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米娜獎

費米娜獎,法國著名文學獎。在女詩人阿娜∙德∙諾阿伊(Anna de Noailles)主持下,於1904年由阿曬特(Hachette)出版社下屬的《幸福生活》(La Vie heureuse)雜誌社設立。

費米娜獎(Prix Fémina 或 Prix Femina),法國著名文學獎。在女詩人阿娜∙德∙諾阿伊(Anna de Noailles)主持下,於1904年由阿曬特(Hachette)出版社下屬的《幸福生活》(La Vie heureuse)雜誌社設立,是跟龔古爾獎相對的女性年度文學獎,該獎頒發給當年度最優秀散文或詩歌的作者,最初命名為幸福生活獎,第一次獎於1904年12月4日頒發給《征服耶路撒冷》(La Conquête de Jérusalem)的作者米赫雅姆∙哈里(Myriam Harry)。
費米娜獎評審委員會全由女性組成,最初評審委員為20位,比龔古爾獎評審委員的人數多一倍。在20世紀20年代改為今名,費米娜(Fémina)意為女性,是皮埃爾∙拉菲特(Pierre Lafitte)所創雜誌的名字,評審委員的人數也由20位減為12位。頒獎時間為每年11月的第一個星期三,地點在巴黎克里翁國賓館。
根據歷年的評選結果看,絕大多數獎頒給了男性作者,只是由女性評審評選而已,因而稱為“女性獎”有失確當。
中國著名作家賈平凹於1997年以《廢都》,法籍華人程抱一先生於1998年以《天一言》、戴思傑先生於2003年以《狄的情結》分別獲得該項榮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