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里陽

謝里陽

謝里陽,男,1962年6月生,安徽岳西人,中共黨員,東北大學博士,東北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遼寧省學科帶頭人、遼寧省優秀拔尖人才,東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現代設計與分析研究所所長,遼寧省CAD/CAM工程技術中心主任,“航空動力裝備振動及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基本信息

社會兼職

謝里陽 謝里陽

遼寧省CAD/CAM工程技術中心主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設計分會常務理事、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機械強度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材料研究會疲勞分會副理事長;

瀋陽市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

國際學術期刊《Int. J. Performability Engineering》亞太區域編委

國際學術期刊《Int. J. Reliability and Safety》雜誌編委

《機械強度》、《失效分析與預防》、《理化檢驗》、《東北大學學報》等編委

人生經歷

學習經歷

1978.10-1982.07:東北大學機械系機械製造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題目為麻花鑽頭刃磨原理與裝備設計,1982年7月獲學士學位;

1982.08-1984.12:東北大學機械系機械強度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結構應力分析與疲勞壽命估算,1984年12月獲碩士學位;

1985.03-1988.06:東北大學機械工程系機械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結構疲勞損傷與可靠性,1988年7月獲工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8年畢業後在東北大學任教;

1988.07-1988.10: 東北大學機械工程系助教;

1988.11-1991.09: 東北大學機械工程系講師;

1991.10-1992.11: 東北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

1992年晉升教授;

1992.12 東北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系教授;

1995年被評為機械學(現更名 為機械設計及理論)博士學科點博士生導師;

現任東北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現代設計與分析研究所所長。

學術研究成果及專長

個人專長

1.大型工業系統風險機率分析與安全管理決策

2.結構強度、完整性與設備狀態診斷與監測

3.計算機仿真、虛擬實驗與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CAE)

4.微機電系統與微製造技術

研究方向

1. 大型工業系統風險機率分析與安全管理決策

2.結構強度、完整性與設備狀態診斷與監測

3.計算機仿真、虛擬實驗與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CAE)

4.微機電系統與微製造技術

講授課程

1 彈性力學有限元法(碩士生學位課)

2 機械CAD(本科生選修課)

3 機械可靠性工程(本科生選修課)

4 疲勞強度(本科生選修課)

5 Monte Carlo方法與計算機統計模擬(研究生必修課)

主要業績

謝里陽著作 謝里陽著作

長期從事結構疲勞強度、系統可靠性、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1996-1998年間分別在德國漢堡機率安全分析研究所和馬格德堡大學從事可靠性和系統風險機率分析方面的研究,主持德國教育與科研部(BMBF)資助的中德雙邊合作項目。德國研究聯合會(DFG)資助在德國卡爾斯魯厄研究中心微結構技術研究所做訪問學者。先後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高技術(863)計畫項目,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國家教委優秀年輕教師重點跟蹤資助,國家留學歸國人員基金.國防預研課題.國家科技攻關重大項目子課題.國家重大基礎(973)規劃研究項目子課題.博士學科點專項基金、德國教研部(BMBF)資助的中德雙邊合作項目等多個研究項目。先後被評為全國青年科技標兵、瀋陽市十大傑出青年、教育部青年骨幹教師、遼寧省學科帶頭人、遼寧省優秀拔尖人才、遼寧省青年科技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等。出版專著《機械可靠性基本理論與方法》。主編了《機械設計手冊》、《材料工程大典》中結構強度與可靠性方面的若干篇章、以及全國見習工程師培訓教材《現代設計方法》等。承擔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預研課題等。在《IEEE Trans on Reliability》、《Reliability Eng and System Safety》、《Fatigue Fracture of Eng Mater and Struc》等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200餘篇。

研究課題

1. 中-韓國際合作項目“複合材料衝擊疲勞斷裂實驗與模擬研究” 2008-2010

2. 國家863探索導向課題“大型升船機可靠性綜合設計評價技術”(20050145027),2007-2009

3. 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複雜載荷歷程疲勞可靠度的統計加權平均算法研究”(50775030), 2008-2010

