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豆[豆科植物]

貓豆[豆科植物]
貓豆[豆科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貓豆,學名狗爪豆,是一種耐旱、適應性很強的農作物,根部有很多根瘤菌,可以提高土地肥力,根系比較發達,葉蔓攀高,覆蓋面廣,有利於保持水土。 貓豆全身都是寶,豆殼、豆葉和豆籽都含有豐富的粗脂肪和粗蛋白,是上乘的豬飼料。豆籽是生產左鏇多巴藥的原料。 在貴州銅仁、廣西等部分農村地區,貓豆有很長的食用歷史,通常做法是在豆莢成熟的時候採摘,經過水煮、浸泡等去毒處理後,曬乾脫水做成乾貨存放,冬天取出發泡後煮食,而且味道鮮美,有補腎強身的功效。

形態特徵

豆科黎豆屬一年生草質藤本植物。莖圓柱形,蔓長2~10m,多分枝。三出複葉,小葉矩圓狀卵形。總狀花序,蝶形花冠,近白色或紫色。

生長環境

貓豆 貓豆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旱、耐 瘠薄,不耐澇。春播,穴距 60cmX 60cm,每穴播種子2~3粒,播種量5kg/hm。年可刈割2~3次,鮮草產量22~37t/hm。用於放牧,可在種子成熟後,先放牧牛,後放牧豬,採食剩餘豆莢。新鮮莖葉宜青飼,亦可與玉米、高梁等混製成青貯料(狗爪豆的化學成分表)。

分布範圍

原產亞洲南部和東部。中國主要分布於華南、西南及江西、湖南、廣西等省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