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呼吸繁殖障礙綜合症

病毒在pH小於5或大於7的條件下,感染力下降90%。 在不同豬場發病,其臨床症狀表現差異較大。 育肥豬:育肥育豬對本病易感性較差,臨床表現輕度的類流感症狀,呈現厭食及輕度呼吸困難。

俗稱“藍耳病”,(porcine reproductive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近幾年在我國迅速流行擴散的一種較新的豬傳染病,現在已在全世界範圍內流行。該病以母豬懷孕晚期流產,死胎和弱胎明顯增加,母豬再發情推遲等繁殖障礙以及仔豬出生率降低,斷奶仔豬死亡率高,仔豬的呼吸道症狀為特徵。本病還有一個特點是,病毒主要侵害巨噬細胞,損害機體免疫機能,使病豬極易繼發各種疾病。

【病原】

該病原屬動脈炎病毒屬,動脈炎病毒科,為RNA病毒。有兩個血清型,即美洲型和歐洲型。我國豬群感染的主要是美洲型。該病毒對熱和pH敏感,20℃6天、37℃48小時、56℃20分鐘,病毒將失去活性。病毒在pH小於5或大於7的條件下,感染力下降90%。在環境中存活進間不長,常用消毒藥有效。
【流行病學】豬是惟一的易感動物,不分大小性別的豬均易感,但以懷孕的母豬和1月齡內的仔豬最易感,並出現典型的臨床症狀。本病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和空氣、精液傳播而感染。本病無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飼養管理不善,防疫消毒制度不健全,飼養密度過大等是本病的誘因。

【臨床症狀】

本病臨床症狀的共同點是死胎率和乳仔豬死亡率較高,從哺乳期到肥育期死亡率也很高,根據感染豬的年齡和種類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症狀,並與豬群的飼養管理條件、機體免疫狀況、病毒毒力強弱等因素密切相關。在不同豬場發病,其臨床症狀表現差異較大。母豬:妊娠母豬表現發熱,厭食和流產、木乃伊、死胎、弱仔等。部分新生仔豬表現呼吸困難、運動失調及輕癱等症狀,產後一周內死亡率明顯增高,可達40-80%。仔豬:以一月齡內仔豬最易感並表現典型的臨床症狀。體溫升高達40℃以上,呼吸困難,有時呈腹式呼吸,食慾減退或廢絕,腹瀉,被毛粗亂,後腿及肌肉震顫,共濟失調,漸進消瘦,眼瞼水腫。死亡率可高達60-80%,耐過仔豬長期消瘦,生長緩慢。育肥豬:育肥育豬對本病易感性較差,臨床表現輕度的類流感症狀,呈現厭食及輕度呼吸困難。少數病例表現咳嗽及雙耳背面、邊緣及尾部皮膚出現深青紫色斑塊。公豬:發病率較低,症狀表現厭食,呼吸加快,咳嗽、消瘦,昏睡及精液質量明顯下降,極少公豬出現雙耳皮膚變色。

【病理變化】

肺臟呈紅褐花斑狀,不塌陷,感染部位與健部界線不明顯,常出現在肺前腹側。淋巴結中度到重度腫大,腹股溝淋巴結最明顯。胸腔內有大量的清亮的液體。顯微鏡下可見肺呈間質性肺炎。這些變化中,新生仔豬最明顯,其次是哺乳仔豬,然後是斷奶後肥育豬。病豬常因免疫功能低下而繼發支原體或傳染性胸膜肺炎。

【診斷】

根據臨床資料進行診斷比較困難,因為本病易繼發其他疾病。本病的確診要藉助實驗室診斷技術。進行病毒分離或血清學檢測。此外,還應注意與豬瘟、豬細小病毒病、偽狂犬病、豬流感、豬腦心肌炎、豬衣原體性流產等症狀相似的豬病的鑑別相區別。

【防制】

本病無特效藥物治療,疫苗接種免疫預防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法。己有滅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供應。建議污染場母豬可在配種前接種弱毒苗,仔豬在3-4周齡接種疫苗。此外,要加強飼養管理,嚴格消毒制度,切實搞好環境衛生,每圈飼養豬只密度要合理。商品豬場要嚴格執行“全進全出”。在本病流行期,可給仔豬注射抗生素並配合支持療法,用以防止繼發性細菌感染和提高仔豬的成活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