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克雷伯氏菌病

貂克雷伯氏菌病

貂克雷伯菌病主要是由克雷伯菌屬的臭鼻桿菌和肺炎桿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其特徵為膿腫和濃毒敗血症變化,可以使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綜合性的治療。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貂克雷伯氏菌病貂克雷伯氏菌病

克雷伯氏菌病是由肺炎克雷伯氏菌和臭鼻克雷伯氏菌引起的以膿腫、蜂窩織炎、麻痹和膿毒敗血症為特徵的細菌性傳染病。1947年Morris在美國首次報導,以後在世界各地蔓延。中國於1987年在東南沿海一些省份發現此病。

病原

貂克雷伯氏菌病病毒貂克雷伯氏菌病病毒

克雷伯氏菌屬於腸桿菌科肺炎克雷伯氏菌屬中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菌體寬0.5~0.8微米,長1~2微米,散在或成雙排列,無鞭毛,沒有運動性,能形成莢膜,有菌毛、革蘭氏陰性,常呈兩極著色。在培養基上呈多形性,在病料中多為短粗卵圓形桿菌,無論在動物體內還是在培養基內均可形成肥厚的大莢膜,為菌體的2~3倍大,久經培養後,則失去其黏稠的大莢膜。在普通瓊脂培養基上形成乳白色、濕潤、閃光、半透明黏液狀正圓形菌落,若繼續培養,有的菌落相互融合在一起,呈無結構的黏液狀,以接種環鉤取則呈絲狀。本菌能發酵葡萄糖乳糖麥芽糖側金盞花醇,產酸、產氣、MR試驗、VP試驗陽性能水解尿素,不產生硫化氫,一般不產生靛基質,不液化明膠

本菌對0.0025%升汞、0.2%氯胺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在0.2%石炭酸中2小時失去活絡對卡那黴素等抗菌藥敏感。

流行病學

貂克雷伯氏菌病貂克雷伯氏菌病

易感動物:克雷伯氏菌對多種哺乳動物和禽類均有較強的致病性和傳染性,毛皮動物中水貂、麝鼠等均易感克雷伯氏菌病。

傳染源:感染克雷伯氏菌病的動物的糞便、被污染的水和污染的飼料(肉聯廠的下腳料,如乳房、脾臟子宮等)都是本病的傳染源。

傳播途徑:通過污染的飼料,或患病動物的糞便和被污染的水傳播,但克雷伯氏菌病的傳染方式,尚不十分清楚。

流行特點:常呈地方性暴發流行,亦有散發。

臨床症狀

貂克雷伯氏菌病貂克雷伯氏菌病

水貂克雷伯氏病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四個類型。

膿皰癤型:水貂周身出現小膿皰,特別是頸部、戶部出現許多小膿皰。破潰扣,流出粘稠的膿汁。大多靈敏形成瘺管,局部淋巴結形成膿腫。
蜂窩組織類型:多在喉部出現蜂窩組織炎,並向頸下蔓延,可達肩部,化膿、腫大。
麻痹型:食慾不佳,或廢絕,後肢麻痹,步態不穩,多數病貂出現症狀後二至三天內死亡。如果局部出現膿癤,則病程更短。
急性敗血型:突然發病,食慾急劇下降,或完全廢絕,精神沉鬱,呼吸困難。在出現症狀後,很快死亡。

剖檢變化

貂克雷伯氏菌病貂克雷伯氏菌病

膿泡型:體表有膿泡,破潰流出黏稠的灰黃白色的膿汁,特別是頜下或頸部淋巴結易出現這種情況。內臟器官變化,肝臟變性呈土黃色(脂肪性營養不良),被膜下有點狀或斑狀出血,脾腫大3~5倍,有出血斑點,心外膜有出血點,腦實質軟化、水腫。

蜂窩織炎型:肝臟明顯腫大,質硬而脆弱,充淤血,切面有多量凝固不全、暗褐紅色的血液流出,切面外翻,被膜緊張,有出血點。膽囊增厚,有針尖大小的黃白色病灶。脾腫大3~5倍,充淤血,呈暗紫黑紅色,被膜緊張,邊緣鈍,切面外翻,擦過量多。腎上腺腫大,肺有小膿腫。在頸部或軀體其他部位發生蜂窩織炎時,局部肌肉呈灰褐色或暗紅色。

麻痹型:除上述器官變化外,伴有膀胱充滿黃紅色尿液,膀胱黏膜增厚,腎腫大,脾腫大。

急性敗學症型:屍體營養狀態良好。死前有明顯呼吸困難的病貂,呈現化膿性或纖維素性肺炎和心內、外膜炎。脾腫大,腎有出血點或充血性梗死,胸腺有出血斑 。

實驗室檢查

貂克雷伯氏菌病病畜剖解變化貂克雷伯氏菌病病畜剖解變化

鏡檢:無菌採取頸部膿汁、肝、肺塗片,鏡檢,發現革蘭氏陰性桿菌,有莢膜。
細菌分離培養:無菌採取膿汁、肺接種於PYG湯(含蛋白腖20g/L、葡萄糖10g/L、氯化鈉5g/L、酵母粉3g/L、瓊脂20g/L)和PYG平板,37℃培養24小時,在PYG湯中液體均勻混濁,PYG平板長出灰白色濕潤、密集的粘稠菌落。
病原菌生長特性:該分離菌發酵葡萄糖乳糖麥芽糖甘露醇、蔗糖;接觸酶陽性;靛基質、M.R.、V-P、檸檬酸鹽、硝酸鹽還原試驗均為陽性;氧化酶試驗陰性。

動物接種試驗:取PYG湯純培養物,接種3隻健康小鼠,每隻腹腔注射0.3mL;另取2隻作對照,經腹腔注射0.3mL生理鹽水。接種後24~96小時,攻毒組小白鼠全部死亡,對照組存活。解剖死亡小白鼠,取肺、肝組織觸片,鏡檢,發現有革蘭氏陰性桿菌。

防治

貂克雷伯氏菌病病畜剖解變化貂克雷伯氏菌病病畜剖解變化

根據水貂發病情況,頸部有膿泡等臨床症狀,剖檢變化、實驗室檢查和流行情況調查,診斷為水貂克雷伯氏菌病。
一旦確診此病,應將病貂和可疑病貂及時隔離,並用氯黴素、磺胺類藥物、鏈黴素等進行治療。體表發生膿腫的,可切開,用雙氧水沖洗創腔,徹底排膿,撒布消炎粉或其它消炎藥物。此外,套用慶大黴素肌肉注射效果更好。
該病多因飼料(肉聯廠的下腳料)感染,亦可通過患病水貂的糞便和被污染的飲水傳播。因此,預防本病的發生主要是把好飼料關,加強對環境的消毒,保持清潔衛生 。

治療

貂克雷伯氏菌病病畜剖解變化貂克雷伯氏菌病病畜剖解變化

當水貂場發現克雷伯氏菌病時,應將病貂和可疑病貂及時隔離出來。用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環丙沙星恩諾沙星、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如果體表發生膿腫。可切開排膿,用雙氧水沖洗創腔,撒布消炎粉或其他制菌藥物,同時肌肉注射慶大黴素。口服環丙沙星,貂每隻按10毫克,連服5~7天。

處方

處方1

鏈黴素3萬IU
慶大黴素4萬IU
用法:交替肌肉注射,連用1周。
說明:也可用卡那黴素先鋒黴素、磺胺二甲氧嚓咤(複方新諾明)、磺胺峨吮等。

處方2

恩諾沙星適量
用法:按每隻每次10mg均勻拌料餵服,每天2次,連甩5天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