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家川鎮

賀家川鎮

賀家川鎮隸屬於神木縣,依黃河與山西興縣隔河相望,窟野河縱貫南北,下轄46個行政村,總土地面積198.4平方公里,著名景點為天台山。賀家川鎮屬革命老區,為中國革命做出過巨大貢獻。

基本信息

賀家川鎮位於神木縣南部

賀家川鎮賀家川鎮
,距縣城50公里,依黃河與山西興縣隔河相望,窟野河縱貫南北,下轄46個行政村,總人口15585人,總土地面積198.4平方公里,耕地46460畝。賀家川鎮屬革命老區,為中國革命做出過巨大貢獻。天台山,地處黃河與窟野河的交匯之處,是神木縣著名旅遊景區。交通除沙賀路、賀太路外,還規劃修建佳府沿黃公路等公路,使賀家川連通山陝兩省四縣。

基本概況

全鎮有耕地面積46460畝,其中水地6700畝,壩地1115畝,梯田1800畝,人均耕地3.4畝。全鎮有天然草場8.85畝,人工草地15000畝,林地面積4.7萬畝,人均達3畝,森林覆蓋率在16.5%有棗樹面積28500畝,其中掛果面積13500畝,年紅棗常產120萬斤。有果園100畝。全鎮有大畜1980頭,羊子1.08萬隻,生豬存欄3500頭。全鎮平均海拔942.5米,年平均氣溫15℃,年日照時間2700小時,年降雨量44mm;年最大降水量819mm,最小降雨量100mm。農作物以穀子、豆類、玉米洋芋為主,種植面積占耕地面積的78%,正常年量糧食總產量可達500萬公斤,農業總產值達1000萬斤,工業總產值達350萬元。鎮所在地設有中學、國小、教辦、信用社、醫院、糧站、電信所郵政所、…廣播站、獸醫站、派出所、供銷社、鎮政府等13個單位。

自然地理

賀家川鎮地處窟野河與黃河流域,窟野河縱貫南北,流經面積20公里,沿河有10個行政村。境內有兩川三溝七道梁,地形特點是山大溝深,溝壑縱橫,植被稀少,土瘠較薄,是典型的土石山區。

建設發展

近年來該鎮積極實施“五通”工程:通電、通路、通電話、通電視、通水,積大的帶動了全鎮經濟的不斷發展,目前形成了以紅棗及紅棗加工業、雜糧種植為主導的特色經濟。目前紅棗種植面積達22500畝。2004年全鎮社會總產業1000萬元,農業總產值900餘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49元。

光榮歷史

賀家川鎮是神府革命老區的最早創始

賀家川鎮賀家川鎮
發祥地,早在一九二七年神府第一個黨支部就誕生在賈家溝村,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老—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志丹張文天以及馬文瑞、張達志曾在這時戰鬥過,一二0師政治部,後勤部、衛生部、醫院、晉綏日報編輯部、洪濤印刷廠、被服廠都駐守設防在這裡。著名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大夫也來過這裡,這裡的人民為革命做出巨大的犧牲和貢獻,僅解放前犧牲的烈土就近百人。
建國以後,這裡又為國家培養輸送出不少精英人才,第二十六屆巴塞隆納奧運會銅牌得主路華麗就是賀家川鎮路南窪村人。

教育事業

賀家川鎮共有中國小25所,其中初級中學1所,完全國小4所,初級國小20所,初級中學設有15個教學班:初一5個,初二6個,初三4個,在校生864人,國小設有5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981人,有專任教師131人,其中公辦教師108人,民辦教師23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有22人,中專學歷的有86人。

特色產業

從九五年實施“兩基”以來,全

賀家川鎮賀家川鎮
鎮累計投資365.8325萬元,新增校舍面積5048.36平方米,內部實施達到省上的標準。
“五通”工程的全面實施,帶動了全鎮經濟的不斷發展,加快發展以紅棗為拳頭產品,豆、薯、羊為主導產業的地方特色經濟。十多年來,全鎮發展棗樹種植面積由1992年的5000畝發展為22500畝,人均達為1.5畝,其中掛果面積達13000畝。紅棗年常產量已達260萬公斤,最高年產量達280萬公斤,人均達180公斤。預計五年內,紅棗最高年產量達500萬公斤,人均可達320公斤。

發展紅棗產業屬當地一大優勢,個大、皮薄肉厚色美味鮮、含糖量高,可稱最佳補腎之藥,為常人所特需補品之一。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生活的日益提高,紅棗的日用銷售由產品化逐步向商品化發展,於是,近年來,鎮政府大力扶持紅棗加工業,從九五年

賀家川鎮賀家川鎮
起,全鎮加工烏棗達100萬公斤以上,2000年後又新發展烤棗加工50萬公斤以上。去年以來,隨著紅棗加工市場的不斷擴大,外省市場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鎮政府對紅棗加工業的發展高度重視,新的高品加工項目及技術在逐步改進和提高。在大力發展紅棗主導產業和紅棗加工業的同時,結合本鎮實際,調整產業結構,大面積種植綠豆大豆馬玲薯等經濟作物,全鎮平均年產綠豆達190萬公斤,大豆300萬公斤,馬鈴薯760萬公斤,在此基礎上,鎮政府積極引導民眾逐步最佳化品種,產量逐年上升。隨著西部大開發退耕還林草養畜,今後不到五年,全鎮種草養畜將成為重點主導產品,年羊子出欄不低於1.5萬隻。發展主導產業已成為增加農民收入,從而使廣大農民奔向“小康”的主旋律,然而,創造財政收入,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開發當地資源優勢是發展當地經濟的主要途徑。賀家川鎮天台山,距鎮政府十華里之地,地處黃河與窟野河的交匯之處,山勢險峻,有氣勢宏大的明代廟宇建築群,明末農民起義領袖王嘉胤所築石寨,登上山峰極目回望,秦晉風光盡收眼底。

旅遊資源

解放戰爭前期,劉志丹率領紅28軍在此指揮大軍東渡過黃河,賀龍無帥曾多次登游過天台山,眾多的革命遺址,人文景觀,黃河中游晉陝峽谷地帶獨特的自然風光,構成了賀家川獨特而豐富的旅遊資源,如親臨勝地,別有一番感概和神往,為此於1995年經一級批准,該山被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幾年來,通過多次反覆修繕,現將已破毀的廟宇,亭閣翻新,並實現了“五通”。同時,即將建成“劉志丹”東渡黃河紀念碑林,以及供遊人參觀旅遊所需的一切住宿、餐飲服務,並專門設立了接待所。

社會評價

近年來,賀家川鎮社會各項事業迅速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纍纍,1997年被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評為“治安模範鄉鎮”;2002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縣級文明鄉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