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縣旅遊景區

資源縣旅遊景區

資源縣旅遊景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越城嶺山脈腹地,舊稱西延。資源旅遊以漂流,丹霞,河燈,生態,紅色為主題,可以說“越嶺山清水秀生態美,資源丹霞漂流別樣紅”。

資源縣丹霞漂流生態游精品景區

資源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越城嶺山脈腹地,舊稱西延。資源旅遊以漂流,丹霞,河燈,生態,紅色為主題,可以說“越嶺山清水秀生態美,資源丹霞漂流別樣紅”。

一、自然景觀

1、華南第一漂“資江漂流
資江位於資源縣城以北,是廣西旅遊熱門的三大江水之一,集幽、險、秀、奇於一體,風光獨樹一幟。
資江漂流河全程22.5公里,可乘橡皮艇或木船、竹筏順江而下,經48個灘、拐31個彎。沿江分布有60多處景點,主要有風帆石、神象飲水、資江大佛等形象逼真,堪稱絕景,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在這有驚無險的漂流中,觀山光、水色,樂趣無窮。
資源的旅遊資源縣河流分屬長江、珠江兩大水系,具備旅遊漂流條件;資源縣在丹霞地貌上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珍稀植物種類繁多,既有觀賞價值,又有科考價值。目前已經開發的景區有:資江漂流、寶鼎瀑布、八角寨丹霞地貌及國家級旅遊公園、天門景區、五排河探險漂流等。廣西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南起資源縣城,北部、西北與湖南省新寧縣交界,南北長33公里,東西沿資江及資江兩岸分布,寬3-9.6公 里,總面積125平方公里。地質公園以丹霞地貌為特點。
資源國家地質公園園區內地貌景觀具有“雄、奇、險、幽、秀、奧”等特徵。資源新寧紅層盆地的主峰——八角寨,為方山形地貌,海拔814米,相對高度約400米,東、西、北三面為光滑有形的懸崖絕壁,登上山頂後有一種橫空出世的感覺。此外,資源丹霞地貌還有很多宏偉壯觀的地質地貌景點,如天脊、龍脊、風帆石、資新大斷裂遺蹟等。有豐富的造形,形狀象螺、大象、青蛙、大佛、山羊、駱駝、城堡、貓頭鷹、企鵝、風帆、蜂窩及象各種壁畫圖案等等,其中最奇特的類型有“群螺觀天”、“淚人石”、“人字天”石、“風帆石”、“神象飲水”、“山字石”、“蔣軍騎馬壁畫”等。
形成於距今1.35至0.65億年間的白堊紀地層呈單斜產出,而山體因流水、崩塌等作用一般發育有陡崖,坡麓則接受堆積形成緩坡,因而造就了本區丹霞地貌的“頂斜、身陡、麓緩”的基本特徵。資 源丹霞地貌發育有眾多的幽深巷谷、障谷地貌,如天門景區的東、西一線天,八角寨景區的生死谷、黃沙江狹谷等,特別是狹谷、障谷,置身其間,就象進了一座迷宮似的,兩側高陡奇特的石壁,谷中奇花異草,流水潺潺,百里無人,有一種超凡脫俗、幽深奧美,仿佛進入世外桃源的感覺。
與資源丹霞地貌地質遺蹟相匹配的良好生態環境,區內山青、水秀,具有清純、靈動,返樸歸真之感。
2、世界丹霞之魂“八角寨”
