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第一中學

貴陽第一中學

貴陽市第一中學是貴州第一所省級一類示範性高中。1906年,清前禮部尚書李端棻與唐爾鏞、華之鴻、任可澄、於德楷等貴州名仕於貴陽府中學堂的基礎上,創辦了貴州通省公立中學堂(貴陽一中的前身)。時稱“貴州通省公立中學堂”。之後,依次易名為私立南明中學、省立第二中學、省立高級中學、省立貴陽高級中學。1950年,省立貴陽高級中學、省立貴陽中學、私立中山中學、貴陽師院附中等校合併,始稱貴陽一中。1997年,在金陽新區開辦分校。

基本信息

規模

2

學校一校兩部,本部地處環境優美的南明河畔,校園占地面積42500平方米,綠化面積16404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總共為39685.6平方米。分校位於小河經濟技術開發區,校園占地面積24534平方米,綠化面積410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8840平方米。據有關資料顯示,本部、分校共有72個教學班,3998名學生,平均每班55.5人。學校在職教職工264人,教師223人。有高級教師65人,一級教師98人,高級教師占教師總數的27%,高中級教師占專職教師的65%;二級教師55人,見習教師22人。有本科以上學歷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99.5%。教師中有特級教師8人,國家級中青年骨幹教師1人,市級學科帶頭人6人,市級中青年教學骨幹6人。有在職中共黨員92人,占教職工總數的35%,有“民盟”、“民進”等民主黨派成員58人。

學校有多功能體育館、游泳池、塑膠跑道的田徑運動場;有3個電腦網路教室、5個多媒體教室、學生電子閱覽室、教師電子備課室,所有教室都配備了電視機、復讀機、投影儀。原學校圖書館有2954平方米,藏書90000餘冊(含電子圖書),據學校發展需要,又在改建,建成後的圖書館設施將更先進,設備更完善。

1996年至2001年本部共向高等學校輸送3640名新生,其中進入重點大學的有1759人,一般本科院校的1229人;2001年,重點大學上線率達57.5%,本科上線率達90%。1996年以來,共有198名同學聯考總分在600分以上,其中有38人進入全省前10名,6人為貴州省狀元;向北京大學輸送51人,向清華大學輸送41人,該校每年考入北大、清華的學生數占其在貴州省招生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榮譽

1996年以來共有1720人參加了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競賽輔導班,在省級以上競賽中獲獎達679人次,其中一等獎105人,二等獎132人,有13人代表貴州省參加全國中學生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競賽。全省“春芽杯”作文競賽,1996年至今共有91位同學獲獎,一等獎7人,二等獎32人,三等獎52人。周述康同學1996年獲全國“迎香港回歸”讀書徵文特等獎。

4

書法繪畫比賽中,申星同學獲2000年首屆“桔花杯”全國青少年兒童書畫大賽一等獎,2000年第五屆全國青少年美術書畫“金球杯”金獎。校合唱隊在“貴陽市1997年頌祖國、迎香港回歸、唱家鄉”童聲合唱節獲中學組一等獎,在全國中國小文藝會演中獲一等獎。在貴陽市中國小生運動會上,學校已連續6次蟬聯市團體總分第一名。1999年貴陽市中國小生運動會開設的十個比賽項目,該校獲得八個項目的第一名。2000年該校學生男女排球隊雙雙代表貴陽市參加貴州省中國小生“三好杯”的比賽,分獲第一名和第三名。1998年校團委被評為貴陽市優秀團委,有57名學生在學校黨組織的培養下加入中國共產黨。
1997年學校在小河經濟技術開發區辦分校,當年入校學生的入學分數是全市重點中學中最低的。2000年分校送走了第一批畢業生,184名學生中有25名上重點大學錄取線,83人上本科院校錄取線,124人上專科線,升學率排在貴陽市重點中學第三名。2001年有30人上重點大學錄取線,上線率為17.24%;有96人上本科院校錄取線,上線率為55.17%;139人上專科線,上線率為79.98%。實踐證明:學校不僅具有培養優秀學生成材的經驗,也積累了一套培養學習基礎差、學習有困難學生成材的經驗。

1996年以來,學校被國家體委評為“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被教育部確認為“全國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被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全國體育衛生先進單位”,被省教委評為“電教工作先進單位”,被市政府評為“文明單位”、“校園綠化先進單位”、“衛生先進學校”,被市教委定為“衛生免檢學校”,原國家教委副主任王明達柳斌,教育部副部長張寶慶先後視察該校,對一中的辦學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目前,貴陽市第一中學正爭取早日進入全國示範性高級中學的行列,為培養跨世紀的高素質人才作出新的貢獻。

