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異嗜癖

豬異嗜癖

豬異嗜癖指的是豬因外界和內部因素的影響而發生的一類以四處舔食、啃咬異物為特徵的疾病,病豬多群發,多數病豬尾巴被同伴咬斷,可以使用藥物注射進行治療。季節分布為春冬。

基本信息

概 述

豬異嗜癖咬斷的豬尾巴豬異嗜癖咬斷的豬尾巴

異嗜癖是患豬因環境、營養、內分泌遺傳等因素引起的四處舔食、啃咬異常的東西。多發生於冬季和早春。這是由於代謝機能紊亂、味覺異常的綜合性疾病表現,是許多疾病的症狀,仔豬和母豬多發。

病因

豬異嗜癖咬斷的豬尾巴豬異嗜癖咬斷的豬尾巴

異嗜癖的原因較多,包括:飼養密度過大,豬只之間相互啃咬,誘發豬的咬尾症。許多營養元素如等不足,尤其是鈉缺乏,是異嗜發生的常見原因。某些蛋白質胺基酸缺乏。維生素A和B族的缺乏;體外寄生蟲直接刺激或產生毒素、腸道消耗性疾病等引起應激,豬尾尖壞死而引起咬尾症。

臨床症狀

豬異嗜癖咬斷的豬尾巴豬異嗜癖咬斷的豬尾巴

異嗜癖多以消化不良開始,隨後出現味覺異常和異食。病豬舔食、啃咬、吞咽被糞便污染的食物及墊草,舔食牆壁、食槽、磚瓦塊、煤渣、破布等。病初豬易驚恐,敏感性高,後則反應遲鈍。磨牙,畏寒,有時便秘、有時腹瀉或交替出現,貧血,消瘦,皮膚被毛乾燥無光。常繼發胃異物及腸道阻塞。母豬有食胎衣、仔豬情況,仔豬和架子豬也有相互啃咬尾巴或耳朵。常因相互啃咬,引起外傷 。

剖檢病變

豬異嗜癖咬斷的豬尾巴豬異嗜癖咬斷的豬尾巴

貧血,消瘦,皮下、腸系膜、腎周圍、心冠脂肪消耗將盡,腺體萎縮,胃及腸黏膜慢性卡他,骨質疏鬆變薄、變脆、易於折斷 。

診斷鑑別

豬異嗜癖咬斷的豬尾巴豬異嗜癖咬斷的豬尾巴

依據臨診症狀做出診斷並不難,但查出真正的原因卻很難。通常情況下根據病史、臨診症狀、治療性診斷、實驗室檢查、飼料成分分析多方面資料綜合分析,才能確診。

防治措施

治療

豬異嗜癖豬異嗜癖

做好飼養管理,滿足豬的營養需要。查明病因,及時對症治療。氯化鈷對異食癖有良好的治療作用,硫酸銅氯化鈷配合使用效果更好,治療用量為:氯化鈷l0~20mg,硫酸銅75~150mg。此外,補充礦物質和複合維生素。

預防

預防本病的發生首先要改善飼養管理,合理配料。如果缺乏維生素可補充些青菜類的青飼料,缺乏無機鹽可按飼料總量給予0.5~0.9%食鹽或骨粉、貝殼粉20~50克。或內服氯化鈷5~20毫克,每3~5日1次。缺乏銅、鐵等微量元素,可往圈內撒些紅土、任其採食。母豬產後,應加強管理,細心看護,及時飲餵稀粥或米湯。妊娠母豬要餵給蛋白質飼料,以滿足母豬及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有條件可將河蝦、小魚煮後餵豬。在飼料中添加魚粉、血粉、肉骨粉更好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