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坎仔村

在赤坎仔灣和赤坎仔村之間的海岸上,生長著大片茂密的木麻黃樹。 官兵們在鄉親們的幫助下在赤坎仔灣上的木麻黃樹林裡修建了幾幢低矮的樓房。 赤坎仔村的老人回憶,海南島解放後,參戰官兵們就撤走了。

簡介

赤坎仔村位於廣東省湛江徐聞縣龍塘鎮。

歷史

據《徐聞縣地名志》記載,赤坎仔村建於清朝康熙年間。當時林姓兩兄弟從廣東省瓊州府瓊山縣的白馬坡(現海南省海口市區)遷來此地居住,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因建村時村旁有一大片赤土,村民因此給村子起名“赤坎仔”。赤坎仔村村民靠海吃海,主要以捕魚為生。而盛產白鯧、馬鮫、黃花魚、海參和天然鮑魚的赤坎仔灣,不僅成了該村漁民一個優良漁港,也成了一個優良的避風港。
在赤坎仔灣和赤坎仔村之間的海岸上,生長著大片茂密的木麻黃樹。在茂密的木麻黃樹林裡,隱藏著幾幢低矮的樓房。也許很多人根本沒有想到,那些低矮的樓房曾經是解放海南島前線的最高指揮部所在地。
據《徐聞縣誌》記載,1950年,鄧華將軍率15兵團解放海南島前線指揮部進駐赤坎仔村。官兵們在鄉親們的幫助下在赤坎仔灣上的木麻黃樹林裡修建了幾幢低矮的樓房。那幾幢樓房不僅成了官兵們的營房,當時更是解放海南島前線的最高指揮所。赤坎仔村的老人回憶,海南島解放後,參戰官兵們就撤走了。那些營房,後來只是有官兵到赤坎仔灣進行軍事訓練時才在那裡住一段時間。再後來沒有官兵來訓練,營房就空閒至今。
那些營房由於沒人居住也人維修,目前已經破舊不堪,一些房子連門窗都沒有了。破舊而空蕩的房子,孤寂地隱藏在海岸上的林子裡,仿佛在訴說著當年解放軍戰士們浴血奮戰解放海南的往事。有文物工作者稱,這些營房,應當考慮恢復其原貌且保護起來,把它做為一個愛國主義和軍事教育基地繼續發揮它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