡綠窗人,獨自盤金線。

作品鑑賞

於濆對封建社會的女性寄予了更深刻的同情。在他的四十五首詩歌作品中女性題材就有十題十一首。《越溪女》就是一首以女性為題材的作品。

《越溪女》是通過對女子不幸遭遇的描寫寄寓感慨。此詩描寫了貧富不同的兩個越溪女的不同遭遇。詩先以西施故事開頭,然後說明貧富越溪女都曾是“浣紗伴”的事實,後來由於貧富的差距曾是江邊浣紗伴侶的富家女子轉眼間嫁入豪門,自己由於身處貧困,“空有如花面”而無法有美好的婚姻。此處有“苦恨年年壓金錢,為他人作嫁衣裳”之意,通過對越溪女的經歷的敘述來抒發自己空有滿腹經綸,卻因身處下僚而無法施展長才的憤慨。

“空有花如面”,“獨自盤金錢”,這首詩深刻揭示了封建社會女性的不幸遭遇,並從這個角度來揭露整個社會的不公平。

作者簡介

於濆(832—?)唐代詩人。字子漪,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市)人。公元861年(鹹通二年)登進士第,曾奔走於陝西、河南、江蘇、浙江和北方邊塞等地,一生鬱郁不得其志,沉淪下僚,官終泗州判官。與劉駕曹鄴等皆不滿於當時詩壇拘守聲律、輕浮華艷的綺靡詩風,曾作《古風》三十篇以矯弊俗,自號“逸詩 ”。其詩擅長 五古,短小精悍,質樸剛健,邊塞詩也寫得深沉痛切,獨具一格。辛文房指出於濆等晚唐詩人“能反棹下流,更唱瘖俗”(《唐才子傳》)。《全唐書》錄其詩四十五首,編為一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