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名品榮和酒業股份有限公司

貴州名品榮和酒業股份有限公司

“榮和燒坊”於光緒1879年成立在世界醬香型白酒及最具獨特的釀酒之鄉——茅台鎮,茅台地區有2000多年的釀酒歷史,早在司馬遷《史記》就有記載,明清之際,作為重要航運碼頭,又呈現出“秦商聚茅台,蜀鹽走貴州”的盛況。1915年,茅台酒一舉奪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留下一段“怒擲酒瓶震國威”的傳奇,從此躋身世界名酒行業。1949年周恩來在北京飯店欽定“榮和燒坊”酒為開國大典第一專用白酒·

基本信息

公司簡介

是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榮和酒業有限公司成立貴州名品榮和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統一經營管理、統一品質保障,維護榮和品牌和企業形象 。

貴州名品榮和酒業股份有限公司 貴州名品榮和酒業股份有限公司

“榮和”於光緒五年(1879年)設立,由仁懷縣大地主石榮霄、孫全太和“王天和”鹽號老闆合股各以自己名字中的的一個字命名為“榮太和燒房”(後改名為『榮和燒坊』),燒坊就設在茅台偈盛酒號(1458年)的原址不遠處。改革開放後,政府允許私辦工廠,“榮和燒坊”後人在1987年註冊成立富強酒廠於茅台鎮,註冊榮和商標生產榮和系列酒;2011年8月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富強酒廠變更註冊為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榮和酒業有限公司,生產基地坐落在美酒河——赤水河畔國酒之鄉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中國第一酒鎮”牌坊旁,廠房面積30000多平方米;窖池128個;包裝車間2個;年產量3000噸;員工300人,各類技術人員60人,國家級評酒師3人,勾兌師3人。

"榮和"的悠久歷史人人皆知,醬香 的典範,“百年榮和、和諧中華”,榮和人正以勃勃生機、昂揚鬥志,為消費者提供更美佳釀。

榮和歷史

歷史榮和

茅台鎮三大燒坊之一——榮和燒坊歷史解析圖 茅台鎮三大燒坊之一——榮和燒坊歷史解析圖

茅台鎮最早可查考的酒坊名稱,是大和燒房。這個信息是從茅台楊柳灣一尊建於清嘉八年(1803年)的化字爐上所鑄的捐款戶名單有大和酒坊名稱而獲得的。

據最近的考證發現,有一家比大和燒房更早的酒坊叫偈盛酒號。這是在1990年茅台鎮原榮和燒坊的三百梯段出道的路碑上發現的。乾隆四十九年的路碑上刻有“偈盛酒號” 字樣。

近代榮和

自中國歷史上劃時代的大事第一次鴉片戰爭後(1840年6月~1842年8月) ,席捲貴州全省的被稱為“鹹同農民大起義”的風暴,曾讓仁懷一帶的釀酒業一度陷入停頓。鹹同戰事過後,廢墟上恢復起來的茅台釀酒作坊如雨後春筍。是時的釀酒作坊通稱為“燒房”,眾多燒房中,“成義”、“榮和”、“恆興”三家規模最大。“榮和”於光緒五年(1879年)設立,由仁懷縣大地主石榮霄、孫全太和“王天和”鹽號老闆王立夫合股各以自己名字中的的一個字命名為“榮太和燒房”(後改名為『榮和燒坊』),燒坊就設在茅台偈盛酒號(1458年)的原址不遠處。至此,茅台鎮具規模的燒房有“成義燒房”和“榮太和燒房”兩家,形成了兩卒鼎立、相互競爭,相互促進的局面,在這個時期,茅台酒的獨特工藝也大體定型。

1914年初,美國國會決定在巴拿馬運河竣工之時召開國際博覽會以示慶祝。為此,派特使來華“勸中國官商赴賽”。民國政府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命工商部籌辦此事。茅台酒因本年有在“南洋勸業會”上獲獎記錄,被列入農商部所征產品的名錄,故選定了茅台鎮的“榮和”、 “成義”兩家作坊的樣酒,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義,統稱茅台酒送展。1915年2月20日,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在舊金山開幕。這是20世紀初世界範圍內最大的一次國際博覽會,參展商逾20萬家,茅台酒在會上榮獲金獎。獲獎之後,“成義”、“榮和”兩家為獎牌歸屬相爭,官司由仁懷縣商會一直打到貴州省公署,1918年,省政府最後以折中的方式下達裁定書:金獎的獎狀、獎牌由仁懷縣商會保存,“成義”、“榮和”兩家作坊均可在其產品商標上冠以“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美酒千杯,難逢知音,『榮和燒坊』濃香醉人。1935年 紅軍長征四渡赤水,三渡時途經茅台鎮,王家用榮和燒坊酒慰勞紅軍,周恩來等高級將領暢飲榮和燒坊酒,稱讚不已,紅軍戰士用“榮和燒坊”療傷治病,當時榮和燒坊酒價格為二銀元瓶,“成義”價格一銀元二吊瓶,“衡昌”的價格是一銀元瓶。

