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參寥子

《贈參寥子》是由唐朝大詩人李白著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贈參寥子》
【創作年代】盛唐
【作者姓名】李白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

贈參寥子
白鶴飛天書,南荊訪高士。
五雲在峴山,果得參寥子。
骯髒辭故園,昂藏入君門。
天子分玉帛,百官接話言。
毫墨時灑落,探玄有奇作。
著論窮天人,千春秘麟閣。
長揖不受官,拂衣歸林巒。
余亦去金馬,藤蘿同所歡。
相思在何處?桂樹青雲端。

作品譯文

白鶴給我寄來天書,叫我來南荊拜訪高人。
峴山頂上五彩雲霞籠罩,果然你參寥子隱居此地。
氣度高昂辭別故鄉,神采奕奕入你柴門。
天子賜你玉帛,百官爭著與你搭訕。
你揮毫如飛,器宇軒昂,探討天地玄密,文字神奇。
著作幽深,窮天人之理;可以高藏密閣留芳千古。
你對皇上長揖不接受官職,拍拂衣袖,回歸山林隱居。
我也從翰林金馬門辭別回山,喜愛山野是我們的共同愛好。
何處是我們理想境界?青雲上端清香的桂花樹。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