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第鞭毛蟲病

賈第鞭毛蟲病

賈第鞭毛蟲病,是由藍氏賈第鞭毛蟲引起的一種原蟲病,主要由消化道傳播,主要有腹瀉、水樣大便、惡臭、糞中粘液較少,腹脹、噁心等症狀。

基本信息

疾病介紹

賈第鞭毛蟲病 賈第鞭毛蟲病

賈第鞭毛蟲病

賈第鞭毛蟲病,又稱藍氏賈第鞭毛蟲病,是由藍氏賈第鞭毛蟲(giardiaZambia)引起的一種原蟲病。蟲體寄生於人體的小腸,以十二指腸多見,偶爾寄生於膽管及膽囊內。其臨床表現主要為腹瀉,因多見於旅遊者,又稱旅遊者腹瀉。近年國外報導該病是愛滋病的併發症之一,故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病原學

病原形態

賈第鞭毛蟲 賈第鞭毛蟲

賈第鞭毛蟲

有滋養體和包囊兩個時期。

1.滋養體似倒置縱切的半個梨形,兩側對稱。大小為(9.5~21)um×(5~15)um,前端鈍圓,後端尖細,側面觀時背面隆起,腹面偏平,其前半部向內凹陷形成左右兩個吸盤。鐵蘇木素染色後可見有軸柱一對平行地縱貫全蟲,中部見到兩個半月形的中央小體,由此發出?對鞭毛,分為前側鞭毛、後側鞭毛、腹鞭毛和尾鞭毛各一對。圓形的泡狀核一對各位於吸盤背側,核內各有一個大的核仁。蟲體以胞飲和體表滲透作用獲取營養物質。

2.包囊橢圓形,囊壁厚,大小為((8~12)um×(7~10)um,碘液染色後呈黃綠色。鐵蘇木素染色後可見內有2~4個核,多偏於一端,還可見到軸柱、鞭毛及絲狀物。四核包囊為成熟包囊。

生活史

成熟包囊經口感染人體,經胃腸消化液的作用,在十二指腸脫囊形成為滋養體。滋養體寄生在人體的十二指腸和空腸的腸壁上皮,靠吸盤吸附固著,以二分裂法繁殖。如滋養體落入腸腔則隨食物達到迴腸及大腸內,因腸內環境的改變而形成包囊,隨糞便排出體外,人多因吃人被包囊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流行病學

水狸 水狸

水狸

1.傳染源本病的傳染源為病人及無症狀的帶包囊者,以後者較為常見,貓、犬、羊等均可作為保蟲宿主,但以水狸、麝鼠等生活在水中的動物排放的賈第蟲包囊較為重要,是導致水型暴發的主要傳染源。

2.傳播途徑主要通過消化道途徑傳播,包括通過包囊污染的食物、水源、污染的手、蒼蠅、蟑螂等,均可傳播本病。近年來認為同性戀也是一種傳播途徑。

3.人群易感性人對本病普遍易感。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愛滋病病人)、兒童、胃酸缺乏或不足者易感性高。感染本病後無獲得性免疫,因此可以反覆發作。

機理與表現

病理切片 病理切片

病理切片

本病由於滋養體吸盤吸附於腸黏膜造成的刺激與損傷,以及腸內細菌協同作用而致病。以消化道症狀為主,症狀輕重不等,以無症狀帶蟲者及慢性輕型者居多。潛伏期9~15天。

急性期:典型表現是起病急,腹瀉、水樣大便、惡臭、糞中粘液較少,腹脹、噁心、嘔吐及中上腹絞痛等。急性期僅3~4日,重者可持續數日,有脂肪痢、虛弱、體重減輕。若不及時治療,多發展為慢性。

慢性期:周期性短時間的腹瀉,糞便稀薄,粘液便或黃色泡沫狀,有惡臭。可伴有上腹燒灼感或不適、腹脹、噁心等。

賈第蟲病臨床症狀輕重與人體免疫狀態有關。如在低丙種球蛋白血症和免疫功能低下或愛滋病病人均易感染,甚至引起嚴重腹瀉而死亡。

滋養體寄生於膽管及膽囊時,可引起膽管炎及膽囊炎,也可寄生於闌尾引起闌尾炎。

疾病診斷

病原學檢查

賈第鞭毛蟲病的染色切片 賈第鞭毛蟲病的染色切片

賈第鞭毛蟲病的染色切片

1.糞便檢查腹瀉病人用生理鹽水塗片檢查滋養體。水樣或糊狀便常含有運動活潑的滋養體,易於檢出,但滋養體抵抗力弱,在排出後數小時即崩解,故必須及時做塗片鏡檢;成形糞便中含有抵抗力較強的包囊,可用碘液染色塗片檢查。

2.十二指腸引流液檢查對糞便檢查未能找到蟲體的可疑病例,可做十二指腸引流液檢查,直接塗片鏡檢或離心濃集法常可查出滋養體,以新鮮膽汁中陽性檢出率較高。

免疫學診斷

有條件者可用免疫學方法在糞便標本中檢查抗原,或從血清中檢查抗體。目前以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間接螢光抗體試驗和對流免疫電泳等方法為輔助診斷。

地理分布

本病為世界性分布。在我國分布也比較廣泛,是我國人體常見的寄生蟲病之一。發病南方比北方多見,兒童感染率高於成人,旅遊者、徒步旅行和露營人群的感染較常見,故本病在某些國家已列為“旅行者腹瀉”的原因之一。本病一般呈散發,但可能因水源污染而導致局部流行,此點在部隊外出用水時需引起注意。發病季節一般以6~8月為最高。

疾病防治

預防

賈第蟲包囊是導致本病傳播的主要環節,人主要因吞食被包囊污染的水或食物而感染。包囊對外界抵抗力較強,在外界存活時間也較長,如在水中可存活1~3個月,在糞便中可存活10天以上,水中常規消毒劑的標準劑量一般對包囊無效。但50℃以上或乾燥環境中極易死亡。針對這些特點,本病的預防重點如下。
(1)徹底治療病人及帶蟲者,控制傳染體源;加強水源管理是預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2)部隊應開展衛生宣傳教育,注意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治療

常用的藥物有:甲硝唑(滅滴靈)和呋喃唑酮(痢特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