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驢大戰

美國民主與共和兩黨分別把驢子與大象作為代表動物。驢子被視為笨頭笨腦的動物,但民主黨人則認為,驢子其實是既聰明又具有勇氣的動物。而被民主黨譏為大而不當、華而不實、保守愚昧的大象,在共和黨人的心中,卻代表了尊嚴、力量、智慧型。

起源

1828年,民主黨人傑克猻競選美國第七任總統,對手以“笨驢”嘲譏他。傑克猻當選後,其頑固的作風讓他那“驢子”的綽號揮之不去。

4

1874年,有人在漫畫中用受困的大象來諷刺共和黨在選戰中失力。

民主黨和共和黨後來都接受這種比喻。驢子被視為笨頭笨腦的動物,但民主黨人認為,驢子其實是既聰明有又勇氣的動物。大象被譏為大而不當、華而不實、保守愚昧,但在共和黨人心目中卻代表了尊嚴、力量和智慧型。

每到選舉季節,海報和報紙鋪天蓋地都是驢和象的“光輝形象”,競選的會場上也時常出現充氣塑膠做的驢和象。

交鋒

民主黨最早和驢子扯上關係,始於1828年傑克遜競選美國第七任總統。當時對手以“笨驢”批評他,諷刺他“讓人民統治”的主張。傑克遜當選後,其頑固的作風讓他那驢子的封號揮之不去。
到了1870年,漫畫家納斯特在“Harper’s”周刊中,以驢子諷刺當時北部反對內戰的民主黨人,結果使人們對“民主黨即等同驢子”的想法更加根深蒂固。

7

在1880年,民主黨在總統選舉中也開始以驢子作為黨的代表動物。至於共和黨和大象的關係,則是由納斯特一手建立起來。
1874年,他在“Harper's”周刊一幅漫畫中,以摔倒的大象代表不滿共和黨籍總統格蘭特執政的共和黨選民。
同年美國舉行期中大選,共和黨表現極差,納斯特再度在漫畫中以受困的大象來諷刺共和黨在選戰中失利。大象代表了共和黨的意義隨後也被其他漫畫家廣泛套用,最後共和黨也開始以大象作為代表動物。

激戰

共和黨

兩黨政治主張無實質區別。在每四年一次的全國總統選舉中,由兩黨最高組織機構全國代表大會提出本黨總統候選人和總統競選綱領。兩黨以在國會大選中獲席位多少區分多數黨和少數黨。兩黨黨員人數不定,視投票情況而定。  

民主黨

建於1791年,由部分種植園主和與南方奴隸主有聯繫的企業家組成,當時叫共和黨。1794年改為民主共和黨,1840年正式稱民主黨。1861年南北戰爭結束後民主黨一蹶不振。1933年羅斯福利用經濟危機引起的人民不滿情緒競選總統獲勝並連任四屆總統,民主黨因而連續執政20年。民主黨民眾基礎主要是勞工、公務員、少數民族和黑人。
美國建立的三權分立政治體制顯示了高度的成熟性和先進性,堅定全民選舉國家領袖道路使政治成為一種有規則的激烈而有趣政治鬥爭。這種公開,公正,公平的競選體制幾百年的順利運行,用事實證明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理念只是落後和暫時的理念,人類可以擺脫暴力政治鬥爭。

