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氏喙鯨

貝氏喙鯨

貝氏喙鯨(Berardius bairdii 或Baird's Beaked Whale)舊稱貝爾氏喙鯨,又名北瓶鼻鯨、巨瓶鼻鯨、北太平洋瓶鼻鯨、巨四齒鯨、北太平洋四齒鯨和北方四齒鯨,一種體型巨大的海洋動物。在分類中列齒鯨亞目、喙鯨科、貝喙鯨屬。主要分布於北太平洋,東側從普里比洛夫群島、阿拉斯加、往南到加利福尼亞以南;西側從堪察加、鄂霍次克海往南到日本。

基本信息

簡介

貝氏喙鯨貝氏喙鯨

貝氏喙鯨又稱為巨瓶鼻鯨,是目前(21世紀初)已知世界上最大的現生種喙鯨。貝氏喙鯨在日本被稱為“tsuchi-kujira”(假名寫作“ツチクジラ”,漢字為“槌鯨”),“tsuchi”是一種形狀像瓶子的老式木槌,“kujira”意思是“”。

1881年,俄羅斯一位地方首長NicholasGrebnitzki在白令海發現未知的大型喙鯨頭骨,之後由學者LeonardStejneger在1883年時提出學名。它們一度曾被視為其近親阿氏貝喙鯨(Berardiusarnuxii)的北方變種。

1910年學者TrueF.在論文中提出完整樣本觀察報告,確認兩者是獨立的兩個物種。與其他喙鯨相同,貝氏喙鯨生存於較深的海域,對研究工作而言是一大挑戰。一直以來對它們的研究主要來自於解剖日本捕捉到、或隨後在市場上販售的樣本。

形態特徵

體形

保存於加州科學館內的貝氏喙鯨頭骨保存於加州科學館內的貝氏喙鯨頭骨

初生4.5米,成年10.7-12.8米。

最大身長體重記錄:雄-約12m、10,000kg以上;雌-12.8m、11,000kg以上。

頭部

頭骨吻長而尖,吻長約為吻基部寬的2倍。鼻孔圓而寬。前頜骨後端內側緣與鼻骨外側緣相接。上頜骨後端內側緣與鼻骨頂端相接。鼻骨位於腦顱背面最高處,並與前頜骨、額骨及其它骨骼構成雞冠狀隆起。頭骨左右基本對稱。在腦顱背面,鼻間隔略向左偏,左右鼻骨略不對稱,右側稍大於左側。

閉嘴時,前齒外露,雄性的額隆較寬廣且圓突,噴氣孔凹陷,傷疤若分布得較寬廣。外露的前齒經常嚴重感染鯨虱藤壺,第二對牙齒隱藏在口腔內,晚年時才會長出。雌雄兩性皆有突出的牙齒,但老鯨的突齒可能磨損至牙齦面。

胸背部

背部顏色會顯得較淡。雄性尤其明顯,背部寬而平,小背鰭低矮,末端稍圓鈍,後緣平直或稍微向內凹,下顎比上顎長,胸鰭偏體前方,小胸鰭略呈圓形。

脊椎骨數量:頸椎7塊,胸椎10-11塊,腰椎12-13塊,尾椎17-19塊,總計47-49塊脊椎骨。

腹部

有形狀不一的白色斑點與斑塊,腹部主要呈深色,長抓痕有許多呈平行,大多數出現在背部;雄性尤其常見,體型長,呈紡錘狀,軀體呈鼠灰色,在海中顯得較暗或略帶褐色。

尾鰭

深潛前,尾鰭有時會揚升出水,後緣幾乎平直,中央可能有小凹刻(有個體差異),尾鰭相當小。

體色

由於貝氏喙鯨有以牙齒彼此磨擦身體的行為,體表常有長長的刮傷痕跡,多半自額隆後方開始延伸至背部與側腹,有時連腹部也有。未達性成熟的個體,外觀通常呈石板一般的淺灰色,傷痕通常很少;成熟個體體色會轉為深灰至黑色,傷痕明顯增多,至年老時由於傷痕的累積,外觀可能如大理石般斑駁。腹部常有雲霧狀的白色斑塊,特別是在喉嚨、肚臍與生殖裂附近。由於硅藻diatom)附著的關係,外觀可能會呈現棕或淺綠褐色。

生活習性

食性

貝氏喙鯨主要捕食底棲性與中深層海域的生物,似乎以槍烏賊為主食,其他尚有鼠尾鱈(rattail)、章魚等。偶爾也會捕食鯖魚沙丁魚等魚類。日本外海在夏季與秋季時對它們而言是重要的覓食場,因有親潮(OyashioCurrent)流經而使該處具高生產力。

行為

貝氏喙鯨貝氏喙鯨

通常會組成緊密的群體,一般達3至10頭左右,最多曾有50頭以上的記錄,會同時潛水與上浮;不過它們偶爾會獨自行動,而且似乎沒有援助受傷同伴的習性。曾觀察到一個大群體分散為數個小群,一段時間後又回復原本的規模,這可能是未知的社交行為之一。