現代榮和

百年品牌榮和燒坊後人詳解圖 百年品牌榮和燒坊後人詳解圖

『榮和燒坊』幾經周折之後1949年榮和燒坊的經營權落到王秉乾之手。新中國的成立,給茅台酒發展帶來了蓬勃生機。1952年 王秉乾因私藏槍械被槍斃,榮和燒坊(王茅)被政府沒收,補償500元;成義燒坊(華茅)被整體收購,折價1.5萬元;恆興燒坊(賴茅)被整體收購折價2.5萬元;爾後合併成立了貴州省地方國營茅台酒廠。由於榮和燒坊是被沒收,而不是被收購,這也是現在榮和燒坊擁有“榮和”商標的原因。

改革開放後『榮和燒坊』的傳人重操舊業,為弘揚民族品牌,重新啟用榮和商標、請回老釀酒師、解封了秘藏的逾百年的窖藏老酒,以傳統釀造工藝製造的優質基酒和百年窖藏老酒。1987年成立貴茅酒廠,1999年改為富強酒廠,2011年變更註冊成立貴州茅台鎮榮和酒業有限公司,座落於國酒之鄉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中國第一酒鎮”牌坊旁,赤水河(又名美酒河)之畔,廠房面積30000多平方米;窖池128個;包裝車間2個;年產量3000噸;員工300人,各類技術人員60人,國家級評酒師3人,勾兌師3人。現庫存基酒2000餘噸,其中:3年以上的基酒1300餘噸,1—3年基酒600餘噸。今日的榮和人,幾經艱辛的努力,終於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回報,現在的“榮和”牌系列產品已是“酒香飄萬里、讚譽滿天下”。

2012年10月18日 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榮和酒業有限公司成立貴州名品榮和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統一經營管理、統一品質保障,維護榮和品牌和企業形象。“百年榮和、和諧中華”,榮和人正以勃勃生機、昂揚鬥志,為消費者提供更美佳釀。

榮和發展歷程

(一)、 1879年“榮和燒坊”於光緒五年(1879年)設立,由仁懷縣大地主石榮霄、孫全太和“王天和”鹽號老闆王立夫合股各以自己名字中的的一個字命名為“榮太和燒房”,燒坊就設在茅台偈盛酒號(1458年)的原址旁。

(二)、1879年年底“榮太和燒坊”經營初期孫全太撤資,更名為“榮和燒坊”。

(三)、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後,榮和、成義為獎牌發生糾紛,1918年7月14日 貴州省主席、省長劉顯世公署裁決令;獎憑、獎牌謹有一份,交縣商會事務領收陳列,勿庸發給造酒之戶以免爭執,而留紀念。榮和、成義兩戶均可模印獎品,以贈榮譽,不必專收執為貴也。仰即轉飭遵照,此令!

(四)、1925年 天寶洞、地寶洞藏:郎酒 經貴州茅台榮和酒房酒師張子興指導,開始用茅台工藝釀造回沙大曲,時僅一個窖池。

(五)、1930年 因孫全太后人孫明遠在黔軍二十五軍任職,便仗軍閥勢力重提股權問題,要求清算曆年賬目,製造糾紛,最後王澤生息事寧人,贈送1000瓶茅酒完結此事,王澤生怕王立夫後人學孫全太后人再生事端,便迫使王家自願退出。

(六)、1935年 紅軍長征四渡赤水,三渡時途經茅台鎮,王家用榮和燒坊酒慰勞紅軍,周恩來等高級將領暢飲榮和燒坊酒,稱讚不已,紅軍戰士用“榮和燒坊”療傷治病,當時榮和燒坊酒價格為二銀元瓶,“成義”價格一銀元二吊瓶,“衡昌”的價格是一銀元瓶。

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副主任李富春發出《保護榮和的茅台酒的通告》;對榮和燒坊予以保護。