著名校友

革命烈士

周逸群、文化震、李策、樂恭彥等知名烈士25人

早期投身革命的革命者:

秦天真(新中國貴陽第一任市長)、

徐健生(貴州省副省長)、

田君亮(貴州省副省長)等

科學家

樂森璕(中國地質科學發展的四大奠基人之一、院士)、

丁道衡(著名地質學家、白雲鄂博鐵礦最早發現者)、

熊毅(中國近代土壤學奠基人、院士)、

張永立(世界宇宙錐體理論八大奠基人之一、著名物理學家)、

秦元勛(著名數學家、中科院套用數學研究所首任副所長、黃河大學首任校長、院士)、

羅登義(著名農業科學教育家)、

蕭序常,貴州安順人,1929年生。地質礦產部地質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構造地質學家。對板塊構造、蛇綠岩構造類型及古造山帶岩石圈演化階段等問題有深入研究。

沈德中(院士)、夏平疇(磁普儀上天的科學家)。

社科學者

謝六逸(著名文學家、知名教授)、

向義(著名文史專家)、

劉方岳(著名教育家、歷史學家、愛國民主人士)、

何士光(著名作家、貴州省作協主席)、

劉雍(國家一級美術師)、

夏宗佑(國家一級演員)。

政界人士

丁廷模(貴州、廣西副書記)、

葉小文(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局長)、

劉鴻庥(貴州省副省長)、

張群山(貴州省副省長)、

李平(省政協副主席)。

青年英才

高準(中國大陸第一位加洲大學法學博士)、

王東臨(著名IT人士,創辦北京書生科技有限公司)、

濮嵐瀾(博士後)、

陳曦(哈佛大學在北大首批點招博士)。

其他

鴻庥(及其子)、井旭東(省文聯秘書長)、李黔(市講師團團長)、王德懋(一家三代就讀)、郭華林(市科技局局長)、劉學洙(原《貴州日報》總編)、何士光、王遲斌(省委統戰部處長)、郭渝成(母女)(北京301醫院南樓主任)、梅桐生(貴州大學文學院院長)。

教研組

英語

貴陽一中英語教研組共有教師42名。其中包括特級教師3名,貴州省首屆教育名師1名,貴陽市市級學科帶頭人1人,高級教師20名,中級教師12人;省級骨幹教師4名,市級骨幹教師2名。近5年來,榮獲國家級優質課2節,省級優質課3節,市級優質課3節;發表國家級優秀論文6篇,省級9篇,市級15篇;在輔導學生參加各類英語競賽中,共獲得國家級獎勵49人次,省級獎勵75名;成功開展市級以上學科講座9次;承擔市級以上公開課18節。

4

數學

貴陽一中數學教研組共有教師44名。其中包括特級教師2名,貴州省首屆教育名師2名,高級教師30名、中級教師13人;國家級骨幹教師2名,省級骨幹教師5名,市級骨幹教師3名。近5年來共申報、開展國家級課題3個,省級課題3個,市級課題1個;榮獲國家級優質課2節,市級優質課2節;發表國家級優秀論文6篇,省級9篇,市級5篇;在輔導學生參加各類數學競賽中,共獲得國家級一等獎42名,二等獎127名,省級一等獎94名,二等獎287名;成功開展市級以上學科講座8次;承擔市級以上公開課12節。

語文

貴陽一中語文教研組共有48位教師。其中包括特級教師2名,高級教師24名,中級教師11人,國家級骨幹教師2名,省級骨幹教師4名,市級骨幹教師4名;有貴州、貴陽市教師職稱評審1人,貴陽市教科所兼職教研員1人;3人為學校名師工作室學員,5人為學校《杏壇》編委;1人為博士班結業,三人為碩士生畢業,其餘均為大學本科畢業。近5年來共申報、開展國家級課題2個,省級課題3個,市級課題7個;榮獲省級優質課3節,市級優質課6節;發表國家級優秀論文20篇,省級14篇,市級18篇;在學生各項相關競賽中,輔導學生獲得國家級獎項共160名;省級各項獎項共36名,市級共50名;成功開展市級以上學科講座46次;承擔市級以上公開課42節。

