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押監管

質押監管

質押監管是指出質人(貨主)以合法占用的貨物向質權人出質,作為質權人向出質人授信融資的擔保,監管(保管)人接受質權人的委託,在質押期間按質權人指令對質物進行監管的業務模式。遠成和出質人簽訂《倉儲保管協定》,監管方、出質人、質權人三方簽訂適用於動產質押買方信貸業務的《動產質押監管合作協定 》;質權人在簽發銀行承兌匯票或匯出貨款後,就應向監管方簽發《查詢及出質通知書(附確認回執)》,同時將銀行承兌匯票複印件或匯出貨款證明以及購銷契約複印件附後,通知監管方接貨。

質押監管員具體工作內容

1、在汽車4S店內工作,對銀行質押物進行日常監管;

2、負責質押車輛、貨物的接收、盤點、換證、移動、釋放;

3、汽車項目負責保管質押車輛、鑰匙、合格證,每日早晚兩次查庫;

4、及時上報監管過程中發現的異常情況;

5、接受和執行公司(監管公司)的各項工作指令;(監管員屬於監管公司員工不屬於銀行和4S店員工)

6、接受和配合公司與銀行的巡視及視頻檢查;

7、完成日常業務報表。

質押監官員的工作相對輕鬆具體可參考

動產質押總量控制

指出質人以銀行認可的合法的動產作為質押擔保,銀行給予融資。且在授信期內可以分階段還款,並在滿足銀行核定的最低庫存基礎上可更換所質押的動產的授信業務。質押的標的為監管人倉儲保管的貨物,銀行委託監管人不間斷的占有質物.但監管的質物是不斷更換的,在不同的時間表現為不同批次、種類.故稱為“動態質押總量控制”。

特點:

動產質押總量控制與動產質押逐筆控制類似,只是銀行將審批許可權委託給監管方,由監管方代為控制。作為監管方也會承擔相應風險。同樣,必須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統才能對總量控制進行有效管理。動產質押逐筆控制和動產質押總量控制亦可通稱為融通倉。

具體環節的操作

1.質押形成

遠成和出質人簽訂《倉儲保管協定》,出質人把質押貨物存入指定質押監管倉庫;

監管方、出質人、質權人三方簽訂適用於動產質押總量控制業務的《動產質押監管合作協定》,質權人和出質人共同向監管方出具《查詢及出質通知書(附確認回執)》,將質物及設立質押的事實通知監管方,監管方驗收貨物無誤後予以確認,此筆質押監管業務形成。

2.總量控制

質權人出具《質物價格確定/調整通知書》和《質物最低價值通知書》,確定質物品種、價格和最低控貨數量或價值。

3.質物入庫

遠成根據出質人的入庫貨物出具入庫單。

4.質物出庫

質物的價值超出質物最低價值的,出質人就超出部分提貨或者換貨時,無需追加或補充保證金,可直接向監管方辦理提貨或換貨,監管方應當嚴格按照本契約的約定予以辦理,並保證提貨或換貨後處於監管方占有、監管下的質物價值始終不得低於質物的最低價值。 質物的價值等於質物的最低價值的,出質人應當事先提出提貨申請,經質權人同意後,追加或補充保證金,質權人向監管方簽發《質物最低價值通知書》,下調質物最低價值。監管方根據《質物最低價值通知書》作為審核依據辦理貨物出庫手續,此筆放貨業務完成

5.質押解除

出質人歸還全部質押貸款;

質權人出具《解除質押監管通知書》,並簽字蓋章,送交監管方;

質押監管人員檢查質權人簽字蓋章的《解除質押監管通知書》,簽字後提交操作部經理審核簽字;

監管方根據出質人的要求辦理貨物出庫手續,此筆質押解除作業完成。

風險內容:

在生產企業監管,露天存放的質物,沒有獨立封閉的監管區,有時生產企業為了保證不停產,沒有經過銀行許可,用成品置換原料,造成銀行確認的質物發生置換,我方不僅承擔置換貨物產生的損失,而且在銀行界中產生不良影響――我們不具備控貨能力。

控制措施:

a)嚴格執行質押監管協定和業務流程,質物解除質押和置換品種、規格,一定要有質權人的書面許可,堅決杜絕白條發貨;

b)與銀行的單據傳遞,預留印鑑的確認必須由質押監管部操作,避免庫外監管員直接受理解除質押程式;

c)對於總量控制的監管貨物,監管員一定掌握全部庫存貨物的進出動態和日消耗量,設定高出質押量20%為安全點,接近安全點時,提醒出質人補貨或增加保證金,同時通知銀行。

買方信貸(保兌倉)

銀行在取得商品控制權的條件下,為買賣雙方之間的先款後貨貿易提供封閉式採購融資支持。出質人及供應商實行先款後貨的結算方式,出質人不能提供現貨供質押,但其供應商能配合銀行控制貨權。指定貨物到達指定監管人擁有使用權的倉庫後。由監管人確認出具倉單或清單,並按質權人約定實施控貨監管。

特點:

買方信貸(保兌倉)業務需求量大,套用也很廣。但是要做到對貨物的到庫和出庫做的精確的控制也必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統。

