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饒中學

谷饒中學

汕頭市潮陽區谷饒中學(下簡稱“谷中”)位於潮陽的經濟強鎮——谷饒鎮,坐落於谷饒鎮急水橋西南方。

基本信息

學校歷史

谷饒中學 谷饒中學

谷中創建於1946年秋,其時校名為“潮陽私立創大初級中學”,校址在谷饒鄉下家(現華光鄉)“如意祖祠”,學校經費以校產(赤寮創大公產業:田租、鋪租及急水橋船埠收入)的租金和學生學費為主;開設三個教學班:國中二年級一個班、一年級2個班(一說是一年級3個班)學生138人;首任校長黃景堯。後因學生人數增多,教室、活動場地不足,經多方協商, 擇急水橋西南方創大公祖業田地為新建校址。1947年末,由校董會主辦,奠基並動工興建校舍。因資金短缺,至1948年末才建成平房式教室一排6間。1953年秋,校址從下家“如意祖祠”移至新建校舍。

新中國的成立,賦予谷中新的生機。1953年,潮陽縣人民政府接管學校,8月1日起,更校名為“潮陽縣創大初級中學”;1955年11月1日起又改名為“潮陽縣第五初級中學”;1958年秋,開始招收高中新生,1959年改名為“潮陽縣谷饒中學”;1993年改名為“潮陽市谷饒中學”;2003年改名為“汕頭市潮陽區谷饒中學”。人民政府逐年撥款,擴建校舍,學校規模隨之擴大。1959年至1966年,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學校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呈現一派興旺氣象。教育界知名人士吳聲義任校長,鄭定容任教導主任,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蔡慕韓、劉昌言、劉上達、陳昌賜、黃華永等雲集谷中。全校教職工同心同德,通力協作,從嚴治校,從嚴治教;學生勤奮學習,努力拚搏,逐步形成“嚴、緊、勤”的良好校風,教績斐然。1960年至1966年中考成績名列全縣第一,成為中考6年“紅旗不倒”的學校。高考成績也名登榜首,1964年升大率達69%,可與重點中學媲美。自此,谷中在縣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可是,在那風雨如晦的“文革”十年浩劫中,學校“停課鬧革命”,領導教師遭批鬥,教育慘遭破壞。

粉碎“四人幫”,烏煙瘴氣一掃而盡,谷中從此恢復生機,校績、教績、學績顯著,碩果纍纍。尤其是改革開發十多年來,全校師生弘揚“創大”校風,崇尚革新,礪志拼搏,奮力攻關,“勤奮、務實、團結、進取”蔚然成風。濟濟良師辛勤耕耘,莘莘學子負笈苦讀,業績卓著,聲名遠播。歷年被評為“文明學校”、“先進單位”……受省、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表彰、嘉獎;學生參加國家、省、市各級學科競賽均獲獎,多名學生獲“潮汕星河獎”;中、高考成績均登榜首,至於步上各條戰線,從事各項工作的校友,業績更為輝煌。

教學設施

谷饒中學 谷饒中學

經近六十年的擴展,現校舍占地面積26412平方米,建築面積13043平方米;各種建築古今並存,有古色古香的師生園林式生活區,教師樓二幢,食堂一幢,也有現代氣派的教學樓二幢,學校擁有運動場、籃球場、物理儀器室、實驗室;化學儀器室、實驗室;生物儀器室、生物園;圖書室,閱覽室;電化教學室,電腦室(配置電腦120台),教師電子備課室。各種教學設施配套齊全,科技含量不斷提高,辦學條件日臻完善.

學校規模

學校現有教學班32個,在校學生近二千人,教職員工107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11人,中學一級教師40名,專任教師合格率達90%,是一所遠近頗有名氣的完全中學。學校有一個精幹高效、懂業務、善管理、具有現代化教育理念的領導班子,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敬業愛崗、熱愛學生、富有教育教學經驗的教師隊伍,教學骨幹中有省、市級的優秀教師,有市撥尖人才及全國省市各類競賽優勝者。

溯自建校至解放前夕,谷中師生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女教師、中央地下黨員孫若琳,在學生中積極發展一批地下共青團員,開展革命活動,迎接解放。學生陳昇龍畢業後即參加武工隊,圍打匪霸黃少初,襲擊胡璉兵團,活動於銅、貴、谷等地,為解放事業立下汗馬之功。

校園文化

辦學理念:“依法治校,以人為本,教學相長,創新光大”。

培養目標:“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勞動,學會創新”。

學校領導

創建谷饒中學倡議人

張觀瀾先生、張篤光先生、張少文先生、張學淵先生、張希之先生、張仲茹先生

創建谷饒中學董事會

董事長:張少文

副董事長:張希之、張學淵、張仲茹

財政:張之韓

會計:張大剛

常務董事:張自強、張鏡湖、張仁煦、林光德、張逸圃、張明桂

建校舍奠基人(急水橋西南校舍)

張少文、張學淵、張希之、張仲茹

時間:民國三十年元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