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桂藩

賈桂藩是陝籍知名人士、國民黨愛國將領,全國政協第五、第六、第七屆委員,陝西省政協第四、第五、第六屆常委。於2002年5月31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9歲。

人物介紹

賈桂藩,原名賈藩,字屏九,1902年出生於陝西省戶縣牛東 大堡村。家境貧寒,兄弟姊妹五人,排行第三。父鳴崗早年經商 於秦渡鎮。母董氏去世早。其父因家無內助,遂棄商歸農,農閒時販運薪柴、糧食,奔走於戶縣、秦鎮、太平口、鹹陽、周至之間。
賈桂藩在本村村塾讀四書、五經五年。民國初年,參加靖國軍。後投考彰德軍校,學制二年,因直奉戰爭而中途解散。不久 赴開封訓練處軍官第四隊受訓。1925年畢業後,入楊虎城部隊,歷任排長、連長、營長,轉戰山東、河南。回陝後仍在十七路 軍西安綏請公署任軍法處上校執法大隊長兼參謀處第三科科 長.曾被保送到南京陸軍軍官學校高等教育班學習,1935年畢 業後返西安綏靖公署任原職.曾參加西安事變。後在南京陸軍大學將官班將乙四期學習。
抗日戰爭開始,賈桂藩將自己在西安市糖坊街56號、藥王洞18號兩院房屋賣掉,購買槍械以圖抗日,一月之內即招募數千人駐陝西禮泉、徑陽一帶。繼而開赴河南洛陽,歸第一戰區衛立煌指揮。駐偃師訓練六個月後,改為游擊六縱隊第二十三支隊,開赴山西中條山對日作戰。1940年任四十二師副師長。曾奉命往延安視察八路軍總部,受到邊區政府熱情接待。目睹八 路軍軍紀嚴明,軍民團結,政治民主,經濟公開,士氣旺盛,歸來 後常對人說:“共產黨了不起,八路軍是一支古今未有的軍隊。”
抗日戰爭勝利後,賈桂藩任雲南十六軍官總隊少將總隊副,曾奉命帶領雲南三十七位將官到南京中央訓練團接受訓練, 1948年任南京總統特派戰地視察官,旋任南京衛戍司令部第三處處長。1949年南京衛戍司令部改為第七兵團,任該兵團中將代總司令。1950年初在重慶起義,參加西南政治大學高級研究班學習。不久去香港,定居九龍,同好友集資籌辦"利豐建築有限公司"。籌辦初期,遭人坑騙,損失巨款.又經好友集資.再行復業,成立"大益置業建築有限公司",當選為董事長兼總經理。他善與人交,為九龍各界所仰重。
賈桂藩早在抗戰時期就與葉劍英有交往。一次,國民黨將部分被俘的紅軍幹部、戰士秘密向南轉移:當時葉劍英托賈桂 藩解救。賈桂藩趁火車在西安站加煤加水之際,冒險將這些紅軍幹部、戰士轉交葉劍英,後安全送到延安。
1979年初,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賈桂藩即由香港給葉劍英寫信,重提當年舊事。葉劍英於1980年邀請他到北京,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他。桂藩為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政協委員。

藩早年曾發起集資興辦牛東第一所國小,由王孔武任校長兼籌備事宜。他於1978年8月回大陸時,受到熱情接待, 十分激動,曾賦詩抒懷;茲摘錄如後。

1993年紀念楊虎城誕辰一百周年,賈桂藩不顧年邁體衰, 在兒子賈紹軒的陪同下,欣然返陝參加紀念活動,並健步登上楊虎城陵園,憑弔這位英雄。後在人民大廈與親朋友好見面暢談。賈老稱讚《三秦遊子錄》“編得很好,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好事。”1995年新華出版社出版的《獨資企業家》一書,對他的一生作了詳盡介紹,引起了很大反響。

摘錄

戶縣山河頌
渠立路端林似網,
方田平地井成行,
縱橫九達康莊道.
改善山河深國光;
太平口亂石灘
太平口外少人煙,
亂石縱橫任變遷,
堤壩築成災禍去,
更將荒野化良田。
根治太平河
名實難副是太平,
入村洪水禍非輕,
發揮革命昂揚志,
泛邀終平好樂耕。
太平口內山峪藥場
野樹荒山石更多,
於今林藥滿山坡,
豪情壯志肩艱巨,
鐵手紅心去節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