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德人

南亞印度少數民族。又稱岡德人。分布在印度南起戈達瓦里河,北至文迪亞山的廣大地區;中央邦、奧里薩邦、安得拉邦、比哈爾邦以及相鄰各邦亦有分布。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使用貢德語,屬達羅比荼語系貢德語族,很多人使用周圍其他民族的語言。

簡介

貢德人(Gonds)

無文字。信仰印度教及古代神靈,供奉祖先靈位。14世紀左右曾在科爾拉、貝杜爾、代奧克爾、欽德互拉、加爾哈、曼德拉以及昌德等地建立王國。18世紀上半葉受英國殖民統治。1857年參加反英大起義。1947年與國內其他民族一起獲得國家的獨立。直到印度獨立前還保留許多土邦。分拉傑貢德、科伊特爾、馬里亞、穆里亞等46個部落。社會上分貴族、佃戶和僱工3個等級。大家族和小家庭並存。主要從事農業,栽培玉米、稷類、黑綠豆、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20世紀尚行刀耕火種,兼事狩獵和採集。手工業較發達,不少人到礦場和種植園做工,生活貧困。有悠久的口頭文學傳統。盛行服役婚、交換婚和私奔婚;交表親也較普遍。

分布

印度中部的原住民民族集團,人口約427萬(2000),居住中央邦、馬哈拉施特拉(Maharashtra)邦、安得拉(Andhra)邦、比哈爾(Bihar)邦和奧里薩(Orissa)邦。多數人講各種不同的貢德方言,其中一部分彼此不易聽懂;貢德方言是達羅毗荼語(Dravidian)系的無文字語言。另一些貢德人已經失掉了自己的語言,講當地占統治地位的語言,如印地語、馬拉塔(Marathi)語或泰盧固(Telugu)語。貢德人沒有統一的文化。最為開化的是拉傑(Raj)貢德人,曾有過嚴密的封建制度。地方的統治者因在血統上或婚姻上同王室有聯繫,可對一組村社行使管轄權。

部落

中央邦的巴斯塔爾(Bastar)高地住著3個重要貢德部落,穆里亞人(Muria)、野牛角穆里亞人(Bisonhorn Muria)和山地穆里亞人(Hill Maria)。山地穆里亞人住在崎嶇的阿布傑馬爾(Abujhmar)山區,是最原始的部落,其傳統農業是在山坡上刀耕火種,使用鋤頭和掘地棍,很少用犁。村民定期搬遷,通常每個氏族擁有幾個村莊,輪換居住。野牛角穆里亞人以他們的舞蹈頭飾得名,住在丘陵較少的農村,有較多的永久性耕地,使用閹牛和犁耕作。穆里亞人以他們的青年集體宿舍制度著稱,住宿的未婚男女過著高度有組織性的社會生活,接受公民義務和性行為的訓練。所有貢德部落的宗教都崇拜氏族神和村神以及祖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