八角寨又名雲台山,主峰海拔814米,因主峰有八個翹角而得名,丹霞地貌分布範圍40多平方公里,其發育豐富程度及品位世界罕見,被有關專家譽為“丹霞之魂”、“品位一流”。其山勢融“泰山之雄、華山之陡、峨眉之秀”於一體。八角寨東、西、南三面均為懸崖絕壁,只有沿著西南坡的一條古老、陡峻崎嶇的曲徑可登山頂。登斯山頂,方曉天地之博大,悟人生之真諦。景區中的眼睛石完全出自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形神畢肖,令游者和文人騷客浮想翩翩,遐思泉涌。雲台山八角,險、峻、雄、奇、秀、幽自然結合,似鬼斧神工鑿就。其一角名叫“龍頭香”,橫空出世,宛若巨龍昂首欲飛、上接蒼穹,下臨深淵,山勢雄偉險峻,堪稱一絕。
山頂有一個3000多平方米的平台宋元時代,始建天心寺。僧侶眾多,香火鼎盛,各地香客朝佛覽勝,絡繹不絕。近年,當地村民又獨闢蹊徑,於八角寨側建造"降龍庵",為登臨八角寨勝增添了一個好去處。穿越"東面一線天",上"天脊",下"天梯",走棧道,盡覽水光山色,飽吸伸手可掬的清新空氣。整個景區有“降龍巖”、“群螺觀天”、“龍頭香”、“眼睛石”、“寶刀峰”等130多處景點,完全出自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登主峰鳥瞰、危崖峻拔、群峰依次矗立,山間氣象萬千,經常可見雲海、雲帶、雲濤、雲湖、日出、佛光等奇景,迷離幽壑,凡登臨絕頂者,莫不擊掌稱絕,嘆為觀止。八角寨景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地處湘桂交界的越城岒山脈腹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景區處在廣西資源縣-湖南新寧縣近南北向展布的由白堊系下統紫紅色礫岩、砂岩組成的狹長紅層盆地。
景區內在1億4千萬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早世沉積了厚達2000多米的巨厚層鈣質膠結紫紅色礫岩、砂礫岩、泥岩紅層,景區東北部紅層厚1783.64米,南部紅層厚2189.07米。“頂斜、身陡、麓緩”是八角寨景區丹霞地貌的基本特徵,發展豐度上有“大、多、長、密、厚”五大特徵。 八角寨主峰海拔814米,相對高度500米。複雜的地質結構和獨特的氣候條件成就了公園丹峰壁立、奇山秀岒、碧水丹崖的獨特景觀。被地質、園林、旅遊專家譽為“世界丹霞之魂”“世界丹霞奇觀”“高品位的國家級觀賞公園”。2005年入選中國國家地理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 八角寨景區以縣城為中心,南面有資(源)-桂(林)公路98公里,全部為國家一、二級公路,乘車一個半小時便可到達桂林市;北面資(源)-梅(溪)柏油路直抵景區,與湖南新寧縣相連;西南面有資(源)-五(排)公路與龍勝縣、三江縣、湖南城步縣相通,交通便捷,安全。縣城到到八角賽景區僅需1小時20分鐘。從全國各地到桂林可乘飛機、火車、班車,十分便利。
八角寨景區正常遊覽所需時間為2.5小時,景區內有大小景點130多處,其中:群螺競跑、龍脊嶺、慧眼含情、降龍庵棧道、人字天龍宮、鯨魚鬧海、萬佛朝宗、龍頭香天險、仙人下棋等自然景觀猶為令人嘆為觀止。八角寨景區附近景點 還未開發的原生態景點有:腳古沖瀑布群、十里坪坦高山生態草場、八角寨谷底迷宮、虎口峽雞啼瀑布群;已開發的景區有:五排河漂流景區、寶鼎瀑布景區、天門山景區、資江景區。八角寨景區丹霞地貌景觀類型 ①丹霞峰林:山體成片而又相對獨立,峰頂標高450米-818米。山峰之間常形成狹窄的“U”型或“V”型谷地,山峰明顯呈“頂斜、身陡、麓緩”特徵,呈方山、石牆、石柱、陡崖或比較光滑的圓錐狀、塔狀。如城堡、戰壕,內藏千軍萬馬蓄勁待發,泱泱大氣,令人豪情大發。 ②丹霞孤峰:是丹霞峰林進一步發育的結果。孤峰四周為比較平坦的谷地或低矮山峰,山峰密度不大,一峰獨秀似紅杏出牆。孤峰一般為石牆、石柱、岩堡狀。 ③丹霞峰丘:分布於丹霞峰林、丹霞孤峰以外地區。山體平緩連綿,表面多為風化層覆蓋,植被發育,恰似一襲壯錦圍繞公園。 ④丹霞微觀地貌:主要分布於丹霞峰林和丹霞孤峰區域內,流水沖刷侵蝕形成的微觀地貌有:石寨、石巷、石樑、石槽、凹穴、嶂谷、狹谷、石峰、侵蝕紋飾圖案。崩塌作用形成的微觀地貌有:石牆、岩堡、石柱、巨石崩塌洞穴、天生橋、孤峰。風化溶蝕形成的微觀地貌有:峰窩洞、額狀洞穴、扁平洞等。
