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創工業集團

贏創工業集團

贏創工業集團是一家創新型的德國產業集團,主要致力於發展三個產業領域:化工、能源和房地產。贏創工業集團既是全球領先的特種化工企業,也專長於利用硬煤及可再生能源發電,同時還是德國最大的私人住宅房地產公司之一。它的的優勢在於創新、專業、不斷自我更新和值得信賴。

贏創工業集團贏創工業集團標誌
贏創工業集團(EVONIK)

贏創工業集團網站網址:http://corporate.evonik.com(英)

http://www.degussa.com.cn/china/zh (中)

公司簡介

贏創工業集團業務遍布全球的100多個家。在2007財年,該集團43,000多名員工創造了144億歐元的銷售額,稅前利潤高達13億歐元。贏創工業集團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在中國生產特種化工產品,並於更早就已經與中國建立了廣泛的貿易關係。今天,贏創在中國已經擁有了多達20家公司,生產基地遍及中國十幾個城市。贏創產品品質卓越,種類繁多,包括沉澱法二氧化矽、碳黑、橡膠矽烷偶聯劑、胺基酸、聚氨酯泡沫添加劑、塗料聚酯樹脂、色漿著色系統、高性能聚合物以及聚合物生產所需的引發劑等,客戶遍及中國及整個亞洲。 2007財年,集團4200名大中華區員工創造了約7.54億歐元的銷售額。贏創視中國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主力之一,並計畫在2009年將大中華區的銷售額提高至10億歐元。

Evonik德固賽、Evonik、德固賽的關係

Evonik德固賽即被收購前的德固賽。德國時間2007年9月12日,德固賽(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所屬的德國魯爾集團將旗下的化工、能源、房地產三大業務進行了重新整合,成立了全新的Evonik 工業集團。集團的前身—魯爾集團的執行長,Werner Müller博士,在介紹集團新的標識時說, "Evonik 是德國具有創新精神的工業集團,我們在化工、能源和房地產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使我們聚合成了一個極具發展潛力的實體"。集團改名為Evonik 工業集團,體現了公司戰略整合的關鍵點,也是進入資本市場前的最後步驟。今後,德國的煤礦業將在魯爾的名稱下運營,並且與全新的Evonik集團不形成關聯。隨著Evonik工業集團的新名字的公布,德固賽(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德固賽股份公司(Degussa AG)已更名為Evonik德固賽股份有限公司(Evonik Degussa GmbH)。德固賽(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也將隨之進行更名,目前德固賽(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正在進行更名的必要手續。公司計畫在未來幾年內,逐漸淡出原有的公司名稱“德固賽”,完全使用新標識“Evonik”。

贏創在中國

贏創工業集團自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在中國生產特種化工產品,並於更早就已經與中國建立了廣泛的貿易關係。今天,贏創在中國已經擁有了約20家公司,生產基地遍及中國十幾個城市。 贏創產品品質卓越,種類繁多,包括沉澱法二氧化矽、碳黑、橡膠矽烷偶聯劑胺基酸、聚氨酯泡沫添加劑、塗料聚酯樹脂、色漿、著色系統、高性能聚合物以及聚合物生產所需的引發劑等,客戶遍及中國及整個亞洲。在2007年財政年度,贏創集團大中華地區4,200名員工創造了7.54億歐元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幅度高達28%。贏創視中國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主力之一,並計畫在2009年將大中華區的銷售額提高至10億歐元。2003年1月,德固賽(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自2007年12月4日起更名為贏創德固賽(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於北京成立, 作為贏創集團特種化工業務在中國的母公司,贏創德固賽中國為集團業務在中國的盈利性增長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資源和競爭優勢。對於贏創這樣的創新型工業集團而言,市場優勢和創新實力的緊密結合是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在這種背景下,贏創於2004年在上海投資建立了研發中心,並已於2007年中完成了研發中心的擴建工程,總投資額超過兩千萬歐元。該中心的成立為贏創開發與推廣具有本地特色的產品提供了絕佳的平台,從而保證了各業務部門能夠更好地為中國市場提供令人滿意的產品和服務。 2006年6月,贏創大型多用戶基地的第一批生產廠—聚酯與色漿生產廠建成投產。而除了這家生產廠以外,位於上海化工園區的多用戶基地還將擁有更多的業務部門落戶生產。2007年9月,一座用於生產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酸烯特種化學品的一體化生產廠房也在多用戶基地舉行了奠基儀式。包括初期階段投入在內的總投資額約為2億5000萬歐元,這是亞洲最大的MMA生產基地,同時也是贏創在化工業務領域的第二大單項投資。這一世界級的生產廠房設施預計需要兩年的建設時間,並於2009年投產,設計年產量將達10萬噸。我們將為下游單體產品及聚合物產品在光電、粘合劑與塗料以及汽車製造業中的套用提供原材料。 贏創在中國的宏偉計畫需要各方面人才的支持,秉持著這種觀點,我們建立起了一套綜合全面的人力資源發展項目,用於吸引、培養並留住人才。合作夥伴包括上海石化工業學校華東理工大學以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