物理

貴陽一中物理教研組共有教師30名,其中高級教師20名,中級教師9名。其中特級教師2人,貴陽市市級學科帶頭人1人,國家級骨幹教師1人,省級骨幹教師2人,市級骨幹教師3人,有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優秀班主任1人,省級優秀教師1人,市級優秀教師、先進黨員3人,貴州省優秀科技輔導員1人,貴陽市兼職教研員1名,省教育學會物理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1人,省物理學會理事、常務理事2名。近5年來共申報、開展國家級課題6個、省級課題2個,市級課題4個;榮獲省級優質課1節,市級優質課5節;發表國家級論文13篇,省級優秀論文38篇,市級論文11篇;在各項學生競賽中,輔導學生獲得國家級獎勵14人,省級獎勵232人;成功開展市級以上學科講座20次;承擔市級以上公開課15節。

化學

貴陽一中化學教研組共有32名教師,均為大學本科學歷,其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21人,中級教師7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省級骨幹教師4人,市級骨幹教師5名。近5年來共申報、開展國家級課題3個、省級課題6個,市級課題3個;榮獲國家級優質課1節,省級優質課1節,市級優質課1節;5個教學課件榮獲省級一、二等獎;發表國家級論文12篇,省級優秀論文13篇,市級論文5篇;在學生各項相關競賽中,輔導學生獲得國家級獎勵20人,省級獎勵150人,市級200人;成功開展市級以上學科講座4次;承擔市級以上公開課6節。

生物

貴陽一中生物教研組共有12位教師。其中包括高級教師5人,中級教師4人,省級骨幹教師1名,市級骨幹教師1名,生物碩士1人;平均年齡35歲,省級優秀科技教師1人,市級優秀班主任1人,市生物兼職教研員1人,學校“名師工作室”學員3人。近5年來,共申報、開展市級課題1個;榮獲省級優質課1節,市級優秀課5節;發表國家級優秀論文2篇,省級11篇,市級12篇;在各項相關競賽中,輔導學生獲得國家級各項獎項共33人,省級各項獎項共302名,市級獎項323名;成功開展市級以上學科講座6次;承擔市級以上公開課7節。

政治

貴陽一中政治教研組共有14名教師,均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其中高級教師9人,中級教師4人,省級骨幹教師2人,市級骨幹教師2名,學校“名師工作室”學員
2人。近5年來共申報、開展省市級課題2個;榮獲省級優質課2節,市級優質課4節;發表國家級論文6篇,省級優秀論文8篇,市級論文11篇;承擔市級以上公開課3節。

3

歷史

貴陽一中歷史教研組共有13名教師,均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其中高級教師7人,中級教師4人,省級骨幹教師2人,市級骨幹教師2名,學校“名師工作室”學員2人,教育碩士1人。近5年來共申報、開展國家級課題3個;榮獲省級優質課1節,市級優質課4節;5個教學課件榮獲省級一、二等獎;發表省級優秀論文13篇;在學生各項相關競賽中,輔導學生獲得省級獎項共2名,市級共33名;成功開展市級以上學科講座3次;承擔市級以上公開課5節。

地理

貴陽一中地理教研組共有12位教師。年齡25——45歲。其中高級教師7人,中級教師2人,省級骨幹教師3人,市級骨幹教師1人,市教科所兼職教研員1人,兩人為碩士研究生,其餘均為大學本科畢業。近5年來,共有17人次榮獲市級以上獎勵;共申報、開展國家級課題2個,省級課題4個,市級課題4個;榮獲國家級優質課2節,省級優質課3節,市級優秀課10節;發表國家級優秀論文20篇,省級15篇,市級20篇;在各項相關競賽中,輔導學生獲得國家級各項獎項共19人;成功開展市級以上學科講座10次;承擔市級以上公開課30節。

目標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服務創新、開放辦學、共諧發展

培養目標:“健全人格、自主發展、求真向善的未來人”

校歌

南明一水繞,亭蓄淵深,卓然黔中,育人聖地。

毓翠山下,聚才俊,金華湖畔,寫豪情。

勤慎樸實,自強不息,勵志篤行,敬業樂群。

杏壇花開桃李研,放眼寰宇,華夏心。

三載砥礪,懷先進化私為公,百年淘泳,沐風雨積健為雄。

道問學,遵德性,至廣大,盡精微,臻至善,及高明

道問學,遵德性,至廣大,盡精微,臻至善,及高明。

班級介紹

實驗班

從2003年起,貴陽一中本著既求總分,更求特長發展的宗旨,首次開辦了兩個理科實驗班,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和探索,學生的理科特長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和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甚至被譽為貴州教育界的黃埔軍校

