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峪河

象峪河是烏馬河的一級支流,流經太谷、清徐兩縣,其水質符合農田灌溉標準。

幹流概況

象峪河舊稱小塗水、象谷河,俗稱向陽河,黃河支流汾河支流烏馬河北岸的支流。為太谷縣一境內第二大河。上游分東、南、北三源。以東源為正源,發源於太谷、榆次、和順三縣交界的八賦嶺;三源於郭堡村北匯流後向西偏北流經范村口出山。其間有南畔溝和馬坪溝一帶的支流匯入。出山後流向漸轉正西,至下莊村北有小河支流匯入,復向西經中吾村南i村北,於北陽村西北過南同蒲鐵路橋,再向西經新戴村北、小常村南折轉西北,過洞門橋入清徐境,之後,流向漸轉西南,至清徐縣東羅村西北匯烏馬河。20世紀三十年代前,下游南莊以下無固定河道,常奪舊官道渲泄洪水,水大時則經南莊村南向西南方向漫溢。民國二十一年(1932)後,經人工開挖和自然沖刷才逐漸固定為今日之河槽。
象峪河全長63公里,太谷縣境內長45公里。河水流量平均0.151秒立方米,平均縱坡9‰。

流域概況

流域總面積34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地表徑流量1 650.5萬之方米。流域上游植被較好。河流年輸沙量26.7萬立方米。水庫以上土石山區河谷深切陡流急,河谷大多呈V型。水庫至范村口為黃上丘陵區。河槽逐漸開闊多呈廂形。范村口至孟高分水閘河道較寬淺,低於兩岸呈寬淺廂溝。分水閘以下河道較順直,河槽逐漸縮窄。鐵路橋以下更狹窄。河床與兩岸地面高差不大,行洪能力很低。

治理開發

1958年在上游郭堡、王公間建中型水庫一座。水庫以上控制流域面積229平方公里。

汾河及渭河水系的河流

渭河水系是中國黃河的最大支流,汾河水系則貫穿山西省南北,本任務來盤點構成這兩大水系的河流。提示:參考資料少的詞條可用一兩句話進行描述,可不添加摘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