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舞

200多年前起源於洞頭縣北岙鎮大王殿村一帶,當地漁民們根據海里的貝殼實物而創作。 1957年,《貝殼舞》經洞頭縣文化館鄭德友等的提煉,使之成為具有故事情節的舞台表演藝術。 1958年,《貝殼舞》赴北京參加全國性文藝匯演,獲創作演出獎。

歷史沿革

貝殼舞 貝殼舞

回溯上世紀50年代中期,一個由洞頭縣文化部門發掘、民間藝人蒐集改編的民間舞蹈貝殼舞,在觀眾和舞蹈行家的陣陣喝彩聲中,從縣裡演到地區、從地區演到省里,一直演到了首都北京。

貝殼舞是在民間“迎火鼎”活動游燈隊伍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民間舞蹈,主要流傳在洞頭縣操閩南語的村岙,距今大約有200多年歷史。

閩南一帶,特別是泉州地區,長期流傳著“迎火鼎”這一游神踩街活動。閩南語中,“迎”是巡遊、讓人觀賞的意思;“鼎”即鍋子。當地人進行這類民俗活動時,人們敲鑼打鼓巡走,隊伍的前頭必有兩人抬著一口燒著柴火的大鐵鍋,即聞名遐邇的泉州“火鼎公火鼎婆”。由兩人分扮老公公、老婆婆,用長竹竿抬著鐵鍋,在游神隊伍中穿行起舞,即興表演;後面一人扮漁姑,挑著柴擔、踏著舞步緊緊跟隨,不時地往鐵鍋里添柴,使鍋內的火勢更旺。其用意在驅邪除污、祈吉降福。
洞頭操閩南語居民的先祖遷自福建,承繼並發展了這一習俗。每年的元宵節都舉行“迎火鼎”活動。春節至元宵正是歇漁季節,漁業年成稍好時,漁民為慶賀佳節,規模較大的活動除了舞龍,便是“迎火鼎”了。這一活動以火鼎為主,或領頭,或殿後,鍋內的柴爿燒得“嗶啪”作響,火勢紅旺。長長的隊伍中,有依魚蝦蟹貝形狀做成的魚燈隊和貝燈隊,有按傳統戲曲故事裝扮的古裝人物隊,也有舉彩旗提元宵燈的隨行隊等等。巡遊時,沿村岙,繞山路,每逢人多處,便邊游邊舞。

風格特色

巡遊隊伍中,貝殼燈很受人喜愛。海洋貝類本來就形狀各異、色彩斑斕,民間藝匠又用心製作:以細竹篾扎出框架,外蒙白紙,再塗上不同顏色,製成了蟶子、蛤蜊、泥蚶、西施舌、淡菜、小海螺等,栩栩如生。表演者將貝殼系在背上,手握殼內的把柄,在音樂聲中雙手一張一合,身子時轉時蹲,腳步亦碎亦趨。音樂旋律的悠揚婉轉,貝殼道具的多姿多彩,人體舞動的明快生動,組成了和諧優美的舞蹈場面,十分搶人眼球。

貝殼舞的基本情節是:風和日麗的日子裡,金光閃爍的海灘上,一群海貝盡情地歡舞,為相戀已久的蛤蜊和花蚶籌備婚禮。突然,兇惡的螃蟹來了,擄走並殘害了幼弱的小海螺,鑽進螺殼混進貝群,伺機再次逞凶。機靈的蟶大姐識破了螃蟹的偽裝,帶領貝群與它進行了殊死鬥爭。海貝們抱成一團,勇敢斗敵,終於戰勝螃蟹,海灘重又恢復了寧靜。

貝殼舞在舞蹈語彙的設計方面頗有創新:既保留了傳統的“圓場”步法,又根據貝類不同的生活習性,新創了“跳走”、“遊走”、“橫走”等動作;既保留了背著貝殼張合蹲轉的原有身段,又從舞台表演的需要出發,設計了脫下殼舒展曼舞的新場景。而其伴奏音樂,則大量採用民間音樂如《哪吒走雲》、《朝天子》、《黃蜂出洞》等傳統曲牌,使整個舞蹈洋溢濃郁的海洋韻味和生活氣息。上世紀90年代,浙江歌舞團把《貝殼舞》的伴奏音樂改編成器樂演奏曲,悠揚舒展,十分悅耳,令人聽得如痴如醉。