八角寨的霧景奇觀公園由於地型多樣,氣候溫差變化較大,時常可見各種特異的天象景觀。其中最值一提的莫過於八角寨霧景。清晨登臨八角寨頂,濃霧近漫足趾,遠連天涯,無邊無際,幽謐如仙界,輕風過處,霧如千軍萬馬團團攏來,呼沖喚殺,結伍奪嶺,旌旗飄飄,如遮如掩;繞峰游弋的山巒與瀰瀰漫漫的白霧時分時合,白霧成浪,一浪接一浪,一浪高過一浪,雲海中的山峰或起或伏,或隱或現,令人陡生:“海到無邊天作岸,狂濤吞山我為峰”的豪情壯志,一俟風靜,霧海亦波平浪靜,待到旭日東升,潑灑萬縷金光,映得天紅如丹,霧紅似火。朝霞伸出無數隻嬌嫩的手,拉幕般將白霧輕柔的拉開,群峰突雲破霧,雲涌峰浮,如千帆競渡,千姿百態的奇峰異嶺,曲徑通幽的深谷時隱時現,一派大好河山得以展現在眼前。
八角寨景區內重大佛事活動宋元時始建的天空寺,為湖廣兩省佛教勝地,香火鼎盛,逢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廟會之期,人熙人攘。入夜,趕廟會的人們滿山遍野露宿山林,蔚為壯觀。而平日難得一見的“上龍頭香”此時亦可讓人心驚膽戰、一飽眼福。
3、五排河峽谷探險漂流
五排河漂流位於華南第一高峰貓兒山峽谷的五排河,是珠江支流潯江的源頭河。在開發的旅遊探險漂流的30公里河段,河面寬5-30米,上下落差近300米,水流極富變化。時而急彎陡灘,水急浪高,濤聲激人;時而宛轉平緩,舒心宜人。河道兩旁怪石嶙峋,兩岸山陡林密,苗、瑤山寨梯田隱於其間。作為新近開發的探險漂流景區,五排河在桂林旅遊區和我國南方旅遊區域中具有獨特的地位。
首先,從旅遊資源與旅遊活動類型的分類上看,作為水域風光類旅遊資源,在桂林旅遊區中,五排河漂流河段不同於以風景觀光為主體的灕江,以運動參與作為旅遊目的豐富了桂林旅遊區水域風光的內涵。五排河以及貓兒山西北麓峽谷的優美風光不僅使他成為自然風景旅遊地,而且探險漂流使其成為桂林旅遊區和廣西與華南地區少有的運動性旅遊地。隨著當代旅遊發展,旅遊消費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單純的觀光旅遊不能滿足許多旅遊者特別是青年旅遊者的需求,他們需要在旅遊活動中有更多的參與,在旅遊參與活動中獲得新的認知,實踐自身的創造能力,確認自身的價值。漂流探險的旅遊運動,對人們的能力與意志都是良好的鍛鍊,越來越受到身體健康的旅遊者特別是青年旅遊者的歡迎。不同於觀光型旅遊,參與性、運動性的旅遊項目有著極高的重複性與重遊率。五排河探險漂流旅遊的深入開發,豐富了作為我國重要旅遊區的桂林的旅遊活動類型,必將帶來對旅遊客源市場的影響,增加旅遊者中的青年比重,同時也促進著旅遊者逗留時間的延長,在桂林旅遊發展中起到其特有的促進作用。 
第二,在國內已開發的幾處漂流河段中,五排河具有自身的優勢:五排河漂流的上半段(從車田鄉至兩河口)的10公里漂流河段,雖水險流急、彎急灘陡,但河水較淺,漂流中既能使旅遊乾感受到驚與險的刺激與考驗,卻又在安全係數範圍之內,非常適宜大眾旅遊。只要身體健康,心理正常從十多歲的小孩到60歲的老人都可以去體驗和感受漂流的樂趣。而下半段(從兩河口到河口鄉)的20公里漂流河段,水流較大,有多處高落差的灘頭,可開發成為激流迴旋的運動與比賽場地;也可開發成為在教練指導下的青年旅遊者漂流運動河段。目前開發商正與國家體育總局有關方面聯繫使五排河成為國家級激流迴旋運動基地。大眾漂流與運動探險漂流的相互結合,不僅使五排河成為國內漂流層次多樣,內容豐富的著名漂流景區,也必將失去五排河周邊旅遊相關產業的發展。 
