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師範大學法學院

20 第一 第一

概述

貴州師範大學法學院2003年9月成立法學院,法學專業創建於1992年5月,是貴州師範大學最年輕、最具活力的學院之一。學院現有教職工4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8人,副研究館員2人,講師23人;博士3人,博士後1人,在讀博士5人,碩士21人,在讀碩士5人;有司法資格證教師10人;校法律顧問5人。學院建立客座教授體系,聘請了全國多位著名法學家和具有豐富經驗的法官、檢察官做兼職教授。
法學院總體辦公面積500餘平方米,圖書資料室面積100平方米,擁有藏書4000餘冊及一批電子出版物。現設模擬法庭,電子閱覽室、網路學習室、電子案例模擬教學演示室,可開展模擬審判、模擬仲裁等實踐教學活動。在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等7個司法實務部門建立了穩定的教學實習基地。
法學院現有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和綜合4個學科組;設有貴州師範大學智慧財產權中心和貴州省法律援助貴州師範大學工作站;貴州省法學會訴訟法學研究會掛靠我院。
法學院堅持以本科教學為主體和基礎,著力提高本科教學質量。穩定本科教育規模,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拓展成人繼續教育。2003年以來共培養本科畢業生1000多名,成人教育學生300多名,碩士研究生50多名。
法學院教師共發表論文20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編著、譯著、教材17部,獲得省部級獎項4項。教師主持各級各類科研項目33項,其中主持國家哲社項目6項,省部級項目6項,廳局級項目7項,校級項目20多項。舉辦國內大型學術研討會六次,邀請全國十大青年法學家陳瑞華教授等知名學者舉辦學術講座十多場。
法學院將秉持“慎思篤行,博學致新”校訓,努力培養具備深厚人文素養、崇高法律信仰、嫻熟法律技能、較強實踐能力、適應社會需要的法律人才,為實施依法治國方略做出積極貢獻。

專業設定

法學專業(含商法、經濟法方向)
(非師範、本科、學制四年、文理兼收)
主要課程:法理學、憲法、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中國法制史、經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商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等四十餘門。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及法學教育規律,系統掌握法律知識和綜合性知識的、具有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身心健康的,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關和法律服務機構工作的複合型法律套用人才。
就業方向:可到國家黨政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司法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研究、管理等工作,亦可到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從事法律教學與科研工作。
商法方向
主要課程:法理學、憲法、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中國法制史、經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商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企業與公司法、保險法、證券法、破產法等四十餘門。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系統掌握法學基礎理論,以民商法為學習重點,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的、具有很強的解決實際法律問題能力的、能為建設法制國家而服務的實用型高級法律人才。
就業方向:以服務於商業領域為主要目標,同時還能服務於社會管理、立法、司法、行政、教育、宣傳、出版、影視、網路等各個領域方向。
經濟法方向
主要課程:法理學、憲法、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中國法制史、經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商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企業與公司法、金融法、競爭法、財稅法等四十餘門。
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培養系統掌握經濟法學理論知識,熟悉我國有關的經濟法律法規和黨的相關政策,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具有經濟法學領域的較高理論水平,並具備實踐能力,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法律複合型、套用型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可到各級各類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政府機關、仲裁委員會、金融保險系統、企業等從事法律工作。

碩士教育

研究生教育始於2003年學院成立,當時設定“馬克思主義法學”方向,2006年又新增“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方向。2003年至2007年學院累計培養研究生54 名,現有馬克思主義法學方向研究生導師5人,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方向研究生導師2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導師2人。目前在讀研究生總計34人。
多年以來,學院始終視研究生教育為提升學院品牌的重要支點,以國家科教興國戰略和經濟發展對高層次、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需求為方向,加快發展研究生教育,學院研究生培養規模逐步擴大。同時,學院也十分注重培養質量與培養規模的同步增長,目前在讀研究生中80%以上有在研項目。
經過近五年來的探索和實踐,學院的研究生教育已初具特色、自成體系,學院以培養研究型、創新型的法學高層次人才為目標,堅持最佳化和調整研究生培養的學科專業結構,逐步形成以碩士研究生為主體、以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為側翼的多層次、理論型和實踐型並重的研究生培養格局。

承擔科研

1
徐家力
原住民族與社區“傳統資源”法律保護研究——尤以西南地區(貴州)為重點
國家哲社項目
2005-2007
2
徐家力
遺傳資源和傳統知識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研究
省長專項資金項目
2004-2006
3
潘 弘
智慧財產權的刑事保護研究
省長專項資金項目
2005-2007
4
潘 弘
傳統文化表達的法律保護研究——以貴州省為重點
教育廳科研基金項目
2005-2007
5
鮑藍天
論城市社區建設立法的基本原則
校青年教師科研發展基金項目
2006-2007
6
岳 潔
傳統知識的國際法保護研究
校青年教師科研發展基金項目
2006-2007
7
朱孟婷
中國弱勢群體之法律保護
校青年教師科研發展基金項目
2006-2007
8
毛永俊
政府信息公開與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校青年教師科研發展基金項目
2006-2007
9
王曉君
中藥專利智慧財產權保護
校青年教師科研發展基金項目
2006-2007
10
王曉君
收費權質押法律問題研究
省教育廳青年項目
2006-2007
11
李運才
刑事人口政策視野中的人口犯罪探析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2006-2007
12
王軍武
公司法律制度理論與中國實務問題研究
省長專項資金項目
2006-2008
13
丁 志
中國傳統法律思想與人權制度
校青年教師科研發展基金項目
2005-2007
14
許正海
刑訴中證人出庭作證制度的保障
校青年教師科研發展基金項目
2006-2007
15
楊武松
民間規範的表現形式與效力研究
省教育廳青年項目
2006-2007
16
張 旭
物業管理的契約研究
校青年教師科研發展基金項目
2004-2005