具體流程操作

1質押形成

遠成和出質人簽訂《倉儲保管協定》,監管方、出質人、質權人三方簽訂適用於動產質押買方信貸業務的《動產質押監管合作協定 》;質權人在簽發銀行承兌匯票或匯出貨款後,就應向監管方簽發《查詢及出質通知書(附確認回執)》,同時將銀行承兌匯票複印件或匯出貨款證明以及購銷契約複印件附後,通知監管方接貨。如果收貨人為質權人代替出質人,質權人還要提供授權書,授權監管方代替質權人辦理相關接貨手續。出質人保證在甲方的監督下,指示供應商按時運交貨物至指定地點。貨到後由三方共同辦理接貨以及驗收入庫手續,貨物入庫驗收後,監管方依據驗收結果出具《查詢及出質通知書(附確認回執)》的確認回執,此筆質押監管業務形成

2.質物出庫

出質人向質權人補充或追加一定數額保證金後,可以向質權人申請提取部分或全部質物。出質人憑質權人簽發的《質物變更通知書(附確認回執)》,向監管方辦理提貨。

經質權人同意,出質人可憑質權人簽發的《質物變更通知書(附確認回執)》向監管方交付新的質物,置換提取既有質物。

監管方在收到質權人的《質物變更通知書(附確認回執)》後,應核對有關印鑑、簽字、傳真機號碼,並與質權人指定人員進行電話核實。核實無誤後,準予辦理出質人的提貨。

3.質押解除

同動產質押

出質人歸還全部質押貸款;

質權人出具《解除質押監管通知書》,並簽字蓋章,送交監管方;

質押監管人員檢查質權人簽字蓋章的《解除質押監管通知書》,

簽字後提交操作部經理審核簽字;

監管方根據出質人的要求辦理貨物出庫手續,此筆質押解除作業完成。

風險內容:

動態監管的貨物,出質人提供的進出庫單據是貨物置換的憑證,有的監管員缺乏單據管理意識,不能按期制訂,因單據不齊全造成置換憑證缺失。

控制措施:

動態監管時,質物清單、置換通知書、解除質押通知書是貨權轉移的重要依據,因出質人貨物全部出質(包括超過質押量部分),所以出質人進出庫單據也是貨物置換的憑證,要求與向銀行提供的單據一樣管理,按期裝訂成冊

開證監管

是指銀行為進口商開立信 用證向國外的生產商或出口商購買貨物,進口商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其餘部分以進口貨物的貨權提供質押擔保的貨押業務。同樣也只有建立信息系統才能對保證金和貨物進行有效管理。

具體流程操作

1.簽訂協定

遠成和出質人簽訂《倉儲保管協定》, 監管方、出質人、質權人三方簽訂適用於信用證項下未來貨權質押監管業務的《動產質押監管合作協定》;出質人與監管方簽訂《授權委託書》、《代理報關委託書》 、 《代理申報檢驗檢疫委託書》及倉儲協定。

2.單據交付

向質權人或出質人索取報關報檢所需資料的原件,包括:正本提單、裝箱單、檢驗單(包括質量檢驗單和重量檢驗單等)、報關委託書、發票等,監管方應在收到質權人和/或出質人送達的提單等貨權憑證當天,以特快專遞或專人送達方式直接向質權人和/或出質人出具《單據收取確認書》以確認上述單據交接事實

3.報關報檢

質物到港後,及時辦理報關、報檢等通關手續,同時到港口了解質物堆放、貨損等情況並通報質權人和出質人。質物清關後,將關單、商檢單、進口關稅發票、增值稅發票等單據送交給質權人。

4.質押形成

質權人和出質人共同向監管方簽發《出質通知書》,將要出質的貨物的信息,以及質權人對於作為質物的貨物的具體要求,通知監管方。

監管方提取貨物後,應向質權人簽發《出質通知書回執》。監管方簽發《出質通知書回執》時,質物轉移占有完成,質押生效。

質物入庫監管:若質物在進口地當地直接入庫,監管方應履行其監管職責,並嚴格按質權人指示辦理質物出入庫事宜。

質物在途監管:若質物需要運輸到異地後入庫保管,監管方應根據協定規定辦理貨物的運輸、物流倉儲等事宜,並在貨物在途期間和入庫後履行監管職責,嚴格按照質權人指示辦理質物出入庫事宜。

5.質物出庫

質權人向監管方出具《提貨通知書》,作為質權人提取質物出庫的唯一有效憑證,監管方按照質權人《提貨通知書》在給與出質人提貨後應簽發《提貨通知書回執》,並送達質權人。

6.質押解除

當質權人通知解除相關質物的質押監管或出質人根據《提貨通知書》辦理完全部質押貨物的出庫手續(以時間在先者為準)時,契約終止。

風險內容:

· a)我方對出質人缺乏足夠的了解,出質人及其負責人在信譽和道德上存在瑕疵,採取欺詐手段騙取監管人的信任或由於經營問題而存在冒險行為,由此可能潛在發生對監管方和質權人不利的行為的可能性;

· b)或者利用他人的貨物質押;

· c)或者動態質押換貨過程中,以次充好;

· d)或者使用虛假海運提單換取現貨;

· e)哄搶質物;

· f)企業管理混亂。

控制措施:

· a)全面調查出質人在業內的口碑,其負責人在信譽和道德上存在法律瑕疵的,不允許合作;

· b)出質人管理制度不健全,生產經營活動混亂,不允許合作;

· c)監管場所質物單獨存放並且標識,防止利用他人貨物質押;

· d)在契約中明確規定我方不對質物內在質量負責;

· d)我方在沒有簽訂物流業務全程監管協定的前提下,不具備辨別海運提單能力,不允許以海運提單換取現貨;

· e)必須要求出質人的法定代表人簽訂承諾書,對由此發生的道德風險以其所有個人資產承擔連帶保證擔保責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