傳承現狀

貝殼舞從巡遊踩街到登上演出舞台,從無情節的即興隨隊表演到成為主題鮮明的舞蹈,是上世紀50年代中期的事。
1952年1月,洞頭全境解放。隨著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對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因之提高。縣文化部門發揮海島民間文化蘊藏豐厚的優勢,著力抓民間舞蹈、民間音樂的發掘整理工作。從1955年1月至1956年12月,連續三次舉辦全縣民間音樂舞蹈和漁村業餘劇團會演,一批優秀節目如民間器樂曲《龍頭龍尾》、《梆子頭通》、《海洋豐收》,民間舞蹈《魚燈舞》、《紅蝦與舌鰨》等脫穎而出,《貝殼舞》則是其中的佼佼者。

1957年,《貝殼舞》經洞頭縣文化館鄭德友等的提煉,使之成為具有故事情節的舞台表演藝術。1958年,《貝殼舞》赴北京參加全國性文藝匯演,獲創作演出獎。

上世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洞頭的民眾性文化活動開展得很紅火。1960年10月,浙江省民眾藝術館舞蹈室在國家級刊物《舞蹈》發表文章,回顧全省民眾舞蹈開展情況時,曾三次提到洞頭、兩處舉例《貝殼舞》,讚揚洞頭“一直是本省開展民眾舞蹈活動的一面紅旗”。同年,溫州市文化館在《民眾舞蹈活動蓬勃開展》一文中寫道:“洞頭是全市民眾舞蹈活動的先進地區……我們抓住不放,當作標兵學習,鼓勵各公社樹立雄心大志,學洞頭,趕洞頭。”

1997年,國家文化部把編纂民間舞蹈志作為全國藝術科學“九五”規劃重點項目的任務下達,《中華舞蹈志·浙江卷》編成出版,貝殼舞名列其中。
1997年7月,洞頭縣舉辦首屆“漁家樂”民俗風情旅遊節,貝殼舞被列為首選節目。縣文化部門克服困難重新編排,以廣場舞的表演形式,使她重現昔日風采,贏得了廣大遊客的讚賞。
在各級政府大力倡導保護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今天,貝殼舞是幸運的。2003年,經縣裡申報,她被列為浙江省民族民間藝術保護項目。如今在洞頭,一些大型民俗慶典、文藝晚會上,又能看到《貝殼舞》演出,靚姿不減當年。

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傳承意義

保護貝殼舞,同時也保護了海島多項民間藝術:貝殼道具屬民間工藝製作,其用材從竹篾到鉛絲,從紙糊到布繃,從外部蠟燭照明到內設閃光裝置……人們審美觀念的更新,促進了民間工藝製作的發展。舞蹈伴奏屬民間音樂,其樂器使用從純民樂到加入西洋樂器,從只為舞蹈伴奏到成為獨立的器樂合奏曲……與時俱進的發展,對姐妹藝術大有裨益。
保護貝殼舞,還保護了學習、繼承優秀民間文化的優良傳統。海島文藝工作者從貝殼舞的成功經驗中得到啟示,努力從海洋民俗文化中吸收營養,改編、創作出了一批獨具海洋特色的文藝作品,單從音樂舞蹈方面說,遠一點的有《海蜇舞》、《捕鯊魚》、《洗衣舞》、《滿載而歸海螺響》等;近一些的,有根據漁民出海壯行酒風俗創作的舞蹈《送船風》,以海洋民間傳說改編的舞蹈《龍宮探寶》、《女兒礁》;還有歌曲《漁歌對唱》、《戒賭謠》等等。這些節目,在省市演出中都有不俗的成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