被捕獲的貝氏喙鯨中,2/3以上為雄性,理論上體型較大的雌鯨應該更容易成為捕鯨者的目標,這個事實令科學家迷惑。該鯨種的擱淺記錄相當罕見,但在墨西哥曾經有1群7頭,包含4頭成年雄鯨與2頭成年雌鯨的小群體集體擱淺記錄。

在捕獵區會可以遠離船隻,但在其他區則比較容易親近。它們大多數的時間都在遠離海面的地方深潛,潛水時間通常在25-35分鐘左右,45分鐘以上也較多見,已知最長可達67分鐘,可潛至2,400米深處,一般覓食深度約為1,000米。在海面停留的時間多半不超過5分鐘,換氣15次左右後會再次下潛,噴氣低矮而呈樹枝狀。它們的潛水能力仍無法避開掠食者的侵襲,曾在日本外海捕獲的虎鯨胃中發現其殘骸,也曾在體表發現虎鯨留下的齒痕。

生殖

對於貝氏喙鯨的生殖狀況了解不多,交配期間約在每年10至11月,懷孕期可能為10或17個月,產期多位於3至4月之間,哺乳持續時間未知,雌鯨可能每2到3年才產1胎。它們可能是鯨目中的特例之一,雄鯨比雌鯨更早達性成熟且活得更久,所以在族群中成年雄鯨的數量通常會比雌鯨來得多,老雄鯨可能在它們的社群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有些研究者推測,雄鯨會幫忙照顧已斷奶的幼鯨,這樣可增加雌鯨的生育率。

壽命

雄84年、雌54年。

分布範圍

貝氏喙鯨分布於北太平洋溫帶,並包括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等周邊海域,數量眾多的中心區包括: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島附近,鄂霍次克海,美國加州,加拿大溫哥華島,日本(尤其是房總半島,北海道西南,鳥羽耶麻灣),以及夏威夷西北的皇帝海底山等地。其中以生活於日本周邊的族群研究最為深入。

貝氏喙鯨多半於深層水域活動,只有在大陸棚非常狹窄的海域才會在近岸區出現。出現密度最高的地方為大洋中部且海底有斷崖或海底山脈的海域,多在北緯35度以北發現,一般而言不會在北緯34度以南出現,或是進入黃海(YellowSea)或東海(EastChinaSea)。在冬季與春季的鄂霍次克海,曾目擊到它們在浮冰群中、有些甚至在其間的狹窄裂縫中遊動。在北太平洋東部,貝氏喙鯨的分布由白令海南半部,沿阿留申群島,南至約北緯二十八度的加州外海,有時會進入加利福尼亞灣(GulfofCalifornia)。

保護狀況

捕獵狀況

貝氏喙鯨日本捕獵貝氏喙鯨

由於其龐大的體型且常在岸邊出現,使之成為商業捕鯨的目標,特別是在日本的千葉縣(chiba),貝氏喙鯨極具商業價值,多以新鮮鯨肉或肉干販售。包括前蘇聯、加拿大、美國等皆曾少量捕捉。

日本自17世紀在東京灣開始捕殺貝氏喙鯨,1840年以前年獲量多在25頭以下;至1891年引入捕鯨炮後捕鯨業開始在各地海域展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整個北太平洋都是其作業海域,估計在1948至1986年間日本捕殺了將近4,000頭貝氏喙鯨,其中以1952年最多,該年約有300頭被捕殺。目前(2002年資料)日本每年的捕鯨配額為日本海8頭、南鄂霍次克海2頭、太平洋沿岸52頭。

現存數量

對於貝氏喙鯨的所有族群皆無可靠的統計資料,2002年,總數可能不到100,000頭,雖未處於瀕危,但族群數量已明顯減少。

美國西海岸(不包括阿拉斯加周邊海域)僅約400頭;日本統計當地約有6,000頭,其中約有2/3位於太平洋沿岸,東日本海約1,260頭左右,而鄂霍次克海則有約660頭。

物種鑑別

與阿氏貝喙鯨

阿氏貝喙鯨阿氏貝喙鯨

貝氏喙鯨與阿氏貝喙鯨的外觀與阿氏貝喙鯨十分相似,以致有人認為兩者應屬同一品種。然而彼此的棲息地互相隔離,而且貝氏喙鯨的體型稍大一些。兩者雌雄兩性皆有突出的牙齒,但老鯨的突齒可能磨損至牙齦面。前方的一對牙齒尤其顯著,在耀眼的陽光下,與黝黑的膚色及周遭的海水相應,經常顯得閃亮雪白。

與其他鯨

貝氏喙鯨與南瓶鼻鯨也容易混淆,但兩者的分布範圍並未重疊,南瓶鼻鯨主要出沒在太平洋東部熱帶。

此外,貝氏喙鯨的仔鯨還可能與其他較小型的喙鯨品種搞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