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馬列主義教學部

貴州大學馬列主義教學部於1987年成立,主要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設有部辦公室、教學科研科和研究生辦公室等。

機構簡介

貴州大學馬列主義教學部是專門從事學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部門,承擔著對該校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是對該校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是幫助該校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它在引導該校大學生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貴州大學馬列主義教學部在教學上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精神實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貴州大學馬列部於1987年由貴州大學哲學系分出來,經歷了兩次大的合併,第一次是1997年與貴州農學院社科部合併,第二次是2004年與貴州工業大學社科部合併,組建成貴州大學馬列主義教學部。馬列主義教學部位於貴州大學北區逸夫樓8F。

基本概況

截止2008年,貴州大學馬列主義教學部共有教職員工118人,專任教師111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49人、講師37人、其他12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教師44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2人,2006年考取在職攻讀博士學位3人)。馬列部師資隊伍中絕大多數為50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
根據2005年《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和要求,馬列部於2006年4月將原有的八個教研室整合為五個教研室。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簡稱“原理”)教研室
(2)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簡稱“概論”)教研室
(3)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含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教研室,簡稱“綱要”)教研室
(4)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簡稱“基礎”)教研室
(5)形勢與政策和貴州省情教研室
貴州大學馬列部有4個碩士點。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一個專業碩士點(主要面向高校教師招生)。截止2008年3月,已畢業一屆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生146人,其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62人,在職碩士生84人。貴州大學馬列部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密切結合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實際,不斷探索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新途徑,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

機構設定

馬列部按照學校定編,設有部辦公室、教學科研科和研究生辦公室,負責馬列部行政、教學科研工作和碩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養,還有兩個資料室(即花溪北校區、南校區)。

黨政領導

杜國輝 羅玉達 鄭黔玉 張國安

黨組織機構

馬列部黨總支委員會:書記:杜國輝(主持黨總支全面工作),成員:羅玉達 、鄭黔玉、張國安、羅運璇
教工一支部:支部書記 顏 茵
教工二支部:支部書記 陳正發
教工三支部:支部書記 趙黔寧
研究生支部:支部書記 項 贈

行政機構

主 任 羅玉達教授(主持部行政全面工作)
副主任 鄭黔玉教授(分管部本科教學工作和研究生工作)
副主任 張國安教授(分管部科研工作)
辦公室:主任 胡亞琴;副主任 王琴娟;工作人員 王柯雲
教學科研科:科長 譚玲;工作人員 嚴曉榮
研究生科:負責人 王崇惠
資料室: 負責人 王崇惠、左貴華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徐曉方 副主任: 趙黔寧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教研室主任:劉漢琴 副主任:歐聲霞
中國近現代綱要(含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教研室主任:羅運璇 副主任:張晶如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研室主任: 杜凱 副主任:向學傑、龍江
“形勢與政策和貴州省情”教研室主任:李治邦 副主任:劉波亞

師資概況

1、教授:13人
 趙明仁、李建軍、羅玉達、鄭黔玉、張國安、龔慕霞、楊 明、杜國輝、羅運旋、李治邦、熊永蘭、楊仁厚、徐則平
2、副教授:49人
杜 凱、劉小平、劉 錦、黃 莉、徐芳維、陳召倫、張晶如、范方紅、費利平、鍾 華、王開瓊、趙安琪、顏 素、劉漢琴、廖永賢、邱永健、陳 茹、韋 瀅、龍 江、秦曉娟、趙黔寧、周 琳、向學傑、徐曉芳、歐聲霞、安彥玲、彭利玲、韓 軍、凌 琦、駱長江、李昕昌、范澤均、方宏偉 等
3、講師:37人
潘海濤、顏 茵、劉波亞、龐維傑、蘭友發、李傳兵、郭紅軍、安中吉、楊興英、郭燕來、陳欲曉、易丹妮、溫希躍、冉龍彪、陳愛東、似慶嶺、姚 榮、王 和、龍章剛、王世勇、王 華、韓 春、楊曉宇、韋時福、喻志剛、劉 華、賈孝敏、孫 瑞、楊勇剛、何紹斌、王 莉、趙曉紅、韋紅霞 等
4、其他 :12人
吳繼美、杜巧維、張進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