在2004及2009年“全國希望杯”數學競賽中,理科實驗班包攬貴陽市高一年級金獎、銀獎。在2004年西部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全國三等獎3名;在2004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省賽區比賽中,獲二等獎1名,三等獎10名;在2004年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省賽區比賽中,獲二等獎2名;在2004年全國高中化學競賽省賽區比賽中,獲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2名。(理科實驗班韋嵥同學獲省一等獎,代表貴州省參加全國化學競賽,獲全國二等獎。以上三項競賽為高二年級理科實驗班學生提前參加高三年級的競賽);在2003年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中,獲一等獎10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1名;在2005年貴州省數學競賽中,獲一等獎22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24名。2004年三月,唯讀了高中一年半的高二理科實驗班的全體學生提前參加全市聯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均總分高過貴陽市重點中學平均水平110分,高過本校理科生平均分39.84分,兩名同學分列全市第13名和第19名。很好地體現“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創全國一流重點中學”的辦學目標。2007年的理科實驗班全員600分以上,平均分達到了649,培養出理科總分狀元胡朗(722)。

3

三個理科實驗班在聯考中又一次取得優異成績,83人上600分,總平均分603.6分,100%的同學達到一本線進入重點大學。李夢帆同學以676分榮獲全省理科淨分第一名。李白穎(682)、楊嘉銘(681)、李夢帆(676)、張琨(671)、宋東青(666)分列全省理科總分第二、三、四、七、九名,黃俊珺也進入全省理科淨分前十名;文科桂玥庭(638)、羅楊星辰(638)並列全省文科總分第七名,朱俊逸名列全省文科淨分前十名。此外,現已有宋瑞典、羅堃虎、令狐昌洋、何孟奇、許定源等5名學生分別保送北大、清華;康陽同學保送中國科學院華羅庚班

為培養在全省乃至全國冒尖的理科人才,加大對優秀拔尖人才的培養,理科實驗班以發展特長,參加學科競賽為手段,以報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名牌大學為目標,採取獨立建班,分科強化,導師指導,科學設課,彈性學制,嚴格管理,培育人才並舉的模式開展實驗,並建立有出有進的動態管理機制。

理科實驗班由貴陽一中的優秀骨幹教師承擔教學工作,選派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班主任。實驗班課程設定分常規課程和競賽輔導課程,結合學生知識與能力實際合理、科學地安排教學進度和標準。競賽輔導課程分科進行,實行導師制。

到了2009年,貴陽一中希冀學生全面發展,在理科實驗班成功經驗的指導下,在文理分科時,從地州班以及理科實驗班中選拔優秀生源,組成創建了文科實驗班,第一屆文科實驗班在2010年聯考中取得極其優異的成績,產生了文科狀元江林晏同學等一批優秀的文科人才。

平行班

平行班就是貴陽市的考生沒有進實驗班的,由電腦隨機分班,各班實力相當,學習也還可以。是聯考中拉升學率的主力。平行班的不足就是有時老師配備不是很好。但因人數多,一直是各類活動的主力。

民族班與地州班

這兩種班一個是主要招收少數民族,一個主要招收地州生。這兩種班學習很刻苦,老師也不錯。因此,每年學校會從這兩種班中選一種與實驗班比較一中與平行班比較。一般交替選。

中澳班

中澳班並不屬於一中。它全稱為:貴陽一中中澳合作學校。屬於公參民性質的高中。它招收的學生相對成績來說沒有平行班和理科班的學生好,但是德智體全面發展,也有學習很努力的。總的來說,中澳有兩條出路:第一是澳洲的大學(私立)第二是聯考,一般是一本最差的也就是二本。

中加班

中加班的背景:“跨越時空維度,追求教育真諦”——“中加雙高中文憑班”在中國已有13年成功歷史,且各地都是選擇將落戶於當地公立重點高中。此合作項目在合作層面,合作內容,合作形式上的高定位,高起點,高素質的合作標準令其在中加教育合作領域獨樹一幟,意義廣袤。

1997年3月,中國第一個中加雙高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宣告成立,李嵐清副總理在中南海親切接見校領導成員,加拿大克雷蒂安總理向學校送來賀信,2002年江澤民總書記接見該校領導成員勉勵,一定要把中加學校辦好。2000年,願南京是書記李源潮(現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向訪華的前加拿大多元文化部長提出在南京開設加拿大國際高中,南京首箇中加班在2001年成功開班。迄今,全國各省市已有中外雙高中文憑班近50所。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教育部於2003年首先在中國河南省鄭州市實驗中學開辦中加班,南昌二中中加班和瀋陽二中中加班也於2007年正式開辦。中加班學生屢次在諸多全國及國際學科及綜合素質大賽中獲得金獎和銀獎,中加班的畢業生均100%進入世界一流學府,多數進入世界百強大學。