第三,五排河不僅有著良好的大眾旅遊漂流和運動競賽漂流的自然條件,而且峽谷內外自然生態環境很好,有茂密的森林、秀美的瀑布、古樸的苗瑤山寨,與漂流旅遊一道進行整體旅遊開發,可以使這一地區成為集漂流、峽谷探險、山地運動、生態觀光與苗鄉山寨休閒渡假為一體的峽谷生態旅遊區。
第四,五排河探險漂流旅遊區有著非常良好的區位關聯特性。該區處於資源縣西部,西鄰龍勝溫泉旅遊區(僅16公里),南鄰興安縣,貓兒山旅遊區,如能開通興安金石到資源塘洞的公路,到桂林市將縮短為80多公里,有著極為便利的交通條件,可以依靠桂林市的巨大客源市場促進自身的發展。同時五排河的旅遊開發與同處資源縣的資江觀光游,興安縣靈渠、貓兒山觀光游,龍勝縣的梯田攬勝、溫泉渡假旅遊游等一起形成三縣旅遊網路,給旅遊者提供了多樣化的旅遊方式,促進三縣旅遊的共同發展,並對桂林旅遊產生特有的良性影響。 五排河流域由於海拔較高,水量豐富,河流又伴兩岸青山蜿蜒而下,有著得天獨厚的漂流環境。近日,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的官員和專家在對其考察後確認:五排河是目前國內唯一可以滿足世界皮划艇激流迴旋運動所有6個級別訓練和比賽的場所,而且空氣和水質均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將會成為國內最好的漂流基地。資源縣是廣西重點扶持的3個山區貧困縣之一,7年前五排河漂流資源開發後,該縣逐漸成為廣西的旅遊名縣,經濟條件也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5、天門山丹霞奇觀
天門山景區是國家3A級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廣西桂林市資源縣北部。省道20181線經過,距桂林市區110千米。屬丹霞地貌、生態型自然風景區。1997年引資開發旅遊,並向社會開放。
天門山景區因天門山而得名,天門山雄鎮資江,形狀像天門中開。其方圓10千米,由東線(百卉谷)、西線(一線天)、神仙寨以及桃花島四部分組成,山形峻秀,岩壑爭奇,是典型的丹霞地貌,系3千萬年前元古代造山運動開始發育,後經漫長的地質作用形成。
景區突出自然與文化景觀兩大主題,有38岩、19澗、2潭、6泉、8石等。百藥谷匯天下藥草,生長著360多種野生中草藥,有喬木、灌木、藤木和草本植物,如七葉絞股藍、天南星、八角楓、青蒿、青魚膽、半廈、一點血、黃蓮等,有古代藥皇醫聖扁鵲、孫思邈、華佗、李時珍、張仲景等雕像,並建有神龍山莊、茶樓書苑,迴廊曲榭,亭台樓閣,群家雕朔。
景區內諸多淡紅色的石柱成90度聳立。海撥630米的孤峰—神仙寨,四周懸崖峭壁,從峭壁上開鑿出1098級的石梯可登峰頂,峰頂方圓56畝長滿原始森林,國內罕見,主峰“三娘石”宛如一柱擎天聳立。景區還有天脊、天鼠下凡、忘憂泉、銀沙灘、半山亭、藥師堂等20多處佳景。
6、寶鼎瀑布 
寶鼎瀑布距資源縣城12公里,主要由寶鼎瀑布、寶鼎湖、寶鼎山、白雲庵、原始矮林等幾部分組成。
1)、發源 