9

由於美國這種優越競選制度的發展,今天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輕鬆的權力轉移更替政治鬥爭,具有越來越廣的人民參與性,如林肯曾說:美國政府是人民的,為了人民和來自人民的。從近代美國總統候選人來看,各種職業,性格和出身的人紛紛參加總統競選,而且獲得成功,總統不再是老謀深算的政治家的專利,很多傳統理念被突破,美國近代以來,國家領導人,花生商人卡特可以當,而里根,以70多歲高齡,前電影明星身份參選,也能成為公認的偉大總統。一身毛病,出身貧寒的花才子柯林頓,儘管褲鏈常松松,但總統職務還是乾的有聲有色。一身牛仔習性的富豪之子小布希,雖然學薄識淺,受盡知識界的嘲笑,可是憑著直率敢幹,也贏得不少掌聲。今年的美國總統候選人,更是讓人大出意外,不僅候選人的身世,經歷都很獨特,而且反差之大,個性之強,讓人不禁興趣大增,急於看看美國這場政治大戲的謎底,也好好領教現代政治的最新理念。
先說民主黨候選人青驢歐巴馬,單是其混血兒的身份已經打破歷史,一個黑人會不會成為美國總統?這個問題已經存在很多年了,美國是個移民國家,但白人一直占統治地位,總統職位從未旁落。但是近幾十年變化很大,有色人種可能已經接近或超過白人了,歐巴馬這次異軍突起,多少反映了這一大潮流。

和歐巴馬比起來,共和黨的麥肯恩更有傳奇色彩,七十二歲的年齡,比里根參加競選時還大。如果他當政八年,美國將出現一個八十歲的總統,對世界所有老年人來說,將是巨大鼓舞。麥凱恩憑什麼能在這個歲數還能翹首美國政壇,主要來自其家族的崇高榮譽,如果說甘迺迪家族是美國政治豪門家族的明星,麥凱恩家族則是美國軍人家族的明星。他的祖父約翰·西德尼·麥凱恩是美國海軍的四星上將,在二戰期間,作為美軍太平洋艦隊的指揮官參加對日作戰,雷伊泰灣海戰總指揮。麥凱恩的父親約翰·西德尼·麥凱恩二世也是一位海軍四星上將,在越戰期間他是美國海軍在太平洋地區的最高指揮官。祖父和父親皆為四星海軍上將,也是美國歷史上僅有。

5

這場青驢對老象之戰,兩對老少結合,一方是黑人帥哥,一方是越戰老兵,一方是最年青的總統候選人,一方是最年老的總統候選人,一方是出身平民的新銳,一方是出身豪門的老薑,歐巴馬身後是老謀深算的軍師,麥凱恩伴隨著魅力十足的美女,反差如此之大,旗鼓如此分明,要想這次大選不出彩都難。

作為中國人,我們可能對這種美國式政治不可思議,可是我們分明看到政治的多元,新奇和有趣,世界因為美國大選這種政治而精彩。

插曲

短命的輝格黨:輝格黨(Whig Party)為美國在傑克森式民主(Jacksonian democracy)時代的一個政黨,自1832年至1835年間持續運作,反對安德魯·傑克森總統及其創建之民主黨所訂立之政策。具體的說,輝格黨擁護國會立法權高於總統內閣的執行權,贊同現代化與經濟發展綱領。該黨自選‘輝格’為名,附和反對英國王室君主專權的英國輝格黨,反對總統專斷。

輝格黨黨員中有許多傑出的全國性政治人物,如丹尼爾韋伯斯特(Daniel Webster)與威廉·亨利·哈里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以及卓越的領導者,肯塔基的亨利·克雷(Henry Clay)。包括哈里森在內,輝格黨可以數出數名戰爭英雄,如贊崔利·泰勒(Zachary Taylor)與溫菲爾德·史考特(Winfield Scott)。 在其存續的26年間,輝格黨曾選上兩名美國總統,哈里森與泰勒,兩人皆逝於任內。另一名輝格黨籍的總統約翰·泰勒(John Tyler)於繼哈里森之職上任四個月後,即遭開除黨籍;而其副總統米拉德·菲爾摩(Millard Fillmore)為輝格黨最後一位擔任全國性公職者。

該黨最終因是否同意奴隸制度擴展至新領土之爭而瓦解。黨內為此爭議生極深的裂痕,因而於1852年美國總統大選中棄現任總統菲爾摩於不顧,改提名史考特參選。輝格黨自此未曾再產生出任何一位總統,其票源流失至主張保護本土文化的一無所知黨(Know-Nothing)、反對蓄奴的共和黨、甚至其所憎恨之民主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