中加班的優勢 不出國門就完成高品質的加拿大高中留學,省錢省時省心。在加拿大去留學高中,每年約需20萬元。大多數中國學生需4年才能完成高中學習,費用近80萬元。中加班畢業生只需3年就可修完全部加拿大高中課程,既大大節省留學費用,也避免年少離家諸多弊端。加方教師由新斯科舍省教育部委派經驗豐富、具有加拿大高中資格的教師執照,確保質量除新斯科舍省教育部派遣駐華項目負責人實施此項目管理外,每年新斯科舍省教育部官員兩次到該校對此項目進行年檢,組織召開學生、家長座談會了解情況聽取意見,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 

世界早已全球化,認的教育、就業、人居環境的選擇可以是國際的。中西合璧的精英教育過程本身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享受和鍛鍊,能人性化的培養孩子綜合能力和品質修養,使其成為具備豐富知識、開拓視野、健康人格的國際型人才,更重要的是為其搭建了一個走向世界的平台。在海外大學畢業後(特別是加拿大)極易在當地找到高薪工作、辦理移民。海外留學、工作、生活的經歷是寶貴的人生財富,大大拓寬和提升了個人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海外大學對中加班畢業生採用和加拿大本國高中生同樣的招收條件,而且非國際留學生的招收條件(即:普通中國高中生申請海外大學均需提供雅思托福、一流大學還必須提供極高的聯考成績)。這就使得中加班學生無需托福雅思聯考成績,而比同等條件的國內高中畢業生申請到更好的大學。一般來說,中加班畢業生均能被加拿大三類排名中的前十大學校或其它國家同類大學所錄取:在國內成績優異、聯考能上國內重點本科的學生,通過中加班可進入世界百位排名大學。在國內成績中等,通過聯考能考上國內正規大學但不太理想的學生,通過中加班能進入加拿大排名前三十位大學或者其它國家同等大學。

金陽班

金陽班主要招收戶口在金陽,國中三年均在金陽讀的學生,錄取分數較低。學生基礎較差,成績與中澳不相上下,但學習較中澳更自覺。

金陽校區

基本介紹

2005年現代化、信息化、國際化的貴陽一中新校建成並投入使用。新校位於貴陽市金陽新區興築東路,東接金華湖,南望石林公園。校園以山為界,擁南北二湖,環水靠山,二峰相連,花草蔥蘢,春鳥秋蟬,四季不絕。

2

校園占地465.47畝,有行政教學樓、科技藝術樓(含天象館、天文台、自然生態館、民樂室、書法室、美術室等)、音樂廳、多功能體育館(含恆溫游泳館)、圖書館、後勤服務中心(含學生公寓、食堂、超市、醫療站等)、國際部。學校有先進的數位化校園系統,二期工程竣工後,可以滿足6000人住讀。 學校為特大型全寄宿式獨立高中,近5000名學生。在崗教職工353名,其中特級教師11人、國家級骨幹5人、省教育名師5人,市教育名師2人、省市級骨幹45人、國家級裁判1人。學校現有5位領導,下設辦公室、教育處、教學處、教務處、信息科研處、學管處、總務處。有共產黨員176人,其中,在職黨員143人,占全校教職工總數的40%,設5個黨支部。有民盟和民進黨派。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以教育教學高質量享譽黔中。重點大學上線率均在60%以上,本科上線率在90%以上,平均每年有一名聯考狀元出自該校,平均每年全省聯考前十名占三分之一左右,平均每年考入北大、清華的學生數占兩校在貴州省招生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學校在省級以上各類競賽中,總是貴州省獲獎最多、最高的學校。在貴陽市中國小生運動會上,學校已8次蟬聯市團體總分第一名。

學校積極探索多元化辦學的模式,與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香港等相關機構建立了合作項目,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學校以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為宗旨,以實踐現代教育為主線,堅持改革領先,構建特色管理體系;堅持繼承創新,構建“一中特色”的新型學校文化,打造“精英教育”、“特色教育”、“多元教育”,實施質量強校、文化立校、管理治校、名師揚校、科研興校戰略,將貴陽一中辦成區域優勢明顯,教育現代化水平領先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學校。