寶鼎瀑布發源於華南第二高峰真寶鼎,它象一條銀色巨龍穿雲,從天而降,其宏偉氣勢,可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瀑布水流量大,落差200米,從瀑頂到瀑底, 一波九折沿陡峭的石壁鋪天蓋地而下,直落寶鼎湖。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贊曰:“懸崖飛瀑,長如布,轉如傾,勻成簾”。 當我們遠觀雲遮霧掩的寶鼎瀑布,有如一位美麗純真的少女,對鏡梳妝;近看敞胸露懷的寶鼎瀑布,有如剛出浴的美女,婷婷玉立。寶鼎瀑布氣勢磅礴,其雲霧、清風、古木、翠竹、碧池、飛瀑渾然一體,令遊客心馳神往。
2)、風景 
明淨秀美,婀娜多姿的寶鼎湖,面積為705畝,最深50米,平均深度35米,猶如一面大明鏡鑲嵌在群山之中, 飛流直下的瀑布,與如鏡的湖面連成一體。湖面,一碧萬頃,綠波粼粼,湖岸,水林雲樹,倒映水中。泛舟其上,湖光山色,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寶鼎景區內風景秀麗、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設施完善,是休閒、度假、觀光、療養、吸氧“洗肺”的理想勝地。 風景區內瀑布成群,洞穴成串,峰巒疊翠,植被奇特,伏流、溶洞、石林、石壁、峽谷比比皆是,呈現出層次豐富的喀斯特山水旖旎風光。
3)、記載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親臨實地考察後,描繪寶鼎瀑布"懸崖飛濺,長如布,轉如傾,勻成簾"見《徐霞客遊記 粵西遊記》。寶鼎瀑布層次多,落差大,雲霧、清風、古木、翠竹、碧池、飛瀑渾然一體,既有黃果樹瀑布的磅礴氣勢,又有廬山瀑布的婀娜嫵媚,令遊客陶醉不已。 攔寶鼎山腰而建的上樑水庫,正處於瀑布底部。飛流直下的瀑布與水平如境的水庫連成一體,別具一番情趣。 湖面,一碧萬頃,綠波粼粼。湖岸,叢林芳草,倒映水中。泛舟湖上,如入琉璃世界;垂釣,如入無人之境,悠然自得,美不勝收。寶鼎瀑布距縣城12公里,面積15公里,主要由寶鼎瀑布、寶鼎湖、寶鼎山、白雲庵、原始矮林等組成。瀑布發源於華南第二高峰真寶鼎。瀑布之水源於青背河,河水經大壩西折,至山北,沿著山勢,瀉入寶鼎湖中。幾經跌,凌空墜落,象一條銀色巨龍穿雲破霧,從天而降,其宏偉氣勢,可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瀑布腳下的高湖是寶鼎湖,面積705畝,最深處50米,平均深35米,船行處,泛著微微的波瀾,一波一波涌動,形成均勻的花紋,猶如一面大明鏡鑲嵌在群山之中,江將飛瀑襯托得更加氣勢宏偉。
寶鼎瀑布有世界上罕見的特色:花崗岩岩石構成的瀑床,700多米的落差,瀑布腳下有高湖相接。瀑布掛在高聳雲宵的寶鼎嶺腰,長1千餘米,由於山勢陡峭,瀑布共分九級,由完整的丹霞岩石組成,使瀑流猶如在一塊飄浮的紅綢上流過,陽光射過濺起的水霧,七彩如虹,有九重天之說。瀑布最寬處達200餘米,最窄處也有20餘米,總落差180米。每逢春夏之交,瀑布水流量最大。從瀑頂到瀑底,幾經周折,形成九級直落寶鼎湖。飛天瀑布從羅漢大肚式的斷崖處洶湧而下,形成巨大的扇形瀑面,氣勢磅礴,吼聲震耳欲聾。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贊之曰:“懸崖飛瀑,長如布、轉如傾、勻成簾”。
7、金紫山風電游
