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薪之憂

負薪之憂,意指背柴勞累,體力還未恢復。有病的謙詞。

基本信息

[典源]《禮記·曲禮下》:“君使士射,不能,則辭以疾,言曰:‘某有負薪之憂!’”孔穎達疏:“負:擔也;薪:樵也;……憂:勞也。言已有擔樵之餘勞,不堪射也。不直雲疾而雲負薪者,若直雲疾,則似傲慢。故陳疾之所由,明非假也。……而今雲士負薪者,亦謙辭也。”

[釋義]《禮記》講,當國君令士射箭時,如果士不能,就以自己有病而推辭,委婉地說:“我有負薪之憂。”

[謂喻]“負薪之憂”,舊時稱有病為負薪之憂,也用為自稱有病的婉辭。亦作“負薪之疾”、“負薪之病”、“採薪之憂”。宋·張孝祥《王樞密》:“屬有負薪之疾,未修斂版之恭,敢徹書函,冒乾齊斧。”

詞 目負薪之憂
發 音fù xīn zhī yōu
釋 義意指背柴勞累,體力還未恢復。有病的謙詞。
出 處《禮記·曲禮下》:“君使士射,不能,則辭以疾,言曰:‘某有負薪之憂。’”
示 例劉子閒居,有~,食精良弗知其旨,血氣交診,斷然焚如。(唐·劉禹錫《論中》)
用 法作賓語;借指生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