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國境的東亞近現代史

超越國境的東亞近現代史

超越國境的東亞近現代史點,作者: 中日韓三國共同歷史編纂委員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這是中日韓三國學者共同編寫的東亞三國近現代史的歷史讀本。本書的目標是將東亞近現代史放在世界史的發展中予以系統解釋,圍繞東亞近現代史結構變化展開敘述。

書籍簡介

作者: 中日韓三國共同歷史編纂委員會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年: 2013-2
頁數: 704定價: 98.00元
裝幀: 平裝
ISBN: 9787509739334

內容簡介

這是中日韓三國學者共同編寫的東亞三國近現代史的歷史讀本。本書的目標是將東亞近現代史放在世界史的發展中予以系統解釋,圍繞東亞近現代史結構變化展開敘述,注重從東亞地區國際關係中分析中日韓三國的國家結構和相互關係的變動,而且要結合圍繞東亞地區的國際關係,特別是與歐美國家之間的關係變動來進行敘述。

作者簡介

中方召集人為步平,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東北中日關係史學會會長、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執行會長、中國近現代史學會執行會長。其他中方作者,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榮維木李細珠,亦可謂極一時之選。

書籍目錄

上卷目錄

第一章 西方衝擊與東亞傳統秩序動搖
第一節 17世紀東亞政治變動與區域秩序
第二節 西方列強侵略東亞
第三節 東亞三國對西方入侵的應對
第四節 東亞內部秩序的動搖
第二章 中日甲午戰爭與東亞傳統秩序解體
第一節 19世紀 80年代的東亞變動與朝鮮問題
第二節 中日甲午戰爭
第三節 中日馬關條約與三國關係
第三章 列強爭奪東亞霸權與日俄戰爭
第一節 中日甲午戰爭後列強競爭格局變化
第二節 日俄戰爭的起因與結果
第三節 《朴茨茅斯條約》與東亞
第四節 東亞內部大變局
第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華盛頓體系
第一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中日“二十一條”交涉
第二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東亞地區的民族運動與西伯利亞干涉的擴大
第三節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形成和破裂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東亞
第一節 日本侵略中國東北與國際社會
第二節 中日全面戰爭與東亞
第三節 太平洋戰爭
第四節 太平洋戰爭的結束與東亞
第六章 冷戰體制的形成與東亞的裂變
第一節 戰後美蘇東亞政策及日本的變化
第二節 中國革命和冷戰加劇
第三節 朝鮮半島的分裂與韓戰
第四節 冷戰深化及反戰不結盟之路
第七章 冷戰體制在東亞的演變
第一節 中蘇對立的激化與東亞冷戰的變化
第二節 日美安保條約的修改與日韓基本條約
第三節 越南戰爭與東亞
第四節 緊張緩和與中日韓關係的變化
第八章 冷戰體制瓦解後的東亞
第一節 冷戰體制的崩潰和東亞
第二節 東亞的區域全球化和政治變動
第三節 東亞的經濟合作與民間交流
第四節 構築東亞和平的課題
後 記

下卷目錄

第一章 憲法——國家的構造與民眾
第一節 國家的近代化與憲法的誕生
第二節 現代國家的建設與憲法
第三節 今日的憲法——統治結構與人權規定
第二章 東亞的城市化——上海·橫濱·釜山
第一節 開港與城市的成長
第二節 三座城市的產業化與工人
第三節 伴隨城市化的農村社會經濟的變化
第四節 戰後城市的變化
第三章 鐵路——現代化、殖民地統治、民眾生活
第一節 鐵路導入東亞
第二節 殖民地統治與東亞的鐵路
第三節 鐵路與民眾生
第四節 戰後東亞的鐵路
第四章 移民和留學——人口流動和人員交流
第一節 人口流動史
第二節 留學與文化交流
第三節 太平洋戰爭結束與人員歸國,以及“少數人”的移民活動
第五章 家庭與兩性:男女關係 ·親子關係
第一節 近代化與家庭
第二節 現代的家庭制度
第三節 賢妻良母的女性形象和新女人 ·男人
第四節 今日的家庭和性
第六章 學校教育塑造國民素質
第一節 近代教育的發端
第二節 以國家為中心的教育政策的強化
第三節 戰時體制下的初等教育
第四節 戰後的教育發展及其課題
第七章 傳媒:被製造的大眾意識與感情
第一節 向近代的轉換與媒體
第二節 戰爭與媒體
第三節 戰後的媒體
第四節 被消費的媒體——在新的挑戰中
第八章 戰爭和民眾
第一節 民眾的戰爭動員及戰爭體驗
第二節 民眾的戰爭受害
第三節 圍繞日本的侵略及殖民統治的戰爭記憶
第四節 歷史教科書問題與歷史記憶
第九章 克服過去,面向未來
第一節 1990年以來的東亞區域政治的變化
第二節 克服歷史問題障礙,面向未來進行努力
第三節 促進歷史認識跨越國境
後 記
中日韓三國共同歷史編纂委員會委員及編寫者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