新世界國際學校

貴陽一中新世界國際學校是由“貴陽市第一中學”和“貴陽新世界房地產有限公司”強強聯合、傾力打造的一所信息化、現代化、具有國際辦學水準的精品學校。位於金陽新區貴陽新世界房地產有限公司開發的大型高尚文化社區——金陽新世界,學校國小到高中12年一貫制,全寄宿封閉管理。學校立足貴州並服務於整個社會(包含港、澳、台),2009年國小、國中、高中起點年級同步招生。 

學校由貴陽一中校長趙福菓任校監。貴陽一中校長助理、工會主席劉貴新任校長。

社團組織

貴陽一中的各個學生社團都湧現出一批風雲人物:2OO1屆電視台的李捷、2OO4屆語言藝術活動社的高雅笑子都在貴州省主持人大賽中獲一等獎;在貴州省電祝台和中國傳媒大學聯合舉辦的第二屆"新苗杯"主持人大賽中,該校希望報社、電視台、語言藝術活動社等社團共有七人獲獎;語言藝術活動社的何陽在2OO4年貴州省演講比賽中獲高中組第一名;攝影協會的鄭慧潔同學其攝影作品在市里獲獎並被推薦參加全省的比賽;模型協會的張璐昕、騰暉、田夢澤在貴州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三個項目中獲第一名,裴斐、毛凱楠獲第二名,劉記虎等獲第三名;馮維睿、劉祚江在貴州省青少年四驅車模型錦標賽兩個項目上獲第一名,蘭文婷、劉祚江獲第二名;肖如吾、王昱、馬千里在貴陽市"愛我海疆"海模比賽中獲獎。

為了讓同學們能夠得到更大的提高,學校為社團活動安排了專門的時間、場地;購買了專業的器材;組織了豐富的活動;學校還為各個學生社團專門聘請了該領域的專家對同學們進行輔導:比如語言藝術活動社聘請了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國語測試員楊漢潛老師、貴州省曲藝家協會主席張貴祥老師、著名播音員、國家級國語測試員張貴蓉老師、貴州省朗誦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楊述老師、貴州省曲藝家協會會員董浩老師等為輔導教師;攝影協會聘請了貴州省攝影家協會秘書長孔繁貴老師、貴陽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謝廣榮老師等為顧問;話劇社聘請了貴州省著名編劇猶學忠老師(代表作電影“揚起你的笑臉”)、原省話劇團團長、國家一級導演劉厚恩老師、市民眾藝術館培訓部副主任、編導周海蓮老師等為顧問;動態模型協會聘請了國家級航空模型教練郁維芳老師、貴州省四驅車協會理事周建龍老師等為顧問;風箏協會聘請了白雲風箏協會的專家王恆、張林中老師為顧問;機器人俱樂部聘請了貴州大學計算機科學信息學院教授盛文老師為顧問;IF音樂聯盟聘請了吉他演奏專家曾廣祥為顧問;靜態比例模型協會聘請了專家尤理等為顧問……校園電視台、廣播站、《希望報》社等還經常有與貴州電視台、貴陽晚報社等同行交流的機會。到了金陽新校後,學校還將在藝術樓、科技樓、圖書樓、音樂廳等處為各學生社團開闢更大的活動空間,準備更多、更專業的設施、設備,讓各社團成員能更充分的展示自己、得到更大的發展。

