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小林[汕頭大學醫學院心理學教授]

賴小林[汕頭大學醫學院心理學教授]

賴小林,女,1962年12出生,漢族,廣東普寧,碩士研究生畢業,汕頭大學醫學院心理諮詢輔導中心副主任,心理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汕頭大學醫學院“做中學”中心項目教育部、中國科協共同發起的重大探究式兒童科學教育課改實驗項目負責人。

基本信息

社會兼職

任中國心理學會會員,東南大學“‘兒童發展與學習科學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由3位院士5位長江學者7位教授組成)學術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廣東高校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兒少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教育廳高校心理諮詢督導專家,國家級雜誌《中國健康心理學》編委。汕頭市民革副主委,市政協常委,提案委副主任。中華九屆全國青聯委員,在人民大會堂受。到胡錦濤、江澤民等全體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親切接見。

人物經歷

1980-1984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系學習1988-1991在江西師範大學學習,在91年7月獲得思維認知科學方向碩士學位1984-1993 在江西師範大學心理學繫心理學助教、講師1993-今心理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學術領域

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心理健康教育。

課題研究

圖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2005年度課題“做中學科學教育與人文精神的培養”(項目批准號05JD880065)教育部2005年12月

2、主持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十五”課題“當代研究生心理素質的培養”研究 2002-04-08-4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會2002年4月

3、主持中國高等教育會“十五”重點研究課題“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研究” 18-107-9中國高等教育研究會2002年9月

4、主持廣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研究項目“現代化社會與廣東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代碼OOSJALXL00廣東省教育廳2000年11月

5、主持廣東省哲學社科“十一五”規劃課題“‘做中學’探究式科學教育項目對兒童創新性思維品質的培養”批准號:07SXY001 廣東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 2008年2月18日

6、、主持廣東省教育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題“大學生心理諮詢方法的創新研究” 項目批准號:2008ZZ010 廣東省教育廳2008年10月21日

7、主持廣東省親職教育研究會“十一五”重點研究課題“幼稚園接送孩子期間教師與家長互動行為研究”廣東省婦聯家教會2008、11、25

8、主持省婦聯、省家教會、汕頭市婦聯、市親職教育會研究課題“汕頭市兒童學習心理影響因素系列調查研究”2001年4月

9、參加國家教委“十五”重大課題“做中學”---兒童科學教育改革的實驗研究(聯合國教科文全委會的國際間合作項目)、任教育部、中國科協“做中學”全國兒童科學教育專家組成員。(由神經科學、心理科學、教育科學、科學家等多學科組建的隊伍)(項目批准號AHA010019-42)教育部2003年3月

10、參加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重點課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心理障礙多側面多因素分析及其對策”研究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 1998年1月

