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總局2009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一)食品生產監管信息。 (二)進出口食品安全信息。 (六)產品質量監管信息。

質檢總局2009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以下稱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稱《條例》)要求編制的。報告內容包括概述、主動公開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信息和不予公開信息情況、信息公開收費及減免情況、因信息公開申請行政複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情況、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等。 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止。如對報告有疑問,請與質檢總局辦公廳聯繫(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馬甸東路9號;郵編:100088;聯繫電話:略)。
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概述
2009年,質檢總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貫徹實施《條例》為重點,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規範公開內容,加強載體建設,豐富公開形式,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措施,認真辦理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事項,穩步推動我局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深入開展。
(一)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制和制度建設。一是建立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組織領導制度,由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綜合部門負責日常事務,並及時調整相關人員,落實責任制。二是建立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管理程式》,並制定了相應的工作管理、信息發布流程圖及其信息化平台,運用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加強總局機關內部管理,規範我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三是建立了政府信息發布協調機制,規定各司局在辦理檔案時,即明確該檔案是否公開,對應該公開的檔案,在經過各級保密審查後,按規定時間予以公布;依申請公開信息內容涉及多部門或其他部委的,主動協調有關部門或商其他部委提出辦理意見;對重要或敏感內容的信息是否需要公開,由總局領導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後確定。四是建立了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督辦制度,要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部門,加強對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理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監督,每周編制《質檢總局政府信息公開辦理動態表》呈報總局領導,並抄送各司局主要領導。
(二)加強對《條例》施行的指導和監督。按照國務院辦公廳有關要求,對質檢系統施行《條例》進行了部署,並切實加強對全系統的工作指導和督促檢查。全系統各單位進一步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把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作為質檢部門加強依法行政,加強行政能力建設的一項重大任務,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保障工作所需經費,確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紮實穩步推進。
(三)加強部門網站建設,充實信息公開內容。我局充分發揮政府入口網站公開政府信息的平台作用,緊緊圍繞把網站建設成為政府信息公開的第一平台的目標,在部門網站開設政府信息公開專欄,設定了政府信息公開目錄、信息公開指南、信息公開規定、依申請公開等專題。為便於公眾上網查詢,各司局都在本單位子網站的顯著位置,設定了信息公開欄。本著更好地讓企業、公眾享有更多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的出發點,做到應公開的政府信息內容主動公開,不能公開的內容杜絕公開。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需要提供主動公開信息以外的政府信息,依程式公開。我局入口網站信息目錄共分6類26項2890條,20個司局子網頁目錄共有571項4385條,並隨時調整更新。
(四)加強載體創新,確保信息公開形式多樣。我局在充分發揮廣播、報紙、公報等傳統形式的同時,積極探索新載體,努力實現政府信息公開形式的多樣化。一是加強了政務大廳建設。及時更新辦事指南,免費提供給申請人取閱,方便民眾和企業辦事。6個部門的11項行政許可項目在政務大廳辦理,按照統一受理申請、分別審查並辦理、統一回復的運行機制,實行一個視窗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務。二是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快了電子政務建設步伐,以質檢總局入口網站為主要平台,及時發布各類政務信息,並逐步推行行政審批事項網上辦理。三是不定期舉行新聞發布會。由我局新聞發言人向主要新聞媒體通報質檢工作中的重大事項。四是堅持聽證會制度。對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事項,在正式實施和公開前,主動邀請各方面專家和民眾進行聽證,集中民意,確保決策更加科學民主。五是開展網上線上訪談活動。各業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在網上與網民交流,回答網民提出的有關質量監督檢驗檢疫方面的問題。六是聯合電視台拍攝專題片,向全國播放。七是與有關部委聯合製作相關知識畫冊,向中小學生發放。
