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鱗斑葉甲

谷鱗斑葉甲

昆蟲名,為鞘翅目,肖葉甲科。分布東北、華北、華東、中南及西北等地。山西、河北、河南、遼寧粟產區發生重。主要危害禾本科、菊科、豆科、藜科、旋花科、唇形花科、錦葵科等14科40多種植物。嗜食穀子和小薊等。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2~3mm,近橢圓形,土褐色或灰褐色,稍帶銅色光澤,體背密被淺褐色和白色鱗片,腹部、足有灰白色鱗片,頭小,向前下方彎,觸角念珠狀,11節。第1節膨大為球形,2~6節細,末端5節扁寬。前胸背板近圓形,鞘翅基部寬於前胸背板,鞘翅上具刻點不規則。胸足3對等長。中足、後足脛節末端無距,脛端部外側呈半月狀,腹部腹面可見5節,基部1節長等於其餘4節之和。

長0.5~0.6mm,橢圓形,初乳白色,近孵化時變深。

幼蟲

末齡幼蟲體長約5mm,身體稍彎曲,乳黃色,頭部黃褐色,胴部13節,1節細,9~11節略膨大,其餘各節漸細縮,4~7節各具1對小肉瘤,肉瘤上生有3~7根細毛。3對胸足,短彎。

裸蛹長3mm左右,初白色,後變暗,腹末有2條刺。

生物學特性

遼寧山西1年生1代,華北1~2代,以成蟲在田邊土塊下、土縫裡、作物根茬及雜草根際處5~6cm土中越冬。東北1代區,越冬成蟲4月中下旬開始活動,5月上中旬進入出土盛期,即田間為害盛期,7月上旬~8月下旬進入幼蟲期,7月下旬~9月上旬化蛹,接著成蟲出現。9月下旬成蟲開始越冬。華北二代區,2月下旬末越冬代成蟲已開始為害,4月下旬~5月上旬進入成蟲盛發期,即進入為害高峰期。7月上旬~8月中旬是二代幼蟲發生期,8月下旬~9月上旬化蛹後羽化,10月下旬進入越冬狀態。有時第一代成蟲直接越冬。該成蟲壽命可達8個月。產卵期延續3個多月,出現世代重疊,春季穀子尚未出土,該蟲在小薊或蒼耳上取食,穀苗出土時遷入田中,把卵產在幼苗根部或雜草根際1~2cm土層中,每雌產卵140粒,卵期9~13天,初孵幼蟲在土下4~6cm處食害幼根,幼蟲期30天左右,老熟後在地下4~5cm處作土室化蛹。蛹期7天。該蟲食性雜,喜乾旱,一般乾旱少雨年份易大發生。坡地、旱田、播種深發生重。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秋季深翻地,達到地平土細無坷垃,早春開始清除田邊、地頭、地埂雜草,清除田間作物根茬、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可殺滅大量越冬成蟲。
(2)播種前用種子重量0.2%的50%甲拌磷乳油或40%甲基異柳磷乳油拌種。也可用40%樂果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0.5kg,對水20kg拌種子200~300kg,拌勻後堆悶,晾乾後播種。
(3)播種時,每667㎡施用3%呋喃丹顆粒劑2kg,處理土壤。
(4)越冬代成蟲開始活動後,及時調查蟲情,當每主要危害作物:禾本科菊科豆科藜科旋花科、唇形花科、錦葵科等14科40多種植物。嗜食穀子和小等。㎡有蟲4~5頭時,應及時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1~1.5kg,拌千土10~15kg,拌勻後撤在植株四周。必要時也可噴灑90%晶體敵百蟲或50%對硫磷乳油、50%氟鈴脲乳油10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