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集中

資本集中

資本集中,是指已經形成的各個資本的合併,它是通過大資本吞併小資本,或若干小資本聯合成少數大資本而實現的個別資本迅速增大。資本集中更進一步的原因在於分工協作引起的規模經濟。馬克思的理論邏輯顯然是:資本對剩餘價值和利潤的追求,在社會化大生產階段主要採取相對剩餘價值形式,這就要求擴大生產規模,與此引起資本集中。每一個別資本都有要求按其資本份額在社會總資本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取得相應利潤的傾向,一方面引起了資本的競爭和流動,不斷地改變資本在不同產業部門和不同企業間的分配比例;另一方面又促使資本家不斷地進行擴大資本絕對量的積累,導致單個資本之間為了在總資本中占有一個更大的相對份額而進行相互排斥和競爭。

動因

內因

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和對剩餘價值的追逐

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

促成資本集中的根本原因,就在於資本對剩餘價值和利潤的無止境的追逐。

剩餘價值有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兩種方式。在以機器大工業為基礎的社會大生產階段,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是創造剩餘價值的主要方式。而追逐相對剩餘價值是“通過使商品便宜來進行的”。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商品的價格取決於勞動生產率,而勞動生產率在一定程度上又取決於生產規模,所以,資本為追逐更大利潤就要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單位商品的價值,即所謂規模經濟。

馬克思特彆強調有分工引起的規模經濟在資本集中過程中的作用。“內部分工的工人大軍越龐大,套用機器的規模越廣大,生產費用就越少,勞動生產率就越高”,“生產方式和生產資料總是在不斷變更,不斷革命化;分工必然會引起進一步的分工;機器的採用必然會引起及其更廣泛地採用;大規模的生產必然會引起更大規模的生產。”可見,現代經濟理論中的規模經濟問題,馬克思已經作了相當深刻地論述了。

工人集中協作,可以節省不變資本,從而降低費用,提高勞動生產率。“工人的集中和他們的大規模協作,從一方面來看會節省不變資本:同樣的一些建築物、取暖設備、照明設備等用於大規模生產所需要的費用少雨,比小規模生產相對少一些,動力機和工作及也是一樣,他們的價值雖然絕對的說是增加了,但同不斷擴大的生產相比,同可變資本的兩或者說同推動勞動力的量相比,相對的說卻是減少了。一個資本在本生產部門內實現的節約,首先並且直接是勞動的節約,即本部門內工人有酬勞動的減少;而上面那種節約,卻是用最經濟的辦法,也就是在一定生產規模上,用最少的費用來實現對別人無酬勞動的這種最大限度的占有。”

不僅工人的集中能降低費用,生產資料的集中也能降低費用。“---生產資本的集中,可以節省各種建築物,這不僅指真正的工廠,也指倉庫等。燃料、照明等的支出也是一樣。其他生產條件,無論多少人用,仍是不變的。這種由於生產資料的集中及其大規模套用而產生的全部節約,是以工人的聚集和共同工作,即勞動的社會結合這一重要條件為前提的。”

馬克思的理論邏輯顯然是:資本對剩餘價值和利潤的追求,在社會化大生產階段主要採取相對剩餘價值形式,這就要求擴大生產規模,與此引起資本集中。所以,對剩餘價值和利潤的追求,是資本集中最原始的動因。資本集中更進一步的原因在於分工協作引起的規模經濟。

外因競爭的壓力

馬克思認為:資本既是占有和支配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前提,又是一種參與分配剩餘價值的權利。每一個別資本都有要求按其資本份額在社會總資本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取得相應利潤的傾向,一方面引起了資本的競爭和流動,不斷地改變資本在不同產業部門和不同企業間的分配比例;另一方面又促使資本家不斷地進行擴大資本絕對量的積累,導致單個資本之間為了在總資本中占有一個更大的相對份額而進行相互排斥和競爭。

馬克思指出:“競爭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規律作為外在強制規律支配著每一個資本家”。這種外在的強制力量“迫使資本家不斷擴大自己資本來維持自己的資本”。而擴大資本最有力、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資本集中。隨著技術進步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在正常條件下經營某種行業所需要的單個資本的最低限量提高了。因此,較小的資本被擠到那些大工業還只是零散地或不完全地占領的生產領域中去。在這種資本的競爭中垮台的總是許多較小的資本家。他們的資本一部分轉入勝利者手中,一部分歸於消滅”。而信用制度的發展則加速了這一進程,為資本集中提供了現實條件。因此,單個資本為了在殘酷的競爭中不至於被淘汰出局,要么採取聯合的方式與大資本抗衡,要么通過提高單個資本的經營效率以使自身在大資本的夾縫中取得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當然馬克思在這裡論述的資本主義“大魚吃小魚”式的購併是與其所處的時代有很大的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