(七)、1949年開國大典, 周恩來總理在北京飯店欽定“吃淮陽菜,喝榮和酒”,榮和燒坊酒成為新中國國宴酒。

(八)、1950年 毛澤東出訪蘇聯,給史達林帶去榮和燒坊酒。榮和燒坊酒成為新中國外交酒。

(九)、1952年 王秉乾因私藏槍枝被槍斃,榮和燒坊(王茅)被政府沒收,補償500元;成義燒坊(華茅)被整體收購,折價1.5萬元;恆興燒坊(賴茅)被整體收購折價2.5萬元;爾後合併成立了貴州省地方國營茅台酒廠。由於榮和燒坊是被沒收,而不是被收購,這也是現在榮和燒坊擁有“榮和”商標的原因。

(十)、1987年 重建茅台鎮富強酒廠,生產榮和系列酒。

(十一)、2009年 茅台酒廠與榮和商標發生爭議,《關於第1571665號“榮和 RONGHE 及圖”商標爭議裁定書》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公司提出的爭議理由缺乏事實依據,委員會裁定:“爭議商標予以維持”。

(十二)、2010年 被指定為上海世博會國際健康養生節唯一用酒。

(十三)、2011 年《關於第1571665號“榮和 RONGHE 及圖”商標爭議裁定書》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公司提出的爭議理由缺乏事實依據,委員會裁定: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公司再無起訴權利,“榮和 RONGHE 及圖”商標從此為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富強酒廠擁有。

(十四)、2011年8月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富強酒廠變更註冊為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榮和酒業有限公司。

貴州名品榮和酒業股份有限公司 貴州名品榮和酒業股份有限公司

(十五)、2012年10月18日 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榮和酒業有限公司成立貴州名品榮和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統一經營管理、統一品質保障,維護榮和品牌和企業形象。

釀酒工藝

榮和酒——秉承榮和燒坊原生態傳統純糧釀造工藝。

原料及地理位置

榮和酒原料採用當地糯性高粱,當地俗稱紅纓子高粱。此高粱主要產於貴州仁懷境內及相鄰川南地區,地理位置東經105°-106°,北緯27°-28°之間的低山地。海拔高度為500-800米,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土壤為紫色土、石灰土、黃壤、肥力中等。本地高粱與東北及其他地區高粱不同的是,顆粒堅實、飽滿、均勻,粒小皮厚,支鏈澱粉含量達88%以上,其截面呈玻璃質地狀,有利於釀造工藝的多輪次翻烤,使每一輪的營養消耗控制在合理範圍。

三高

三高是指釀造時高溫制曲、高溫堆積發酵、高溫餾酒。

高溫制曲:榮和酒大曲在發酵過程中溫度高達63℃,比其他任何白酒的制曲發酵溫度高10-15℃;使整個大曲在發酵過程中優選環境微生物種類,最後形成以耐高溫產香的微生物體系,在制曲過程中首先做到了趨利避害之功效。

高溫堆積發酵:高溫堆積發酵是中國白酒生產敞開式發酵最為經典和獨創之作,也是其他白酒工藝所不具有的。榮和酒高溫堆積發酵是利用茅台鎮獨持自然微生物,進行自然發酵生香的過程,也是形成榮和酒主要香味物質的過程,其堆積發酵溫度高達53℃。通過高溫堆積發酵,形成榮和酒特殊芳香物,也通過微生物細胞蛋白產生胺基酸等營養物質。

高溫餾酒:蒸餾工藝本身是固液分離的技術,但榮和酒生產工藝的蒸餾與其他白酒完全不同。榮和酒的蒸餾餾酒溫度高達40℃以上,比其他白酒高10-20℃,主要目的;一是分離榮和酒經發酵的有效成份;二是去除發酵過程中的副產物或不利物質或低沸點物質,這是榮和酒飲用不口乾、不上頭的一個重要技術。

三長

榮和酒工藝中的"三長",主要指榮和酒基酒生產周期長、大曲貯存時間長、榮和酒基酒酒齡長。

基酒生產周期長:榮和酒基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共分下沙、造沙二次投料,一至七個烤酒輪次,可概括為二次投料、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

大曲貯存時間長:榮和酒大曲貯存時間長達六個月才能流入制曲生產使用,比其他白酒多存3-4個月,這對提高榮和酒基酒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曲用量大,是其他白酒的4-5倍。