(五)加強行政權力運行監管,促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為貫徹落實中央《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切實加強我局行政權力的監督制約,提高透明度,我局制訂了《國家質檢總局行政權力運行監管體系實施方案》,對各司局行政權力進行全面梳理和定位規範,明確監管責任,切實加強廉政風險的防控與監督,保證各項行政權力的有效、透明行使。同時還建立了行政權力運行監管體系,制定了《質檢總局行政權力運行監管程式》,與總局機關質量管理體系其他程式同步運行,統一管理和檢查考核,強化對質檢行政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2009年,質檢總局重點公布了開展“質量和安全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服務經濟發展措施”等專題活動信息。機關各司局在政府網站上對外公開業務事項發布的主要信息有:
(一)食品生產監管信息。一是公開乳製品三聚氰胺專項監督抽查結果信息情況。全年跟蹤監測乳製品三聚氰胺風險項目22898批次,公布了乳製品及其他風險項目的監測結果。二是公開食品生產許可證信息情況。公開質檢總局發放食品生產許可證信息51批次,新增許可企業4070家、證書4135張;延續許可企業7190家、證書7281張;變更食品許可企業3212家、證書3293張。發布註銷食品生產許可證公告7次,共註銷6282家企業的6702張證書。公開全國省級局食品生產許可證情況,新增許可企業19179家、證書21291張;延續許可企業13894家、證書14828張。公開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和化妝品生產許可信息75批次,新增許可企業4233家、證書4398張;延續許可企業196家、證書199張;變更許可企業649家、證書690張。發布註銷許可證公告6次,註銷132家企業的135張證書。發布無證查處公告檔案1個。公開變更、增加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和化妝品生產許可檢驗機構43家。三是公開規範性檔案情況。公開了食品生產相關檔案信息3條。
(二)進出口食品安全信息。一是公開進出口食品安全整頓信息。在《國門時報》開闢專欄集中報導工作措施和取得的成果。在山東、廣東、天津、江蘇分別召開交流宣貫會。二是公布進出口食品安全黑名單。累計共有173家企業被列入《出口食品違規企業名單》,先後共有25家企業被列入《進口食品違規企業名單》。每月公布進口食品、化妝品檢驗檢疫不合格信息。三是發布進出口食品備案信息。公布進出口食品各類備案名單信息15條。四是更新進出口食品檢驗檢疫工作要求。及時更新動物源性、植物源性、預包裝食品和化妝品檢驗檢疫的產品範圍及相關信息。五是其他信息。公布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相關制度管理信息3條、熱點關注信息22條、圖片和文字新聞信息67條,接受中國經濟網線上訪談1次。
(三)質量管理信息。一是發布“質量和安全年”活動信息132條。二是發布質量興市、實施名牌戰略、全國質量月活動、質量專業職業資格信息81條。三是公開產品防偽監督管理、設備監理、質量競爭力指數等信息16條。四是公開汽車和玩具召回情況信息。共有32個國內汽車廠商,實施了56次主動召回活動,召回缺陷汽車135.5萬輛。有3起玩具召回活動,召回玩具10836件。有7次電器產品召回活動,召回產品61929件。五是公開設備監理情況信息。共完成了47家設備監理單位的資格核准工作,有180家設備監理單位獲得了設備監理單位資格證書。
(四)特種設備安全監管信息。公布了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範、部門規章及工作檔案信息157條;年度特種設備安全狀況、監督抽查和查處結果信息4條;特種設備事故信息12條;特種設備安全重要工作、重大活動信息1261條。聯合中央電視台拍攝特種設備安全進校園專題片,在暑假期間向全國播放。聯合教育部製作特種設備安全知識畫冊,向中小學生發放。
(五)計量監管信息。一是公布了涉及計量器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商品量監督管理和市場計量監督檢查等信息65條。二是公布了有關計量管理、國際計量交流和計量行政規範、公告、行政審批等信息32條。三是發布地方上報的能源計量、企業計量、C標誌管理、社會公正計量行(站)、計量校準等信息130條。四是公布進口計量器具形式批准、國家標準物質審批、計量基標準、計量技術法規、計量機構檢定/檢測項目等行政審批有關信息392條。
(六)產品質量監管信息。發布了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檢驗機構監督管理等信息共1291條。一是發布了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公告5次,公告了食品、日用消費品、建築和裝修材料、農業生產資料和工業生產資料等共19591種產品的抽查結果;發布了34條產品消費指導信息;接受了1次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電話連線採訪。二是公開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信息,其中發布許可公告2次,公開許可企業信息52批次,涉及獲證企業15242家,證書14565張;發布註銷公告5個,註銷577家企業許可證書;公開生產許可實施細則修訂信息4次,涉及45個實施細則;發布無證查處公告1個,涉及14類產品;公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有關檔案信息8條。三是公開變更、增加生產許可發證檢驗機構2次,涉及65個檢驗機構。
(七)進出口商品檢驗監管信息。公布了進出口商品檢驗監管信息2008條。其中:以局令、公告形式發布相關管理辦法24條;公布進口廢物原料、進口舊機電、進出口檢驗鑑定機構、行政許可結果等信息1982條;接受中國經濟網線上訪談、《經濟觀點》廣播線上訪談各1次。