4

曾經問過一些同學,在社團活動中獲得的最大收益是什麼?有的同學說,“是機會!”;2002屆電視台的毛寅同學至今仍津津樂道當年他追拍體操冠軍劉璇的情景,“那是我的偶像,當時我離她只有三米!”酷愛下圍棋的馬燦拿著與棋聖聶衛平的合影興奮不已,“一中電視台的記者證想不到可以成為這裡的通行證。”採訪過作家劉墉的《希望報》社的王穎認為那次對話使自己受用一生。“這是我和丁建華的合影!”代表貴陽一中語言藝術活動社迎接著名配音演員丁建華的高雅笑子臉上不無得意……有的同學說,“是激情!”;熱愛動漫的章詩琪在兩年時間裡接連組織了三次動漫展和動漫交流會,現在又在籌備將動漫社社員的優秀作品結集出版,“看到自己的工作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自己的作品能夠得到大家的稱讚,真過癮!”2002屆電視台的李玉海、2003屆《希望報》社的歐冀飛每個假期都會回到母校來緬懷一下過去,“真想回到中學時代,那些在電視台(希望報)的日子太難忘了!”……有的同學說,“是成功!”;2003屆勁舞隊的易淵學習成績不算拔尖,但舞跳得很棒,每周六下午他都會帶領他的隊員在學校的形體室練舞,學校的大型文藝演出總少不了他們出場,“在這裡,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如今,已上大學的易淵仍經常回到一中,回到勁舞隊義務輔導他的學弟、學妹們……有的同學說,“是能力的提高!”;《希望報》社的蘇華、電視台的劉秋郁經過不懈的努力,如願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她們說,多虧了在社團活動中的歷煉……有的同學說,“是全新的體驗!”;從未放過、更沒做過風箏的張益同學在專家指導下做了一個飛燕風箏,沒想到在風箏比賽中居然獲得了硬翅類的一等獎,她說,“我對風箏有了全新的認識,我也對自己有了全新的認識!”……有的同學說,“我學會了與人相處!”;2003屆攝影協會的楊田平時不善言辭,為了籌辦“貴陽一中攝協論壇”,他主動去聯繫貴陽市與攝影有關的各方面的人物,並把他們請來為一中攝協未來的發展獻計獻策,他不僅使論壇得以成功舉辦,還獲得了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社團活動占用了同學們的部分時間,那么,參加社團活動是否會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呢?看看社團活動積極分子們的表現吧:劉詩芳,1998屆電視台成員,考取北京大學;曹乃婷,1998屆電視台成員,考取北京大學,現在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深造;劉戩,1999屆電視台成員,被保送到清華大學,現在在中科院讀博士;陳聲濤,1999屆電視台成員,考取浙江大學;李瑩,1999屆電視台成員,考取南京大學;石毅,2000屆《希望報》社社長,考取復旦大學;葉卉,2000屆《希望報》社美編,考取復旦大學;莫小麗,2001屆《希望報》社骨幹,考取北京理工大學;李冬青,2001屆《希望報》社骨幹,考取北京理工大學;劉耘夏,2002屆《希望報》社社長,考取東南大學後作為交換學生現在香港大學就讀;歐冀飛,2003屆《希望報》社總編,考取中山大學;黃姍(2003年貴州省文科狀元),電視台、廣播站成員,參與過時事社的“時事綜述”節目,考取北京大學;楊田,2003屆攝影協會主席,保送四川外國語學院;馬明宇(2004年貴州省文科狀元),《希望報》社成員,考取北京大學;朱哈雷(2004年聯考貴州省文科第五名),攝影學會成員,考取北京大學;賈夢嫣,2004屆動漫社骨幹,考取中國人民大學。

聯合會

貴陽一中社團聯合會是依照學校規章制度和自己的章程,對學生社團進行直接指導的最高學生領導機構;其內部可分為主席團、組織部、督導部、對外聯合宣傳部、文藝部、體育科技部等六個部門。社團聯合會存在的目的是為讓學校所成立的希望報、模型社、籃球社、勁舞社等二十餘個社團能夠積極且有組織地開展健康有益校園活動;同時,社團聯合會正努力地協調各社團與學校部門及學生之間的關係,因此,它受到了全校師生的共同監督和信任。

Ice Fire

它是貴陽一中建立已久的音樂為主題的社團。其內可分為聲樂部和器樂部,是一個現代與古典兼具的音樂社團。該社團聚集著許多熱愛音樂的同學,因此,該社每學期都會組織社內表演性活動、交流等;同時該社還積極鼓勵原創歌曲。

MGR

MGR的全稱為Merry-Go-Round,中文譯為鏇轉木馬。它除了音樂原創組、聲樂演藝組、對外宣傳組、舞蹈監製組以外,還有外員部;儘管這個部門的成員都不是本校學生,但他們卻有著相同的興趣——熱愛音樂。一句話,MGR音樂原創會是一個時尚、流行的音樂前線社團。

語言藝術社

說相聲,演雙簧,賦詩歌,吟詞令,這就是語言藝術社。自建社以來,語藝社每年都會舉辦一次演講藉此來紀念1-29運動;當然,每學期也會組織一系列活動以體現該社的特點。

3

書畫社

該社團比較特別,因為每位社員都擁有一雙可以讓心緒躍然在紙上的手,成員的所有情感都寄予在一幅幅作品中。該社並不要求高度的層次追求,只是希望大家可以將自己所認識的書畫,借各種形式將它們進行展示與交流——這就是貴陽一中書畫社。

勁舞社

該社是走在流行最前沿的特別藝術團體,將“促進文化交流,培養舞蹈素質”作為根本目標,通過不斷地訓練與嘗試,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時代舞者。勁舞社定期會在校內外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街頭斗舞、舞台展示等。只要你願意,它將舞動你的肢體、神韻乃至心靈。

