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菜[植物]

豆腐菜[植物]
豆腐菜[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豆腐菜(雲南、四川),中文學名落葵(Basella alba L.),也叫做蔠葵、蘩露(爾雅),藤菜(本草綱目),臙脂豆、木耳菜(植物名實圖考),潺菜(廣州),紫葵、胭脂菜、蘺芭菜(福建)、染絳子。異名Basella rubra L.【B. rubra L. 和B. alba L. 沒有多大區別,應該合併,而最早將二者合併的是 Graham (1839),他選用了 B. alba L.。】 豆腐菜是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的一道傳統小吃。用料考究、獨具特色,已有千年歷史,全稱為豆腐粉條菜。輔以茴香、八角、辣椒、胡椒、枸杞、肉桂、蔥花、等十餘種佐料,吃起來不僅味道鮮美,香而不膩,而且有暖胃去寒,滋陰壯陽,保健防病的功能。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葉含有多種維生素和鈣、鐵,栽培作蔬菜,也可觀賞。全草供藥用,為緩瀉劑,有滑腸、散熱、利大小便的功效;花汁有清血解毒作用,能解痘毒,外敷治癰毒及乳頭破裂。果汁可作無害的食品著色劑。

豆腐菜[植物] 豆腐菜[植物]

一年生纏繞草本。莖長可達數米,無毛,肉質,綠色或略帶紫紅色。葉片卵形或近圓形,長3-9厘米,寬2-8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微心形或圓形,下延成柄,全緣,背面葉脈微凸起;葉柄長1-3厘米,上有凹槽。穗狀花序腋生,長3-15 (-20) 厘米;苞片極小,早落;小苞片2,萼狀,長圓形,宿存;花被片淡紅色或淡紫色,卵狀長圓形,全緣,頂端鈍圓,內摺,下部白色,連合成筒;雄蕊著生花被筒口,花絲短,基部扁寬,白色,花葯淡黃色;柱頭橢圓形。果實球形,直徑5-6毫米,紅色至深紅色或黑色,多汁液,外包宿存小苞片及花被。花期5-9月,果期7-10月。

豆腐菜 豆腐菜

分布範圍

原產亞洲熱帶地區。我國南北各地多有種植,南方有逸為野生的。

主要價值

簡介

豆腐菜[植物] 豆腐菜[植物]

豆腐菜是我國的古老蔬菜。因為它的葉子近似圓形,肥厚而黏滑,好像木耳的感覺,所以俗稱木耳菜,木耳菜的嫩葉烹調後清香鮮美,口感嫩滑,深受南方居民的喜愛。

適合人群:所有人均適合食用。

適用量:每次50~70克。

提示:木耳菜適宜素炒,要用旺火快炒,炒的時間長了易出黏液,並且不宜放醬油。

功效

豆腐菜 豆腐菜

木耳菜的營養素含量極其豐富,尤其鈣、鐵等元 素含量最高,除蛋白質含量比莧菜稍少之外,其他項目與莧菜不相上下,藥用時有清熱、解毒、滑湯、涼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便秘、痢疾、癤腫、皮膚炎等病。因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和蛋白質,而且熱量低、脂肪少,經常食用有降血壓、益肝、清熱涼血、利尿、防止便秘等療效,極適宜老年人食用。木耳菜的鈣含量很高,是菠菜的2—3倍,且草酸含量極低,是補鈣的優選經濟菜。

食療作用

木耳菜味甘、酸、性寒,歸心、肝、脾、大腸、小腸經;

具有清熱、解毒、滑腸、潤燥、涼血、生肌的功效;

可用於治療便秘、痢疾、癤腫、皮膚炎症等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