金紫山,位於廣西桂林資源縣城西北24.6公里處,車田鄉腳古沖村所轄,西北與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交界, 海拔1883.1米,廣西高山排名第14名。該山為三角錐體尖峰,北、東、南三面地勢陡峭,唯西側山脊有一羊腸小道,攀岩涉險可登山頂。山頂氣候冷暖無常,瞬息萬變。金紫山之水是五排河漂流水域主要源頭之一。在南坡距山頂20餘米的陡岩腳下,五排民眾建有一寺廟,廟分兩處三殿,分上、下兩座:玉皇殿、地母殿、玉皇宮。殿內有股清泉,常年不溢不竭。舊時每年農曆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是觀音生日,這三天廟會期間,到此求神拜佛的民眾絡繹不絕,熱鬧非常。
擬建中的資源金紫山風電場工程裝機容量為49.5MW(33×1500kW),由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投資建設,工程靜態投資估算6億多元,預計年上網電量為9547.2萬千瓦時,既不排放廢水、廢氣,也不消耗不可再生資源。該風電場位於高山丘陵區的金紫山山脈的廣西桂林資源縣瓜里鄉金江村境內,海拔1300米以上,地形開闊,多為荒坡、天然草場等山地地形,冷暖氣流流動幾乎無阻隔,時常形成大風天氣,因而具有一定的風電開發價值。此外,風電機組鏇轉的巨大風輪點綴在金紫山的青青草場和丘陵上,無疑將形成一道現代科技融入古樸自然的靚麗新景觀,成為資源縣一個新的旅遊亮點。
8、老山界紅色徙步游
老山界,中央紅軍長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如今已成為旅遊勝地。與後來長征中的萬水千山相比,翻越過程中沒有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可為什麼那么多老紅軍在回憶錄中都談到了老山界,都對翻越老山界刻骨銘心?
1)、地理簡介
瑤山,又名越城嶺,土名老山界,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境內(資源源,興安縣,龍勝縣,靈川縣交界之地)和湖南省邊境上。南嶺之一。古稱始安嶺、臨源嶺、全義嶺。東北-西南走向。長200千米。為花崗岩斷塊山。南面主峰貓兒山,號稱華南第一峰,最高海拔2142米,北面主峰真寶頂,海拔2123 米。
位於全州縣西北。與都龐嶺間有湘桂谷地,湘桂鐵路經此。中央紅軍長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戰勝的第一道困難,如今已成為旅遊勝地。與後來長征中的萬水千山相比,翻越過程中沒有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很多老紅軍在回憶錄中都談到了老山界,都對翻越老山界刻骨銘心。
越城嶺山脈是漓漓江,資江,柳江(五排河)三江的發源地。區域內旅遊景風有:貓兒山景區,資江漂流,天門天景區,八角寨丹霞地質質公園,五排河漂流,寶鼎瀑布,金紫山風電景區,龍勝溫泉,龍脊梯田,花坪自然保護區,靈渠,興安樂滿地,桂林山水。
老山界原始生態林木密蔽,植被垂直分布明顯,山下以針葉林為主,半山以闊葉林和冷竹居多,海拔1400米以上地區為灌叢、草甸。其中,闊葉林與冷竹共生的半山地段最具生態特色,植物在這裡生長有著明顯的層次,高高的闊葉林與低矮的冷竹連為一體,旺盛的冷竹在闊葉林中密蔽成簾,被冰雪壓垮的樹枝隨處可見。穿行其中,茫茫霧靄遮天蔽日,莫辨東西。老山界僅木本植物就達370多種,其中鵝掌楸天然群落最具保護和科研價值,另有三尖杉、馬尾樹、鍾萼木、桂南木蓮、凹葉厚朴等珍稀植物,保護類型為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護區。界板冷竹是老山界一著名景區,位於老山界定,由一片整體的石板和一丘冷竹林組成,石板長約600米,寬400米,其上茅草叢生,間有幾十平方米裸露的光滑石板,石板邊緣是冷竹生長區,其葉茂密,未經人工修葺,山下雲海層層,乃天造地設之奇觀。