讀書協會

貴陽一中讀書協會是一個有著近五年歷史的社團,它以培養大家的閱讀興趣,幫助大家多讀書、讀好書為目的;通過書展和徵文的形式,在社內與校內進行相互交流、探討,以此來擴充自己的知識。

動漫社

動漫社始建於2000年,是一中最早成立的社團之一。其目的是為廣大動漫愛好者提供一個交流、合作的平台,社員也多為動漫愛好者。曾多次在校內外舉行Cosplay的演出和動漫畫展示。自2007年改組重編後,擴大了動漫愛好者的範圍,且便於大家依喜好選擇的加入。

日語社

日語社是2007年3月所成立的新晉社團。它的語言交流主要建立在學校開設的日語興趣課上;而該社的指導老師(也是興趣課授課老師)——日籍教師濱內繪理香,在課下為日語愛好者解答許多疑難問題。

話劇社

話劇社是貴陽一中唯一一個由各年級學生自發、自願參加的話劇集體。成員嘗試以話劇形式進行文學表現;作為文學深刻意義上的實現;培養出社員優秀的表演、創作等能力。這裡集合著高中生的朝氣與活力,激揚著話劇愛好者的青春與夢想,讓年輕而犀利的思想火花在舞台上迸發。

3

天文社

自建社以來,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該社配備了天象廳、天文觀測台、多架天文望遠鏡、天象儀等多項天文觀測設備;方便社員親身操作,更好的掌握天文知識。該社每學期都會開展形形色色的活動;每個季節都會在天象廳模擬該季節的星空,並邀請全校師生進行參觀。貴陽一中天文社——星月之軌,盡在我手。

機器人俱樂部

該社團目前擁有十多台電腦NXT和RCX積木及配件,豐富的書籍,還有自己的生產車床,埃爾法機器人,吊車,傳送帶等。目前,該社正在為2007年在重慶舉辦的第七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備戰。機器人俱樂部是學校科技進步的標誌,同時也是該校一顆璀璨的明珠。

網球社

網球是一種高消費的戶外運動,俗稱貴族運動。網球在中國並不普及,甚至有人將網球和羽毛球混為一談。貴陽一中網球社的創辦就是為了讓同學們擴展知識,鍛鍊身體。與此同時,每次的團內訓練都有專門的指導老師,有助於同學們的練習。

羽毛球

該校成立羽毛球社的目的在於用該社的熱情與技術感染每一位同學;通過活動,使大家從繁重的課業中體驗汗水的激情。該社的活動豐富多彩:上學期曾組織過高二年級男子羽毛球比賽,協助學生會舉行了高一女子羽毛球比賽,以及多次社內集體訓練。

桌球社

一個藏龍臥虎的寶地,一個團結奮進的團體當你在桌球台前揮汗如雨,台下觀眾群情激昂的吶喊共同張揚生命的激情那一個個金燦燦的獎盃和獎牌象徵著社團的輝煌與榮譽

籃球社

貴陽一中籃球社是該校一個較活躍的社團。其內部主要分為宣傳部、組織部、後勤部、監督部及策劃部等五個部門。該社除了定期舉行校內籃球比賽、社內集中訓練以外,還積極與校籃球隊進行技術上的交流,從中學習新的技巧來擴充實力。

3

時事社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時事社,不僅關心國家大事,也關心你身邊的事。該社的視野延伸到環保、公益等社會熱門話題;我們從人性、公正的角度看待問題。

模型社

貴陽一中模型協會,將為你提供一個屬於你的天地。這個團體,一路向前,一路成長。完善的內部機構包括了管理部、技術部以及宣傳部。三個部門雖然分工不同,但相互的默契共同營造了一個理想氛圍。

排球社

貴陽一中排球社於2007年4月建立。它的成立主要是為讓喜愛該項運動的同學有一個訓練及展示的平台;為此,該社團定期安排社員交流,達到技巧的提高。

校園電視台

貴陽一中電視台記錄每一個學校發生的美妙鏡頭,刻畫每一場精彩絕倫的比賽,也將每一個活動呈現。電視台有主播記者部,攝像部,編輯部,以及導播,策劃等職位,共同為這個大型學生組織貢獻自己的的力量。

節目有:時事新聞新聞驛站夢想之院奇搜尋全球對抗故鄉風韻fancyfreeshow生活小貼士紙上光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