(八)動植物檢疫監管信息。一是服務信息中公布了國內外最新動植物檢驗檢疫要求16條,法規草案徵求意見1條,動物疫情437條,植物疫情190條,警示通報3條,科普知識55條,國內動物及產品企業名單10條2596家企業,國外動物及產品企業名單8條69家企業,國內植物及產品企業名單4條12187家企業,國外植物及產品企業名單15條10128家企業。二是政務信息公布圖片新聞87條,熱點關注36條,工作動態30條。三是政務公開進出境動物檢驗檢疫信息25條,動物檢驗檢疫警示通報2條,進出境植物檢驗檢疫信息7條,植物檢驗檢疫警示通報3條,木質包裝檢疫信息6條,飼料安全信息26條,物種資源查驗信息1條,攜帶物郵寄物檢疫信息47條。
(九)執法打假信息。公布專項打假整治行動、打假扶優、真假辨別常識、執法打假工作動態等信息460條。
(十)國際交流信息。公布了質檢國際合作與港澳台合作、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379條。其中:公布重要外事新聞信息30條、出國最新注意事項信息18條、與港澳台合作信息8條、自貿區合作信息17條、國外技術交性貿易措施信息306條。
(十一)質檢科技信息。公布了質檢科技信息116條。其中:科技通知通告17條、科技重大新聞、科技動態信息17條、地理標誌產品保護信息82條。開展以“地理標誌工作實施十周年”為題的“質量與安全年”系列活動線上訪談1次。
(十二)人事管理信息。發布了人事管理信息115條。其中:質檢幹部任免信息106條、競爭選拔直屬局副廳級領導幹部工作信息3期、競爭選調總局機關幹部工作信息1條、其他人事管理信息5條。
(十三)計畫財務管理信息。公布了政府採購招標信息和中標信息109條,其中招標信息59條、中標信息50條。
(十四)政策法規信息。公布規章、發布法規徵求意見、工作動態等信息74條,發布公告共廢止部門規章12件、規範性檔案636件。
(十五)其他信息。公布通關業務信息2條;出入境國際衛生檢疫監管信息77條;督查內審信息4條;紀檢監察信息39條;黨務和政工信息62條。發布質檢新聞信息共14260條,其中:總局新聞動態1484條,地方新聞11045,圖片新聞1731幅。
2009年,質檢總局共編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報》24期共24萬餘份。在中央各主要新聞媒體上發稿1042篇。總局組織網上線上訪談26次,召開新聞發布會6次。質檢總局政務大廳共接待來訪、辦證、諮詢人員6240人次,接受申請17604件,已辦理完畢並發放、郵寄證書10779件。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質檢總局非常重視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辦理工作。對重要的申請事項,總局領導召開協調會研究處理意見;為慎重處理申請人提出的問題,有關責任司局組織專家赴實地調查了解情況。承辦人員認真對待每一位申請人的申請事項,嚴格按照《條例》規定的程式和要求辦理。有時為某些具體問題,還多次與申請人電話溝通情況。2009年,質檢總局共接收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事項137件。主要內容涉及質檢政策法規和產品質量安全諮詢、標準法規和質檢專項業務檔案索取、質檢檢測機構資格確認、國家免檢產品和中國名牌產品確認、食品生產安全及監督抽查情況、產品生產許可證諮詢、特種設備生產資質確認等。以上申請均已按《條例》規定辦理完畢,並回復申請人。
四、收費及減免情況
2009 年,質檢總局沒有因依申請公開信息收取申請人相關費用情況,也沒有申請人向質檢總局提出減免相關費用情況。
五、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情況
2009 年,以質檢總局為被申請人,涉及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事項的行政複議案件有3件。經質檢總局行政複議主管部門審查,其中2件為申請人要求質檢總局履行政府信息公開職責提起的行政複議;另1件為申請人認為總局已做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答覆書違法提起的行政複議。經與相對人協商,已做出妥善處理。
六、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質檢總局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方面與《條例》的要求和社會公眾的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與信息公開相關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信息公開欄目編排和內容設定有待進一步最佳化。
針對存在的問題,質檢總局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化對《條例》的學習理解和貫徹落實,加快制度建設,創新工作機制,大力推進信息公開工作。
(一)進一步提高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轉變觀念,增強政府信息公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對信息辦理和發布人員的培訓,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
(二)進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制和工作制度,明確職責分工,落實責任制。加強總局機關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強化內部監督和責任追究制度,確保各部門準確、及時地發布和更新相關信息。
(三)進一步深化網站建設,結合網站績效評估工作,完善網上信息公開的監督機制。圍繞信息公開目錄,最佳化欄目設定,豐富信息公開的內容,提高信息公開內容的全面性、規範性。並探索通過更多的渠道發布政府信息。
(四)加強對質檢系統信息公開工作的指導,認真研究、妥善處理《條例》實施過程中可能引發的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等問題,積極穩妥地推進質檢系統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深入開展。
質檢總局政府信息公開辦公室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六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