1934年12月,中央紅軍第一方面軍翻越老山界,一江西籍年輕戰士因身負重傷掉隊,被南哨紳團殺害於路旁,事後苗民楊老苗在戰士身上發現銀元一塊,次日,逢南哨趕集,楊用銀元換得銅錢一吊,買了香紙,邀眾相鄰將戰士掩埋於小九當北面小山包上。(孫亞光
2)、地質地貌
事實上通過諸多文學影視作品,我們與它早已建立了一種情感上的聯繫。比如,陸定一撰寫的,並被收錄進蘇教版八年級第一學期語文課本第3課和滬教版七年級第一學期語文課本第十九課的《老山界》一文,就對翻越此山作了如下描寫:“從山腳向上望,只見火把排成許多‘之’字形,一直連到天上,跟星光接起來,分不出是火把還是星星。這真是我生平沒見過的奇觀。”
如今,火把排成“之”字形的奇觀已是見不到了,可走的這一段叫梯子嶺的山路卻蜿蜒如“之”字。這是一條從山腳伸向雲端的山脊,右邊是幽深的山坳。
路很陡,絕壁上開闢的棧道、石梯寬不過盈尺,人在上面攀登,就像《老山界》一文里描述的一樣,“後面行軍人的嘴幾乎可以碰到前面行軍人的腳跟或屁股”。走了不到半個小時,我們就氣喘吁吁,衣服也被山路上的荊棘拉出了一道道口子。
3、色旅遊
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開始長征,11月從廣西全州渡過湘江,翻過位於廣西全州與湖南東安、新寧“兩省三縣市”邊境的越城嶺,向貴州方向前進。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陸定一同志寫下著名的革命回憶錄《老山界》一文,使“老山界”這個地名傳遍了神州大地。越城嶺,俗名老山界,為五嶺之一,東安舜皇山處其中段。陸文中所描述的紅軍過老山界的幾個具體地點,如“雷公岩”、“塘坊邊”、“雷霹嶺”等正好在舜皇山國家森林公園內。
陸定一稱老山界(舜皇山)為紅軍“長征中所過的第一座難走的山”。擬依託舜皇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及地理地緣優勢,將老山界景區打造成為“重走老山界紅軍路”弘揚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經典紅色旅遊區,修建陸公亭,紅軍長征紀念館、紅軍長征線路及沿岸景點開發。
8、真寶鼎天湖景區
天湖位於全州縣與資源縣華南第二高峰真寶鼎東側,13座水庫猶如一面面透亮的明鏡,點綴在崇山峻岭間,相互貫通,互成補充天湖柔美秀麗,具有獨特的高山氣候,夏季清涼能避暑,冬季銀裝素裹可賞雪。有大片原始森林,眾多奇花異草和野生動物。既有杭州西湖“濃妝
全州天湖風景照(20張)
淡抹總相宜”的湖光山色,也有洞庭湖“茫茫五百雪域”美稱,是狩獵、避暑、觀日、賞花的理想勝地,在廣西區內唯此一景。遇晴日,遙空如洗,波光粼粼,煙霞浩淼,雲水相吻,遊人如置蓬萊仙境。
9、銀竹老山冷杉原始生態區
銀竹老山冷杉保護區屬資源縣瓜里鄉範圍,土地面積19平方公里,位於北緯26度15分5秒-26度19分15秒,東經110度32分42秒-110度35分6秒之間,在資源縣北端與湖南省城步、新寧三縣交界處。保護區於1982年6月經廣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珍貴樹種資源冷杉。
10、越城嶺紅豆杉
越城嶺,土名叫老山界。
