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古里

赤古里

"【漢字】赤古里 赤古里作為上衣在朝鮮男女通用。 男式赤古里以線條粗

【漢字】赤古里
【朝鮮諺文】저고리
【羅馬字】Jeogori
赤古里作為上衣在朝鮮男女通用。赤古里在朝鮮的三國時代,高句麗叫做“襦”,百濟叫做“復杉”,新羅叫做“尉解”。直到高麗王國的時候,赤古里這個名稱才第一次被記錄下來,用漢字寫作“赤古里”或者“短赤古里”,赤古里這種叫法很可能有來自蒙古的影響。最初赤古里長及腰部,直接來源於漢服襦裙上襦的影響。但到了朝鮮王朝末期,赤古里僅長至腋下且剛好遮住胸部。白紙做的動襟則襯托出了女性頸部。赤古里由五個部分組成,分別是衣(길)、襟(깃)、動襟(동정/半襟)、紟(고름)和筒袖。赤古里繼承了漢服系統的右衽和襈(衣緣),特別是抄襲明朝襖裙的白色半襟和紟。為扣好短上衣,在兩個前衣襟上各縫有紟,女性赤古里的長帶垂落在長裙前面,也有裝飾的作用。 赤古里袖口是指短衣的袖子下方, 其特徵為傳統韓屋飛檐的曲線似的自然柔美。
男式赤古里
男女的赤古里有差異/ 男式赤古里以線條粗,平坦為特點; 女式則以裝飾華麗曲線短而美麗為特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