發表論文

1
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獻探析
胡澤堯
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3年
獨著
2
TRIPS協定商標規則與中國商標法
湯 躍
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3
專著
3
承擔其中高中版四章,5萬字
周繼祥
《貴州省中國小法制讀本》
2003
4
淺析“犯罪預備”的立法合理性
李運才
廣東經濟管理學院學報
第二
03年第1期
第二
5
期待可能性的性質研究
李運才
達縣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學報
03年第1期
6
儘快把商號權納入法律保護體系
徐家力
中國律師
03.1期
論文合著
7
占有淺析
張 旭
2003民法學年會評為一等獎
2003.1
8
關於高校法律基礎課教學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金 鳳
貴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3.2期
9
消除地方保護主義,推進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金 鳳
理論與當代
2003.2
10
論建築物的區分所有權
毛永俊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
2003.2
11
正確對待重複建設,切實轉變政府職能
金 鳳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
2003.3期
12
顯著性-商標權構成的法律基礎
湯 躍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
03年5期
13
信息網路與高新技術法律前沿》P139網路智慧財產權保護綜述
徐家力
法律出版社
2003.8
著作獨立
14
知識共享並不意味著無償使用
徐家力
光明日報A4版
2003.9.2
論文獨立
15
《中國電子商務政策法律論壇論文集》P109電子證據的法律問題
徐家力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
2003.9.13
論文獨立
16
《第三屆中國律師論壇文集》中國律師業面臨的困境與分析
徐家力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
2003.11.11
論文合著
17
應收帳款的法律問題
徐家力
北大光華雙月刊
03.11-12
論文
18
淺議民事審判中如何體現WTO的基本規則
謝海燕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
2004
19
刑法理論與刑事司法
潘 弘
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4
專著
20
中止犯的刑事責任研究
潘 弘
交貴州省刑法學研究會2004年年會,評為優秀論文二等獎
第二
2004
第二
21
特留份制度研究
戴 燕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04.1
2004
22
論占有的物權保護
張 旭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
2004.1
23
論我國監事制度的不足與完善
謝海燕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
04.1期
獨立
24
新形勢下經濟犯罪問題研究
潘 弘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
04年3期
25
論我國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表達法律保護模式的構建
謝海燕
貴州民族研究
04.3期
26
淡化行為相關問題的思考
謝海燕
貴州警官職業學院學報
04.4期
合作
27
商業混同行為
謝海燕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
04.5期
28
關於死刑存廢的理性思考
潘 弘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
04年5期
29
論我國金融監管體制的完善途徑
謝海燕
人大論壇
04.9期
30
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
潘 弘
貴州日報
04年11月
31
中止犯的刑事責任研究
李運才
交貴州省刑法研究會2004年年會,評為優秀論文二等獎
2004年
32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評析(刑事卷)
李運才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04年1月
參編
33
略論住宅小區車庫的權屬
金 鳳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4.4
34
先當學生再做先生-關於組織律師培訓的幾點體會
徐家力
中國律師
2004.4
論文
35
2003年併購動態的法律分析
徐家力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4.4
著作
36
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中的程式和法律適用設計
王軍武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
04年第5期
37
創新衝突:SP智慧財產權暗戰
徐家力
信息空間
2004.6
論文
38
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特殊適用問題研究
王軍武
貴州警官職業學院學報
04年第6期
39
行政性壟斷的規制與反壟斷立法
金 鳳
理論與當代
2004.6
40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教材)
胡澤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7
主編
41
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理論基礎研究
王軍武
貴州法學
04年第8期
42
網路與電子商務的智慧財產權保護
徐家力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04.8
論文獨立
43
印度之旅感受中印差距
徐家力
亞洲資本月刊
2004.8
論文
44
整個律師行業缺乏總體規劃
徐家力
中國律師
2004.8
論文
45
我國適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之研究
王軍武
中華科技學報
04.第9期
46
民主權利的憲法基礎與刑法保障
李運才
人民法院出版社
04年9月
參編
47
論仲裁的司法監督
王軍武
科技與經濟
04年第10期
48
《第四屆中國律師論壇一百篇優秀論文》P428中國對外技術貿易與智慧財產權保護
徐家力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4.10
