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繁殖和呼吸綜合症

豬繁殖和呼吸綜合症

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是1987年首次發生的一種急性、高度傳染性的病毒性傳染病,使受感染的豬群發生以繁殖障礙和呼吸系統症狀為特徵的疫病,以前曾稱為神秘病、藍耳病等。

病種特徵

是危害養豬業最嚴重的病毒性疫病之一,我國1995年正式確定有本病發生,已給養豬生產造成相當大的經濟損失。

流行特點

本病主要是種豬、繁殖母豬及仔豬發病,育肥豬發病較溫和;接觸性傳染,傳染性極強,傳播迅速,危害性甚大;經空氣通過呼吸道感染,有人認為還可通過胎盤感染;豬只買賣移動、飼養密度過大、飼養管理及衛生條件不良、氣候變化都可促進發病和流行。

臨診症狀

病豬體溫升高,食慾減少,精神不振,少數病豬耳部發紺,呈藍紫色;妊娠母豬還可見早產、產死胎和產弱仔;仔豬出生後發生呼吸困難,體溫升高,全身症狀明顯,致死率可達80-100%;成年公豬和青年豬發病後也可出現全身症狀,但較輕。

病理變化

仔豬間質性肺炎、脾炎及其它病變。

鑑別診斷

注意與豬細小病毒病、豬偽狂犬病、豬日本乙型腦炎等相鑑別。

預防方法

做好進境豬只的口岸檢疫工作,防止從國外引進種豬時帶入此病。

國內交換和購買種豬時,必須從無此病的種豬場引進,引種前要進行血清學檢查,陰性者方可引入;封鎖發病豬場,禁止向外出售種豬,及時清洗和消毒豬舍及環境,特別要處理好流產胎兒及胎衣等。對病豬進行對症治療,改善飼養管理,加強護理,減少死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