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樂

語出:《詩·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濟濟” 漢 鄭玄 箋:“喻 周 邦之民獨豐樂者,被其君德教。” 晉 法顯 《佛國記》:“在道一月五日,得到 於闐 ,其國豐樂,人民殷盛。” 宋 陸游 《南唐書·烈祖本紀》:“ 江 淮 間連年豐樂,兵食盈溢。”

基本信息

【詞目】豐樂
【讀音】fēng lè
【釋義】歲豐熟,民安樂。亦謂富饒安樂。
【出處】《詩·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濟濟” 漢·鄭玄箋:“喻周邦之民獨豐樂者,被其君德教。” 晉·法顯《佛國記》:“在道一月五日,得到于闐,其國豐樂,人民殷盛。”
【示例】·陸游《南唐書·烈祖本紀》:“ 江淮間連年豐樂,兵食盈溢。”
【地名】 位於湖北荊門鍾祥豐樂鎮境內,東臨漢水,北與宜城流水溝接壤。豐樂河徑通漢水,以豐樂河得名。豐樂為鍾祥市四大古鎮之一。這裡,代設驛,代設市。《大清一統志》:“豐樂河,在鍾祥縣北,源出京山大洪山(今宜城),南至鍾祥縣豐樂驛入漢。《明統志》:‘灌田甚廣,歲賴以豐,故名’”。又,“ 豐樂驛,在鍾祥縣北六十里,達襄陽府宜城縣界”。又,“豐樂市,在鍾祥縣西北九十里,接襄陽府宜城縣界”。豐樂得名於鳳凰落此,俗稱鳳落,訛為豐樂。顧璘《豐樂河》詩云:“豐樂河邊楊柳疏,半黃渾似早春初。晴風不著行人面,欲問桃花開也無”。王越《豐樂河》:“郢北鄢南土脈肥,人家老不識年飢。蹇驢馱醉斜陽外,知是秋成賽社歸”。豐樂有齋包子十分出名。
豐樂是鄂西北通往武漢的交通要道,素有荊楚花炮之鄉和千年文明古鎮的美譽。現為鍾祥市豐樂鎮人民政府駐地。豐樂鎮轄40個行政村、2個社區、版圖面積166平方公里,總人口73052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