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延闓行書七言聯

譚延闓行書七言聯

譚延闓行書七言聯,作者譚延闓,現代書法作品,縱148.2厘米,橫39厘米,藏於溫州市博物館。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名稱】譚延闓行書七言聯

【類別】中國書法

【年代】現代

【作者】譚延闓

【簡介】

縱148.2厘米,橫39厘米,藏於溫州市博物館。

在南京東郊的中山陵風景區,在靈谷寺東北山坡上,有一座豪華的民國時陵墓,350米長的墓道旁,古木參天,綠草如茵,亭閣曲水相映生輝。該墓用材考究,墓場上的牌坊、石碑等,用的是清朝重臣肅順墓前的石料。圓形墓室外覆金山花崗石。祭堂前的“牡丹花壇”系圓明園舊物。這么一座講究的陵墓,所葬即1930年去世、次年以國葬之禮移至這裡的軍閥、政客、書法家譚延闓。譚延闓一生有四大“特色”:一是為人圓融沖和(在諸多場合都扮演“和事老”的角色,有“藥中甘草”之稱),二是講究美食(當年“八大菜系”中湘菜的崛起即得益於他的倡導),三是善對無情對(晚清文人的一種文字遊戲,字面對得越工越好,內容越不相及越好),四是善寫“顏體”書。這裡,我們要著重看一看他的書法。

“堂上不可生榛樹,天下幾人畫古松”這副行書七言聯為譚延闓所書,縱148.2厘米,橫39厘米,藏於溫州市博物館。聯中未署書寫時間,名款下鈐印兩枚:一枚白文為“譚延闓印”,一枚朱文為“祖安”。這件作品雖為行書,卻很大程度上吸取了顏體楷書的雍容、沉厚、雄健、鬱勃等特色,而且參用米芾作書法,有縱橫捭闔之態、疾風驟雨之勢,看上去筆致老辣,具大朴大雕之美。

總體而言,譚延闓的書法主要受四家的影響,即翁同龢何紹基錢灃顏真卿。譚延闓的父親譚鍾麟是清朝重臣,曾任兩廣總督、工部尚書等職,與翁同龢是至交,每有信札往來。譚鍾麟將翁的這些手跡作為“教材”,在眉頭頁腳處加上自己的見解,交給其子譚延闓、譚澤闓學習。翁同龢書法得益於顏真卿,故而後來譚氏兄弟倆都成為善寫“顏體”的著名書法家。尤其是譚延闓,可以說不僅繼承了顏書的精華,而且還有所發展。他的“顏體”,小到蠅頭小楷,大到擘窠榜書,均極精妙。這裡的行書對聯,較其楷書作品要多一些審美內涵,這主要是由於他在創作時要作適當的調整,以使作品不僅要有宏大的氣勢,更要有流暢的氣息。所以他下筆雖然多作藏鋒,但在行筆中加快了節奏,以至於線條出現了飛白,收筆則果斷利落,不在捺腳、鉤挑上“做手腳”以體現“顏味兒”。這是掌握了傳統精髓之後的放縱,是功力支撐之下的自由揮灑,因而筆者更願意欣賞譚延闓的這類作品一自然、自適而且自信,體現著活生生的自我。

譚延闓(1880—1930),字祖安、組庵、組安,號切庵、慈畏、畏三等,湖南茶陵人。清光緒進士,授翰林院編修。1909年被推為湖南諮議局議長。1912年加入國民黨,任湖南支部長。此後歷任湖南督軍兼省長,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等職。工書法,能詩文,著有《粵行稿》、《切庵詩稿》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