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須盲蝽

赤須盲蝽

赤須盲蝽又稱赤須蝽,為半翅目盲蝽科昆蟲,有成蟲、若蟲和卵三種蟲態,成蟲、若蟲均為為害蟲態。觸角四節,等於或較體長短,紅色,故稱赤須盲蝽。原不為麥類主要害蟲,但隨著20世紀90年代末期結構調整和氣候變遷,赤須盲蝽逐漸上升為主要害蟲,局部地區危害嚴重。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赤須盲蝽赤須盲蝽

赤須盲蝽成蟲身體細長,長5mm至6mm,寬1mm至2mm,細長,鮮綠色或淺綠色。頭部略成三角形,頂端向前方突出,頭頂中央有一縱溝。觸角4節,紅色(故稱赤須盲蝽),等於或略短於體長,第一節粗短,第二、三節細長,第四節短而細。喙4節,黃綠色,頂端黑色,伸向後足基節處。前胸背板梯形,具暗色條紋4個,前緣具不完整的鱗片,四邊略向里凹,中央有縱脊。小盾板三角形,基部不被前胸背板後緣覆蓋,中部有橫溝將小盾板分為前後兩部分,基半部隆起,端半部中央有淺色縱脊。前翅略長於腹部末端,革片綠色,膜片白色,半透明,長度超過腹端。後翅白色透明。足黃綠色,脛節末端和跗節黑色,跗節3節,爪黑色。

粒口袋狀,長約1毫米,卵蓋上有不規則突起。初為白色,後變黃褐色。

若蟲5齡,末齡幼蟲體長約5毫米,黃綠色,觸角紅色。部有縱紋,小盾板橫溝兩端有凹坑。足脛節末端、跗節和喙末端黑色。翅芽長1.8毫米,超過腹部第二節。

生活習性

華北地區一年發生3代,以卵越冬。翌年第1代若蟲於5月上旬進入孵化盛期,5月中下旬羽化。第2代若蟲6月中旬盛發,6月下旬羽化。第3代若蟲於7月中下旬盛發,8下旬至9月上旬,雌蟲在雜草莖葉組織內產卵越冬。該蟲成蟲產卵期較長,有世代重疊現象。每次產卵一般5至10粒。初孵若蟲在卵殼附近停留片刻後,便開始活動取食。成蟲在9∶00至17∶00這段時間活躍,夜間或陰雨天多潛伏在植株中下部葉背面。

赤須盲蝽在內蒙古一年發生3代,以卵在禾草莖葉上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卵開始孵化,5月初進入盛期。成蟲5月中旬開始出現,下旬為羽化盛期。5月中下旬成蟲開始交配產卵,卵於6月上旬開始孵化。第二代成蟲在6月中下旬開始交配產卵,7月上旬卵開始孵化,7月下旬第三代成蟲出現,8月上中旬開始產卵。雌蟲產卵期不整齊,田間出現世代重疊現象。

成蟲白天活躍,傍晚和清晨不甚活動,陰雨天隱蔽在植物中下部葉片背面。羽化後7至10天開始交配。雌蟲多在夜間產卵,卵多產於葉鞘上端,每雌每次產卵5至10粒,卵粒成1排或2排。氣溫20℃至25℃,相對濕度45%至50%的條件最適宜卵孵化。若蟲行動活躍,常群集葉背取食危害。在穀子、糜子乳熟期,成蟲、若蟲群集穗上,刺吸汁液。[2][3]

地理分布

須盲蝽分布在北京河北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江蘇、江西、安徽、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市及自治區。

危害特點

赤須盲蝽主要危害穀子、糜子、高粱、玉米、麥類、水稻等禾本科作物以及甜菜、芝麻、大豆、苜蓿、棉花等作物。赤須盲蝽還是重要的草原害蟲,危害禾本科牧草和飼料作物。

赤須盲蝽成蟲、若蟲在玉米葉片上刺吸汁液,進入穗期還為害玉米雄穗和花絲,導致葉片初呈淡黃色小點,稍後呈白色雪花斑布滿葉片。嚴重時整個田塊植株葉片上就象落了一層雪花,葉片呈現失水狀,且從頂端逐漸向內縱卷。心葉受害生長受阻,展開的葉片出現孔洞或破葉,全株生長緩慢,矮小或枯死。該蟲1997年在北京為害小麥,1998年又大面積為害玉米,為害嚴重,生產上應注意。

防治方法

搞好田間衛生,及時清除枯茬雜草,減少越冬卵。藥劑防治可用40%樂果乳油、50%馬拉硫磷或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等藥劑1000至1500倍液噴霧;噴粉可用2.5%敵百蟲粉劑,每667米2用藥2千克。赤須盲蝽還是禾本科牧草的重要害蟲,應做好發蟲草場的防治,減少蟲源。

據資料介紹赤須盲蝽9月下旬開始產卵越冬,而高碑店市去年11月份田間尚有大量成蟲,可見初冬氣候偏暖,延長了赤須盲蝽發生時期。

查看害蟲時注意調查早播麥田,靠近溝渠、道邊的麥田及靠近棉田的麥田。用藥時將這些地方也噴上藥。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加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3%啶蟲脒1500倍液噴霧進行防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