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托盧奇

貝爾托盧奇

貝爾托盧奇,1941年3月16日生於帕爾馬,義大利電影導演。1941年3月16日生於帕爾馬。1961年曾給P.P.帕索里尼當副導演。1962年他獨立導演了第一部影片《瘦弱的教母》。他的影片一直都比較關心社會問題,有些影片屬於政治電影。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41年3月16日生於帕爾馬。1961年他給導演P.P.帕索里尼當副導演(拍攝影片《乞丐》)。1962年他獨立拍攝了由帕索里尼編劇的《瘦弱的教母》,這部反映羅馬下層生活的抒情式影片具有社會批判內容。1964年他拍攝的《革命之前》里顯露出帕索里尼對他創作的影響,1968年他的影片譏諷了資產階級“消費社會”的習俗,也反映了60年代末義大利青年的反抗情緒1967年他拍攝了《無花果樹》(編入C.利薩尼等幾位導演聯合攝製的組片《愛與恨》)。1971年他導演了影片《國教教徒》(根據A.莫拉維亞的作品改編),表現出他是義大利政治性電影代表人物之一。1970年貝爾托盧奇導演了反法西斯題材的作品《蜘蛛的戰略》,但作為基礎的是敘述抽象的倫理道理的呆板公式,因之減弱了影片的意義。次年他還執導了一部反映尖銳社會問題的採訪報導式紀錄片《窮人早死》。貝爾托盧奇的創作在內容和形式方面進行了不斷的探索,但他的影片也常常未能擺脫他曾反對的資產階級電影的缺陷。1972年他拍攝了《巴黎最後的探戈》。這部表現弗洛伊德主義的影片由於明星M.白蘭度參加和大膽的色情場面而成為西方世界賣座片。同樣情節內容也出現在他導演的描寫母親和少年兒子之間關係的影片《月亮》(1979)里。貝爾托盧奇最重要的作品是《二十世紀》(1976),這是一部描繪義大利半個世紀裡不同歷史時期的畫卷,反映了義大利農民運動、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運動的形成,也表現了游擊隊活動和戰勝法西斯的鬥爭。1981年他拍攝了《一個可笑的人的悲劇》 ,影片內容涉及到義大利現實生活中的問題。1987年,他與中國、英國合拍的《末代皇帝》獲 9項奧斯卡獎,其中包括最佳導演獎。

1972年他導演的《巴黎最後的探戈》,反映了弗洛伊德心理學的觀點,由於有大膽的色情場面和美國明星M.白蘭度的參加而轟動西方影壇。1976年他的《二十世紀》描寫了義大利半個多世紀的歷史,包括農民運動、反法西斯戰爭和社會主義運動。1987年,他導演的《末代皇帝》獲得9項奧斯卡獎,其中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他的作品還有《無花果樹》、《國教教徒》、《蜘蛛的戰略》、《窮人早死》、《1900年》、《一個可笑的人的悲劇》等。

主要作品

《革命前夕》 1964年 《Before the Revolution》

《同伴》 1968年 《Partner》

《巴黎的最後探戈》 1973年 《Last Tango in Paris》

《1990》 1977年 《1990》

《路娜》 1979年 《Luna》

《一個荒唐男人的悲劇》 1961年

《Tragedy of a Ridiculous Man》

《末代皇帝》 1987年 《The Last Emperor》

《小活佛》 1994年 《Little Buddha》

《偷香》 1996年 《Stealing Beauty》

《戲夢巴黎》 2003年 《The Dreamers》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