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紋

象紋

象紋:中國古代傳統紋飾之一。多見於青銅器、玉器、陶瓷上。圖案表現象的形態,有長鼻構成明顯的特徵,也有單以象頭、象鼻為圖案的。

簡介

象紋,多見於青銅器玉器、陶瓷上。《說文》:“象,長鼻牙,南越大獸。”殷商時期,中國中原地區尚有野象。甲骨文中,有殷王獵象的記錄。圖案特徵,長鼻、象牙表現明顯,象身飾螺鏇紋,四周填以雲雷紋。通常作主紋套用。常施於方彝座部,盛行於商和西周初期。

石雕

有象紋的漢代畫像石主要發現於山東、江蘇、河南,在陝西、四川也有零星分布。這種畫像石始於西漢晚期,流行於東漢時期。在漢代,馴象傳入中原分別通過南越和西域兩條路徑,而出現在畫像石上。

器物

象紋青銅器象紋青銅器

象紋青銅器主要流行於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裝飾風格別致,主要在簋、鬲、壺等幾類固定的器形上出現,且出土地域較為集中。

考古研究

商周象紋青銅器初探

象紋青銅器主要流行於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裝飾風格別致,主要在簋、鬲、壺等幾類固定的器形上出現,且出土地域較為集中。本文在象紋青銅器類型學分析的基礎上,試對其進行分期、分區研究,並探討象紋裝飾銅器的起源、發展及其衰落的原因,同時對青銅器裝飾象紋的思想內涵作以探討。

象紋鐃象紋鐃

青銅器紋飾題材和裝飾手法是夏商周青銅器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青銅器研究的薄弱環節之一。近年來隨著青銅器研究的深入,紋飾研究也逐漸為學術界所關注。青銅器紋飾基本上可以分為寫實動物紋、想像動物紋和幾何紋三類,寫實動物紋以自然界的動物為原型,包括象、虎、鳥、蟬、蠶、龜、蛙、魚等。想像動物紋主要有饕餮紋、夔龍紋、龍紋、鳳紋、蟠螭紋、竊曲紋等。幾何紋多為抽象的紋樣,如雷紋、雲紋、繩紋、圓渦紋、四瓣花紋、雲雷紋、弦紋、聯珠紋、重環紋、垂鱗紋、瓦棱紋等。通過檢索商周青銅器裝飾紋樣我們發現,古代青銅器寫實的動物紋飾裝飾題材相較於幻想動物紋飾和幾何紋而言所占比例小。除獸面紋、夔紋、鳥紋等常見的紋飾外,象紋是一種較為特殊的紋飾。按照張光直先生的“薩滿通靈說”,前面所說的三種紋飾都與天有關,獸面紋、夔紋、鳥紋被認為是人與神溝通的一種媒介,往往認為騎著這幾種獸鳥就可與上天的神尤其是祖先神溝通,底紋中的雲紋是上天的一種襯托。而象是一種陸地生的動物,沒有上天的功能,但商周卻屢屢於簋、鬲、壺等器皿裝飾象紋,這是值得注意的現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