基酒酒齡長:榮和酒一般需要長達三年以上貯存才能勾兌,通過貯存讓甲醛等有害物質自然揮發,可趨利避害,使酒體更醇香味美,加上榮和酒高沸點物質豐富,更能體現榮和酒的價值,這是其他香型白酒不具有的特點。

季節性生產

季節性生產指生產工藝季節性很強。榮和酒生產投料要求按照農曆九月重陽節期間進行,這完全不同於其他白酒隨時投料隨時生產的特點。採用九月重陽投料,一、按照高粱的收割季節;二、順應茅台河谷當地氣候特點;三、避開高溫生產時節,便於人工控制發酵過程,培養有利微生物體系,選擇性利用自然微生物;四、九月重陽是中國的老人節,象徵天長地久,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榮和酒特點

觀:榮和酒晶亮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澱,微呈黃色;

聞:醬香突出,幽雅細膩,低而不淡,濃而不艷,令人陶醉;

飲:入口柔綿而醇厚,滿口生香,豐滿醇厚,香味細膩、柔順、不刺喉;

飲後:回味悠長,不上頭、不口乾、不傷身、空杯留香、幽雅持久、神清氣爽等

健康:保肝護胃、軟化血管,預防心血管等疾病。

榮和人的價值觀

1、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誠實守信遵紀守法

團結互助扶貧幫困,艱苦奮鬥勤儉節約

2、做事

責任勝於能力,細節決定成敗;高效執行力,只找方法不找藉口;心態決定一切,微笑是永遠的通行證;

榮和酒業的價值觀

“榮”——榮譽百年

“和”——和諧中華

榮和酒業采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秉承百年傳統醬香釀造工藝之精絕為靈魂;為人類釀造綠色健康之醬酒為宗旨;以弘揚民族之品牌為重任勃勃生機、昂揚之鬥志精神,釀造高質量、低價位榮和醬香酒走進千家萬戶,讓健康的榮和醬酒給每一位百姓帶去的不僅是健康,更是一份欣榮與和睦。

榮和酒業榮譽

(一)、1915年 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二)、1949年 開國大典,周恩來總理欽定:“吃淮陽菜,喝榮和酒”,榮和燒坊酒成為新中國國宴酒

(三)、1950年 毛澤東出訪蘇聯,給史達林帶去了榮和燒坊酒,榮和燒坊酒成為中國第一款外交酒

(四)、2003年讓榮獲全國食品行業知名白酒品牌

(五)、2007年榮獲廣東國際飲酒博覽會金獎

(六)、2010年被指定為上海世博會國際健康養生節唯一用酒

(七)、2012年12月20日 在美國紐約舉辦的“首屆最受國際歡迎的中國酒評比活動”中榮和醬香白酒獲得“最高金獎”

(八)、2013年 獲得貴州省著名商標

2012年12月20日 首屆最受國際歡迎的中國酒評比活動中榮和醬香白酒獲得“最高獎項”

2013年 獲得貴州省著名商標榮譽

市場覆蓋

(一)、榮和酒業建立以總公司為中心的覆蓋全國的行銷網路

(二)、現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國務院機關工會、中國礦業聯合會、輕工聯合會、中煤集團、解放軍總政治部使用我公司提供的榮和酒

(三)、中國駐美國紐約大使館使用我公司提供的榮和酒

(四)、已與美國美中酒業集團達成出口歐洲市場的協定

(五)、已與美國沃爾瑪總部洽談進入中國383家沃爾瑪超市

(六)、正在辦理出口香港、澳門的相關事宜

榮和發展目標

(一)、榮和酒業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極為深厚、產品譽滿全球,從而確定榮和酒必走高端路線,延續榮和百年輝煌,穩固和光大榮和在白酒中的高端地位

(二)、堅持原料採用本地糯性高梁,確保原生態綠色健康醬酒本質

(三)、堅持傳統工藝釀造生產不動搖,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確保原味醬香

(四)、加強廠區建設,廠區建設融入榮和文化,美化廠區環境,體現榮和歷史,形成自然的榮和酒文化館

(五)、挖掘榮和文化,加大宣傳傳播力度,創辦《榮和報》,並與各大媒體合作、激活榮和文化,樹立榮和品牌

(六)、加強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養,為榮和發展儲備力量,增強後勁,打牢榮和發展的基礎

(七)、以國內市場為基礎,加大網路建設,嚴格地向國際環保食品的標準看齊,開拓國際市場,樹立國際品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