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理解史第五卷: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資本主義批判理論

《資本主義理解史第五卷: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資本主義批判理論》是2009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大平。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資本主義理解史第五卷: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資本主義批判理論

要支撐起一個強大的現代化國家,除了經濟、制度、科技、教育等力量之外,還需要先進的、強有力的文化力量。鳳凰文庫的出版宗旨是:忠實記載當代國內外尤其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學術、思想和理論成果,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為推動我國先進文化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豐富的實踐總結、珍貴的價值理念、有益的學術參考和創新的思想理論資源。鳳凰文庫將致力於人類文化的高端和前沿,放眼世界,具有全球胸懷和國際視野。經濟全球化的背後是不同文化的衝撞與交融,是不同思想的激盪與揚棄,是不同文明的競爭和共存。從歷史進化的角度來看,交融、揚棄、共存是大趨勢,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總是在堅持自我特質的同時,向其他民族、其他國家吸取異質文化的養分,從而與時俱進,發展壯大。文庫將積極採擷當今世界優秀文化成果,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

本書目錄

主編的話導言一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範圍及其資本主義批判理論的性質和意義二 西方馬克思主義邏輯深化與資本主義批判的關係三 西方馬克思主義資本主義批判的類型或模式第一編 國家資本主義批判引言第一章 盧卡奇對資本主義物化的批判第一節 青年盧卡奇視域中物化問題及其邏輯意蘊一 物化現象二 物化現象的實質第二節 資產階級物化意識形態的二律背反一 階級意識二 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特徵第三節 青年盧卡奇物化概念的理論特色一 盧卡奇物化概念的理論背景二 盧卡奇物化概念與馬克思異化概念的區別第二章 法蘭克福學派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節 格羅斯曼的資本主義危機理論一 格羅斯曼資本主義危機理論的形成二 資本主義的積累規律及其危機三 格羅斯曼的危機理論與早期法蘭克福學派第二節 波洛克與國家資本主義批判理論的形成一 波洛克的早期政治經濟學研究二 什麼是國家資本主義?三 國家資本主義理論與法蘭克福學派的中期發展第三章 法西斯主義的意識形態及其文化根源第一節 法西斯主義意識形態的文化根源一 法西斯意識形態的理論和現實成因二 霍克海默對法西斯意識形態的批判第二節 國家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及其心理結構一 哲學、倫理和宗教觀念的歷史變遷分析二 權威與權威人格研究三 工人階級非無產階級化和納粹的興起四 法蘭克福學派對法西斯主義批判的理論意義第二編 消費社會批判引言第一章 法蘭克福學派對資本主義文化的批判第一節 文化的生產與資本的再生產一 韻味的消失與現代資本主義的文化、藝術二 文化工業:壟斷資本主義社會意識形態的自上而下的整合第二節 發達工業社會的意識形態一 社會的單向度化與技術合理性二 技術與社會的變遷:政治變革前景被遏制三 文化領域中壓抑性的俗化趨勢與全面管理的語言四 否定性思想的消失:統治邏輯的勝利五 大拒絕:哲學對發達工業社會的超越性謀劃第三節 審美和資本主義一 本雅明:廢墟的寓言與彌賽亞救贖二 阿多諾:現代主義藝術的本質是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模仿三 馬爾庫塞:從歹托邦(資本主義現實)走向審美烏托邦第二章 列斐伏爾的資本主義批判理論第一節 消費被控制的官僚社會一 理論突圍: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凸現二 消費異化:消費被控制的恐怖主義社會三 消費被控社會的實質:資本主義對日常生活的殖民第二節 日常生活與資本主義再生產一 日常生活與消費社會中的主體改造二 資本主義再生產:從靜態的二分結構走向動態的再生產過程三 再生產視域中的主體異化及其意義第三節 資本主義空間的矛盾及其前景一 再生產理論的拓展:從日常生活到空間的生產二 再生產視域中的空間生產三 資本主義空間及其矛盾第三章 早期鮑德里亞的消費社會批判第一節 物體系的批判及其對西方馬克思主義邏輯的深化.一 物在現代社會的功能變遷及其意味二 物體系的意識形態第二節 消費社會符號編碼邏輯和資本主義的本質一 消費社會的意識形態表征二 消費社會的符號邏輯第三節 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批判一 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二 對生產之鏡的批判第三編 晚期資本主義批判引言第一章 哈貝馬斯的晚期資本主義理論第一節 歷史唯物主義重建版本中的資本主義理論一 哈貝馬斯晚期資本主義理論的背景和獨特價值二 歷史唯物主義重建版本中的資本主義第二節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的技術與意識形態一 重新定位發達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批判的唯物主義哲學基礎二 交往理性視域中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形態問題第三節 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的合法性危機一 合法性危機理論二 晚期資本主義與合法性危機第二章 詹姆遜的晚期資本主義文化政治學第一節 現代性生產方式和資本積累一 資本主義生產的歷史分期二 馬克思主義生產方式理論的拓展第二節 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轉向與二律背反一 消費社會與文化轉向二 晚期資本主義文化的二律背反第三節 晚期資本主義的歷史趨勢一 晚期資本主義的全球擴散及其界限二 馬克思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第四編 全球資本主義批判引言第一章 德里克的“全球資本主義”理論第一節 全球化與資本主義關係在全球的重組一 全球化話語:新範式和意識形態二 歷史地理解全球化三 資本主義的全球化或全球資本主義第二節 彈性生產時代的資本主義一 跨國公司與資本的彈性生產二 管理的後現代化及其實質第三節 全球資本主義霸權及其反抗一 全球資本主義霸權形式二 新的話語實踐:從全球化來理解歷史和全球資本主義分析範式的崛起三 邊界之地的激進主義第二章 哈維的歷史地理唯物主義資本主義批判視角第一節 歷史唯物主義的空間視角一 資本的界限與資本主義的歷史地理學二 歷史地理唯物主義的旨趣第二節 不平衡發展的地理學和烏托邦政治學一 烏托邦與不平衡的地理髮展二 差異地理學及其政治學抱負主要參考文獻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