論文獨立
49
侗族的法律規範淺析――
以《侗款》為例
王軍武
貴州民族報
04.10.25
50
論中國古代無律師
王軍武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
04.10.25
51
洗錢犯罪立法雛議
許正海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
04年增刊
52
數字圖書館的信息諮詢組織與開發
汪 洋
情報雜誌
2004增刑
53
《首都檢察十大精品維權案例》P207乾進等八人搶劫維權實錄
徐家力
法律出版社
2004.11
論文獨立
54
公司重整
徐家力
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第三
2005.1
著作第三
55
論犯罪中止的處罪根據
李運才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
05年第1期
56
物權行為無因性之認識
金 鳳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
05.2期
57
中止犯的處罰根據檢討
(05年9月人大複印資料選錄)
李運才
江西公安專科學校學報
第二
05.3期
第二
58
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適用研究
王軍武
公司法國際經驗與理論架構(出版物)
05年3月
59
犯罪黑數相關問題研究
鮑藍天
貴州教育
05.3.11期
60
對農業傳統知識保護模式的思考
徐家力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05.4第二期
61
中西法律的比較-中西刑事偵查制度比較
丁 志
貴州法學
05.6期
62
論我國仲裁監督機制的現狀、缺陷與完善措施
王曉君
民商事仲裁及訴訟理論與實務(出版物)
05.7
63
仲裁裁決的司法監督問題研究
王軍武
民商事仲裁及訴訟理論與實務(出版物)
05年7月
64
中學法律教育的缺陷與對策
鮑藍天
大學時代學術教育
05.7.7期
65
單位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研究
鮑藍天
金築大學學報
05.9.3期
66
傳統知識的利用與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徐家力
中國法學
05年12月
67
構建和完善智慧財產權法律服務體制
潘 弘
貴州法學
05年12月
68
我國商業秘密的保護與刑事立法
鮑藍天
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第一
2005.12.31
第一
69
論古羅馬法企業責任中舉證責任
丁 志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
05增刑
70
論傳統知識的法律保護
朱孟婷
西南地區農業傳統知識保護案例收集研討會論文集
05.5
71
淺析一人公司
朱孟婷
貴州法學
05.5
72
論不正當競爭的界定
謝海燕
貴州法學
05.9
73
A New Impetus for Chinese copyright protection :The Rrgulations on collective Administration of copyright/
袁澤
Europe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view.
第一
Vol.28 Issue 4 April 2006
第一
74
中國中醫藥立法現狀與對策
岳 潔
貴州師大學報
第一
2006.1期
第一
75
法律視野里的新聞自由
余 華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
第一
2006.1
第一
76
從歷史的演進淺析公益訴訟的內涵
衛 歡
當代法學論壇
第一
2006.1
第一
77
我國傳統知識保護現狀及策略
朱孟婷
師大學報
第一
2006.1
第一
78
淺談法律英語的語言特點
衛 歡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
第一
2006.1
第一
79
貴州民族音樂資源優勢及保護策略
朱孟婷
當代法學論壇
第一
2006.2
第一
80
適合我國國情的數字參考諮詢模式的構架
劉 宏
圖書情報工作
第一
2006.2期增刊
第一
81
偽證罪處罰的法理淺議
劉啟正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
第一
2006.3期
第一
82
國內2002-2005年數字參考諮詢研究綜述
汪 洋
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第一
2006.3期
第一
83
孔子無訴說新解
衛 歡
當代法學論壇
第一
2006.3
第一
84
完善保險代位權――有益於維護保險人和被保險人的利益
宋幫俊
法制生活
第一
2006.3
第一
85
偽證罪主題研究
劉啟正
當代法學論壇
第一
2006.4期
第一
86
論過失共同犯罪
丁 志
刑事法學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第一
2006.4
第一
87
論中醫藥傳統知識及其智慧財產權保護
潘 弘
當代法學論壇
第一
2006.4
第一
88
關於文獻信息資源共享的幾點思考
汪 洋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第一
2006.5期
第一
89
中美刑法中偽證罪罪犯構成比較
劉啟正
貴州社會科學
第一
2006.6期
第一
90
單位犯罪共同犯罪相關問題探討
鮑藍天
刑事法學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第一
2006.6.1
第一
91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民主建設
宋幫俊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
第一
2006.8
第一
92
以保護目標為角度的傳統知識的保護模式探討
岳 潔
當代法學論壇
第一
2006.8月
第一
93
論無罪推定原則在我國的立法體現與完善
張佩鈺
當代貴州
第一
2006.8
第一
94
淺議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村教育
宋幫俊
當代貴州
第一
2006.8
第一
95
保障人權:公益訴訟的靈魂
楊武松
訴訟法理論與實踐(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一
2006.9月
第一
96
在德育課程中滲透榮辱觀的幾點思考
宋幫俊
貴州教育
第一
2006.11
第一
97
中美偽證罪比較-以主體為中心
劉啟正
刑事法學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第一
2006
第一
98
不動產證券化之“真實出售”法律問題研究
王曉君
當代法學論壇
第一
2006.12
第一
99
貴州省民族地區環境保護習慣性規範論析
楊武松
人口、法制與社會論壇(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第一
2006年12月卷
第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