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和湖南省邊境。南嶺之一。古稱始安嶺、臨源嶺、全義嶺。東北-西南走向。長200千米。為花崗岩斷塊山。主峰貓兒山,海拔2142 米,位於廣西資源縣東北。與都龐嶺間有湘桂谷地,湘桂鐵路經此。
五嶺之一,"在今廣西興安縣之北,為由湘入桂的交通要道,這裡還有興安縣嚴關和秦城遺址。五嶺的位置都在南嶺山脈一線之上,南嶺山脈起自雲南雲嶺,東入貴州為苗嶺,再東經兩廣和湖南、江西、福建等省邊界而東達于海,其間大小山嶺不計其數,史書單舉大庾、騎田,都龐、萌 渚、越城五嶺,這與秦軍的進軍路線有關①。”《史記·張耳陳餘列傳》:“北有 長城 之役,南有五嶺之戍。”晉 陸機《贈顧交阯公真》詩:“伐鼓五嶺表,揚旌萬里外”。“伐鼓五嶺表”,李善 注。通往嶺南的五條路。
紅豆杉可提煉紫杉醇,所以是國際上公認的防癌抗癌藥劑,同時又是國家一類保護樹種。紅豆杉的紅豆,宛如南國的相思豆,外紅里艷,可以寄託人們的相思。紅豆杉得名也是因為它生長著與紅豆一樣的果實,故得名紅豆杉。
越城嶺林場發展種植紅豆杉。
11、資源丹霞溫泉
12、隘門界雪景
13、把火石回龍丹霞灣
14、瓜里雞壩石
15、石山底龍洞峽景區

石山底山寨景區距“中國最佳漂流勝地”五排河漂流碼頭0.5公里,是五排河流域旅遊系列的重要組成部份。石山底四面環山,小村乾淨衛生,是資源縣小康文明示範村、新農村建設示範村、西紅柿種植示範基地,07中國鄉村旅遊年百萬農家旅遊新村之一。
山寨青山環抱、民風淳樸,屋前小河自由奔流,鄰里雞吠相聞,遠離鬧市喧囂,竹籬小院常掛瓜果。有保存完好的五排特色民居,順鄉間小道繞村而行可感受四季田園風光;走小徑閒庭信步能赴五排河體驗峽谷激情漂流;沿小河朔溪而上可遊覽龍洞峽瀑布疊泉。
這裡既有枯藤古樹、小橋流水的詩意,又有亂石列陣、苔草縱橫的野趣,還有山花燦爛、蟋唱蛙鳴的山野浪漫。春可品時鮮小蔬,夏可隱於瀑布溪潭享天然沐浴,秋能採摘西紅柿等瓜果,冬可圍坐於農家煨兩個紅薯、抿一口苗家水酒,其樂融融。
現已進行第一期開發的龍洞峽全長約2千米,狹長山谷中依據當地優美的民間傳奇分布有雙岩二石、九潭兩瀑一彩溪、半邊銅鏡落七溝等自然景點。峽谷內水質清澈,空氣清新,山石色彩斑斕;植物資源豐富,古藤垂掛虬枝遮谷,有的谷段長年難見陽光;溪清石怪,苔蘚水草點綴著靈性的野氣。
龍洞峽是“2008中國旅遊城市定向越野賽”溯溪線路,無論是休閒渡假、游泳避暑、還是開展溯溪等戶外運動,龍洞峽都是您親水樂水的山水家園

二、人文景觀


1、“七月半”河燈歌節

“七月半”河燈歌節是資源縣傳統的民族民俗節日,過去每年農曆7月12日至14四日(俗稱“七月半”),百姓勞作之餘,自發在河畔、橋亭聚會,相互對歌,抒發情感,晚上則手執各種造型的河燈,在江面漂放,以緬懷祖先,寄託思念。從1995年開始,縣人民政府因勢利導,舉辦了第一屆河燈歌節,節日盛況空前。此後每年的“七月半”都在縣城舉辦河燈歌節,其中以農曆7月14日最為熱鬧。屆時,白天資江畔成為歌的世界,山歌此起彼伏,婉轉連綿,夜晚江畔上空焰火璀璨,江面萬盞河燈齊發。節慶期間,地方特產、風味小吃琳琅滿目;經貿洽談形式多樣;民間體育、娛樂活動古樸有趣;大型綜藝演出獨具地方特色,為節日增添更多的喜慶色彩,每年都吸引大量的遊客前來觀光採風,成為廣西著名的旅遊民俗節目。由於極具地方特色,影響較大,2004年被國家旅遊局列為“中國百姓生活游”十大主題之一。
2、資源風雨橋
3、河燈風雨長亭

三、主要佛教聖地


1、
八角寨天空寺
2、八角寨降龍庵
3、青背雷神殿
4、金紫山寺
5、老山界雷公田
6、天門山寺
7、真寶鼎寺
四、主要土特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