11、參加廣東省教育廳課題研究“現代接受理論與兩課教學模式的轉變”粵教思[2001]29 號

12、參加 “廣東省親職教育狀況調查研究” 2001年4月廣東省婦聯、親職教育研究會研究課題

13、參加“食管/賁門癌高發區高危人群中促進腫瘤早期診斷的健康教育和干預”2002 廣東省醫學科學技術研究基金

人物成就

在教學方面,獨立講授本科生、研究生的《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個體發展心理學》、《現代心理諮詢與治療》《基礎心理學》等課程。積極指導學生從事創新活動“廣東省大學生挑戰杯課外科技活動”,獲得廣東省一等獎。在實習基地指導學生心理測驗、實驗、教學等活動。對心理學學科建設做出了開拓性的成績。針對新的醫學模式:“生物-心理-社會”的轉變,積極投身於心理科學的教改工作,理論聯繫實際,突出人的心理社會性,深入鑽研教材,把傳授知識與培養學生能力相結合,為醫科學生建立現代科學的人體觀、為更新其知識結構,擴大新視野,以適應現代醫學發展的需要做了大量開創性的工作。
在科研方面,深入開展緊扣特區經濟發展的各類人群心理健康、心理素質課題研究,科學態度端正,工作勤奮、方向明確。參加了國家教委“八五”攻關課題“當代中國人自我意識研究”。參加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重點課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心理障礙多側面多因素分析及其對策”研究。主持廣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現代化社會與廣東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主持中國高等教育會十五課題“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研究”,主持中國研究生學會“十五”課題“研究生心理素質培養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2005年度課題“做中學科學教育改革中人文精神的培養”。主持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做中學探究式科學教育對兒童創造性思維品質的培養”研究。參加教育部、中國科協共同發起的國家教委“十五”重大課改課題“做中學”兒童科學素質的培養。任教育部、中國科協“做中學”全國專家組成員。對“做中學”對兒童心理品質的影響作了細緻研究,有關研究成果代表中方在國際兒童情緒能力研究大會上發言。先後在《心理科學》、《教育研究》、《心理學探新》、《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等國家級雜誌上發表論文論著40餘篇。任《心理素質拓展訓練》,《心理全息治療》主編,《諮詢心理學》編委。編寫《現代套用社會心理學》,《醫學心理學》,《弱智兒童教育經驗精選》等書。對經濟打工妹心理健康、老年人心理健康、女幹部心理、青年人心態、大學生性心理、性生理等作了大量研究。與市婦聯共同開展對特區中小學生學習問題、親職教育問題、早戀問題、女性心理問題等進行多因素、多側面研究。
在服務社會方面,針對社會轉型時期現代人的心理壓力、心理衝突,積極認真地參與中港合作的“中華關懷項目”心理健康內容的撰寫諮詢工作。為了提高學生心理素質,長期堅持對大學生開展心理諮詢輔導工作,連任廣東省高校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常委,獲廣東省高校心理諮詢優秀工作者稱號。最近又被共青團廣東省委、省教育廳、省衛生廳、省科協四家單位聘為廣東大學生心理健康巡迴演講團專家,由省委領導親自頒發榮譽證書(全省共12名,廣州以外的專家僅3名)。在汕頭市電視台、廣播電台、郵電部門廣泛開展“心理視窗”、“青少年心理”、“心理諮詢”等服務工作。主持汕頭市心理諮詢熱線工作,並長期深入到黨校、各級各類學校、企事業單位、社區等部門,對不同人群進行心理素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諮詢輔導,及時為各類人群解決心理矛盾和困惑。幫助人們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和發展個體的潛能。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諮詢活動深受學生及其廣大特區民眾的歡迎,社會影響力大,效益十分明顯。任汕頭市婦聯、政法系統等部門常年心理顧問專家。
在香港李嘉誠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傾盡了大量的心血與同行專家籌備並正式成立了“汕頭大學兒童學習潛能發展中心”。該中心成功舉辦了幾期活動營活動。其具有創新性理念的,並與世界兒童教育接軌的各項活動,深得兒童、家長、教師等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得到國內外專家高度評價。
2001年被教育部派到法國科學院學習,師從法國科學院副院長、諾貝爾獎獲得者喬治夏帕克院士等,目前正擔任教育部和中國科協共同發起的“十.五”重大教育改革課題“做中學”-兒童科學素質教育”的研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牽頭的國際間項目,有126個諾貝爾獎獲得者是該項目的科學家志願者,69個國家參與該項目)現滾動到十一五規劃中。任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協“做中學”兒童科學教育專家組成員.建立了22個實驗園校等基地。常下到幼稚園、國小進行科學教育指導,先後開展了有關項目的9次地區師資培訓活動,“做中學”項目成果得到教育部領導及法國科學院院士的充分肯定。汕頭中心被教育部列為第一批“做中學”實驗基地。(北京、上海、南京、汕頭),作為項目地區負責人,目前正下到基層開展項目地指導、培訓、研究工作和作為全國專家組成員參加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協共同進行的國家科學教育標準制定編寫工作。2005年4月代表整箇中國區在國際兒童情緒研究大會上發言。得到國內外專家和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的高度評價。2005年10月參加中法“做中學”科學教育高層論壇,並在論壇上發言。2005年12月項目工作得到了該項目中國發起者,原教育部副部長韋鈺院士的高度評價“汕頭做中學為中國做中學科學教育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參與並任廣東地方項目負責人的兒童科學教育改革項目工作十分具有意義,她對貫徹國務院頒布的《全民素質計畫發展綱要》特別是在建立創新型國家起了很實質的作用。2006年3月中國區項目發起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教育部原副部長、東南大學學習科學中心名譽主任韋鈺榮獲法國國家榮譽勛位團騎士勳章。表彰她在增進中法友誼、促進中法交流與聯繫方面特別是在和法國科學院在兒童探究式科學教育方面的合作,做出的突出貢獻。同時授勳的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何魯麗、外經貿部原部長石廣生。
任民革汕頭市副主委和汕頭政協常委,提案委副主任來,積極履行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責。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加強自身建設。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專題調研活動,熱心為廣大民革成員和社會各界人士服務。團結協作,有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團隊精神。團結同志,甘於犧牲個人,自覺維護主委和黨派的威信。認真建言獻策,積極反映社情民意,主動為政府排憂解難,與中共榮辱與共,膽肝相照。積極撰寫、審議提案,不斷暢通拓展反映渠道。分管黨派祖國統一工作以來,在各級領導的悉心關心幫助下,不斷拓展其工作途徑和工作範圍。組織成員認真學習“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每年中秋節前夕,都召開台屬黨員座談會或其他聚會活動。大家交流對台看法,交流接待、聯繫台灣親屬的體會。邀請市台灣事務局負責人為民革黨員通報兩岸局勢和台商在汕頭的投資情況。加強與市台灣事務局的工作聯繫。該會於市台灣事務局結成對口聯繫單位近十年。經常互寄材料,互通信息。多年來,為不少台胞、台商及親屬提供了服務。在發揮民革自身優勢,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積極做好台灣人民的工作和引進台資,完善投資環境開展調研和服務等工作方面做了努力,取得了一定的績效。

所獲榮譽

擔任國家級雜誌《中國健康心理學》編委。任中國心理學會會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廣東高校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兒少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教育廳高校心理諮詢督導專家。指導大學生挑戰杯科技活動獲廣東團省委、省科協一等獎。研究論文“汕頭市不同性格兒童親職教育狀況對比研究”獲廣東省婦聯、家教研究會優秀論文獎。心理健康和諮詢工作連獲廣東教育廳高校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的先進工作者稱號。著作《心理全息治療》獲廣東省教育廳思想政治研究會優秀作品獎。當選廣東汕頭團市委、市青聯汕頭市十佳青年科技帶頭人稱號。任汕頭市民革副主委,市政協常委,提案委副主任。2008年5.12四川發生特大地震時,作為中國心理學家大會和中國科學院心理所第一批前線心理援助專家志願團的組長,由於在抗震救災活動中表現突出,當選廣東省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和廣東省三八紅旗手。同時獲得國際莫尼卡人道主義獎。2008年7月在女科學家論壇上的介紹本人“心理援助在四川”的工作,得到中國科協周光召、胡啟恆、趙忠賢等院士們的肯定和積極評價。獲中國科協的中國”做中學”科學教育2001-2008年度優秀教師獎(全國僅9名),所領導的地區獲中國科協全國優秀試驗區獎(全國僅6地區)。當選中華九屆全國青聯委員,在人民大會堂得到胡錦濤、江澤民等全體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親切接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