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隆興寺

護國隆興寺

護國隆興寺始建於北宋,興於明初,為洪武帝朱元璋八大護國祝聖道場之一,曾占地百餘畝,被譽為江北古剎,水城佛國,後被毀壞,現在聊城已經著手重建工作。

簡介

聊城民間廣泛流傳著一個歌謠:“東昌有三寶,鐵塔,古樓,玉皇皋。”這東昌三寶中之鐵塔原本就是護國隆興寺的標誌性建築。

歷史沿革

聊城護國隆興寺聊城護國隆興寺

《乾隆大藏經》記載:明末四大高僧之紫柏真可禪師曾住錫於此,並為之做《隆興寺重修募化緣起疏》。物換星移,蒼海桑田。漫長的歷史變遷中,隆興寺迭經廢興,如今的宏偉寶剎,已悉數被民居所占,唯有12層鐵塔風塵滿面,高標如初,俯視世事變遷。鐵塔通高15.8米,地宮出土有辟支佛舍利子41顆、石棺、銀函、等寶物百餘件,為省重點保護文物。近年來,聊城市全面開放,經濟振興,市委、市政府下決心修復護國隆興寺。聊城市佛教協會率領四眾弟子,勇力擔當,發宏誓願,欲使鐵塔重輝,寶剎中興,再現水城佛國之盛隆。

銘記追溯

公元1399年,剛剛當上皇帝的朱允炆採納大臣齊泰、黃子澄的建議,決定“削藩”。結果引起了當時在北京的燕王朱棣的不滿。燕王朱棣以“靖難”為名,起兵反對明惠帝朱允炆的南京政府,開始了長達三年多的南北戰爭。

燕王朱棣自從起兵“靖難”以來,一路勢如破竹。但是攻到山東境內時,卻連吃兩個大敗仗。第一個敗仗是圍攻濟南三個月不克,並且遭到鐵鉉與平燕將軍盛庸的夜襲。攻濟南不克後,他又轉攻東昌,結果還是盛庸率部將他擊敗,並且差點被活捉。後來朱棣逃回館陶,集結部隊返回休整,第二年春天,他再次南下攻打南京時,是繞過山東去的。

《明史》中記載:“是役也(指東昌大戰),燕精銳喪失幾盡,庸軍聲大振,帝為享廟告捷。”“自燕兵犯順,南北日尋干戈,而王師克捷,未有如東昌者。自是燕兵南下由徐、沛,不敢復道山東。”

由此可知這場爭奪皇位的南北戰爭,因為盛庸在東昌大敗燕軍,燕軍從此繞行,使城中的百姓躲過了戰爭的災難。

據清嘉慶二年《東昌府志》和清宣統二年《續修聊城縣志·通紀志》記載:“明惠帝建文二年十二月(公元1400年),燕兵薄東昌。盛庸擊敗之。斬其將張玉於白玉橋。燕兵走館陶,盛庸檄諸屯軍合擊燕,絕其歸路。”

這段文字記載的是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以“靖難”為名,起兵反對明惠帝的南京明朝政府,揮師南下攻打東昌府時慘遭失敗的事情。根據民間傳說,在這場戰鬥中,朱棣險些被盛庸所擒,靠躲在當時隆興寺前一個石拱橋下,才躲過一劫。朱棣當上皇帝後,將聊城的隆興寺命名為護國隆興寺,隆興寺前面的石拱橋命名為白玉橋。目前這座橋的遺址位於古城區小禮拜寺街,鐵塔南側。

據史料記載,1400年冬,燕王率兵攻打到東昌,南京明朝政府將領盛庸領兵屯東昌拒敵。當燕軍來到東昌城下時,盛庸背城列陣。交戰一開始,燕王朱棣親自率軍攻打盛庸軍左翼,未能得逞。復攻打盛庸軍中堅。盛庸下令開陣縱燕王朱棣入,隨後即令軍隊將燕王朱棣及其軍隊重重包圍。後來雙方在東昌城邊上展開了激烈的大戰,從上午一直殺到晚上,直殺得屍體遍地、血流成河,但是被包圍在中間的燕王朱棣始終沒能衝出包圍。正在危急時刻,他的部將朱能和周長趕到增援,才將在重圍之中的燕王朱棣救出。

民間相傳,朱棣在東昌大戰中衝出重圍後,走到一石拱橋上時,已經是人困馬乏,可後面追兵將至。就命令大將張玉在橋頭拒敵,他則繼續北逃。但是剛走到橋中央,胯下的戰馬卻因體力不支倒了下去,將朱棣甩到了橋下。而此時,盛庸的追兵已經到來,他只好趁著夜色躲避在石拱橋下。後來追兵在此橋上斬殺他的大將張玉。直到追兵返回城後,朱棣才從橋下出來,向館陶方向逃跑。

關於這段民間流傳的故事,在歷史資料中也有相關記載。其中清嘉慶二年《東昌府志》記載:“明惠帝建文二年十二月,燕兵薄東昌。盛庸擊敗之。斬其將張玉於白玉橋。燕兵走館陶,盛庸檄諸屯軍合擊燕,絕其歸路。”

經過三年的南北戰爭,公元1402年6月,朱棣登上皇位,開始封賞有功之臣。當時他就想到了曾經在東昌大戰中救他性命的朱能,特封其為榮祿大夫,封成國公,加太子太傅。卒後,追封東平王。而當時因為保護他而死的張玉被追封為河間王

古蹟重建

在政通人和的今天,修復護國隆興寺,祈禱世界和平,人民安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普世教化,護國佑民,意義非常深遠。有人曾說:“建一座寺院,就會少一所監獄”,我們將在建設隆興寺的同時,運用佛教道德倫理理念,為聊城的精神文明建設及創建和諧社會,作出佛教界的努力,為政府及各位施主,各位企業家們在聊城的投資環境,創造更加和諧安定的精神力量。重建後的寶剎將占地三十餘畝,分為三期工程:

一期工程投資800萬,計畫建設:山門、大雄寶殿、功德堂與圍牆。

二期工程投資1500萬,計畫建設天王殿藏經樓客堂願海堂五觀堂鐘鼓樓法堂地藏殿伽藍殿、等建築

三期工程投資3700萬,計畫建築五百羅漢堂、萬佛樓、祖堂、禪堂、念佛堂、講堂、觀月樓、臨水閣、步雲樓、水韻樓等全部工程及寺院綠化、裝修、燈光及其他配套設施的工程完善施工。

護國隆興寺的建設,將在市政府,市宗教局的指導、監督下,一切工程全部按照招投標手續,委託市建委辦理招投標,依法完善建設監督管理制度,由市建築規劃設計院審議通過,市建築監督監理部門監督施工,目前的投資預算是屬於概算,在一切工程具體開工前,要由市有關部門根據古建工程施工圖預算後進行施工,工程施工完畢,將由有關部門給予決算,並出具相關證明資料,根據決算給付工程施資結算。

建築規劃

完成速度根據善款到位情況具體施訂。重建後的護國隆興寺為南北四層院落,東西三排跨院的格局模式,總體架構根據傳統四合院及寺院園林規劃模式,結合傳統風水運勢,按照步步登高的古建格局,山環水抱的風水要求,總計需要建設,數十座建築。

全部建築飛檐翹角,四梁八柱,精雕細刻,輔以傳統的彩畫雕刻,飛龍跑獅,壽山福海諸多吉祥圖案,盡顯傳統明清古建築的莊嚴宏偉氣勢。同時儘量創造與眾不同的佛教造像手法,所有佛像全部按照傳統手法雕造,鎦金貼金全部按照捐款施主意願,保證真材實料投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