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河

茹河

茹河,屬渭河水系的河流。

簡介

茹河發源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東南邊隅,六盤山脈東側,固原市大灣鄉境內。流經寧夏彭陽縣、甘肅鎮原縣並在鎮原縣交口河鎮匯入蒲河、再入涇河進謂河、黃河奔向大海。茹河全長171公里,流域總面積2470平方公里,寧夏占15平方公里。茹河是寧夏彭陽、甘肅鎮原兩縣人民的母親河!茹河是軒轅黃帝的故鄉河,中華民族發祥地,周先祖在這裡興業,開闢農耕文化的歷史先河。因此,茹河也稱之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流域

茹河發源於寧夏固原市彭陽縣交叉鄉北部,自北向南流經彭陽縣的若干鄉鎮,依次有交叉鄉、石岔鄉、川口鄉,(茹河有條小支流,發源於古城鎮崇溝,經店窪水庫向東南至彭陽縣城注入茹河),白陽鎮、城陽鄉。
經過甘肅鎮原縣,依次有武溝鄉、開邊鄉、繞鎮原縣城城關鎮穿城而過、屯字鎮、彭陽鄉等。經西峰區進入涇川縣東注入涇河。

旅遊

茹河生態園

茹河生態園位於彭陽縣城北側二級階地。

茹河瀑布

茹河瀑布位於彭陽縣城東24公里之外的城陽鄉楊坪村。寬二十六米,落差九米,氣勢宏偉,景致壯觀,為彭陽縣茹河景觀,屬地殼變化和河床運動自然形成的瀑布。

王符故居

王符(85年?~163年?)東漢政論家、文學家、進步思想家。位元組信。漢族,安定臨涇(今甘肅鎮原)人,一生隱居著書,崇儉戒奢、譏評時政得失。因“不欲章顯其名”,故將所著書名之為《潛夫論》。王符思想深刻、觀點鮮明、文筆犀利,至今讀其作仍給人一種淋漓暢快的感覺。 王符故居在甘肅省鎮原縣城柏山

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西南25公里處,蒲河和茹河交匯之東岸的覆鍾山下,距市區25千米,海拔1083米。
北石窟寺肇造於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即公元509年,和南石窟寺同為北魏涇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創建。歷經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相繼增修,形成一處較大規模的石窟群。是絲路北道上的重要石窟。1959年被重新發現。1961年以後,甘肅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多次對石窟進行勘察、測繪和清理,1986年編輯出版《慶陽北石窟寺》一書。北石窟寺自重新被發現以來,政府多次撥款進行加固和維修,採取一系列措施,防止造像的進一步風化。在加強管理和保護的同時,展開了對北石窟寺的深入研究。

汾河及渭河水系的河流

渭河水系是中國黃河的最大支流,汾河水系則貫穿山西省南北,本任務來盤點構成這兩大水系的河流。提示:參考資料少的詞條可用一兩句話進行描述,可不添加摘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