4. 國家863探索導向課題“複雜機械裝備可靠性設計與評價技術”(2006AA04Z408),2006-2008

5.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項目“核電關鍵材料的環境行為與失效機理”(2006CB605000)子課題“機率壽命預測與風險評價方法研究”,2006-2010

6. 國家教育部高校博士點基金項目“續系統單元化可靠性建模理論與方法研究” (20050145027)2006-2008

個人榮譽

謝里陽著作 謝里陽著作

先後被評為全國青年科技標兵、瀋陽市十大傑出青年、教育部青年骨幹教師、遼寧省學科帶頭人、遼寧省優秀拔尖人才。遼寧省青年科技獎,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自然科學三等獎、遼寧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等。

1992年先後被評為瀋陽市十大傑出青年、瀋陽市青年教師標兵和遼寧省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1994年被評為全國青年科技標兵;

1995年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3年“軟岩巷道支護壓力與變形的動態仿真及監測預報的研究”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4年“可重構的製造過程管理系統”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5年“可重構的製造過程管理系統” 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6年 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材料與工程學部“優秀項目獎”

2005年 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主要著作

《機電系統可靠性與安全性設計》,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09/01

《見習機械設計工程師資格考試指南》(見習機械設計工程師資格考試培訓教材),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03-01 第1版

《機械可靠性基本理論與方法》,科學出版社,2009.01

《結構分析中的有限單元法及其套用》,東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現代機械設計方法》(見習機械設計工程師資格考試培訓教材),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年05月

《先進制造環境下的控制圖技術》,東北大學出版社,2007-12-1

《中國材料工程大典 第1卷 材料工程基礎》(主編第6篇),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1-1

《現代機械設計方法》內容簡介

該書是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關於《見習機械設計工程師資格認證實施細則》的規定與要求編寫的,其目的是提高大學生從業的適應能力,滿足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迫切需要。本書的編寫充分考慮了工科專業大學生的基礎和現實需要,內容全面,體系清楚,著重實際示範。本書內容包括四大部分:創新設計——TRIZ理論、有限元方法與ANSYS套用、最佳化設計、可靠性設計。本書基本上包括了工程技術人員需要掌握的現代設計理論知識,在內容上力求做到深入淺出。

本書主要作為高等院校機械工程類專業畢業生和在校學生參加見習機械設計工程師資格考試的指導教材,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機械可靠性基本理論與方法》內容簡介

《機械可靠性基本理論與方法》以機械系統及其零部件的可靠性為背景,匯集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介紹了可靠性與產品全生命周期成本關係、失效率一時間關係、載荷一強度干涉關係、系統可靠性與零件可靠性之間的關係等可靠性基本理論、模型、方法的新認識與新發展。在零件可靠性方面,從數學的一般意義上解釋載荷強度干涉概念與模型,大大拓展了傳統模型的套用範圍;在系統可靠性方面,採用系統工程思想方法,介紹了直接在系統層進行可靠性分析、建模的方法,突破了“從零件到系統”的傳統可靠性分析框架;在系統故障分析方面,介紹了Petri網模型及相應的故障分析新方法;此外,還採用通用發生函式方法詳細表述了多狀態零件與系統的可靠性問題。

《機械可靠性基本理論與方法》可作為高等院校機械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等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從事可靠性研究的科研人員的參考資料。

主要論文

2009年發表的論文基於D-H變換矩陣的Stewart型並在線上床位姿方程及運動學反解,《機械設計》2009年 第5期

一種新型六自由度力學載入系統,《組合工具機與自動化加工技術》2009年 第4期

謝里陽著作 謝里陽著作

大型真空罐的結構強度與穩定性分析,《機械設計與製造》2009年 第4期

6自由度並在線上床位姿誤差線性化計算模型及驗證,《製造業自動化》2009年 第2期

基於貝葉斯網路的多狀態系統可靠性建模與評估,《機械工程學報》2009年 第2期

考慮表面加工的疲勞缺口係數研究與套用,《組合工具機與自動化加工技術》2009年 第2期

有限板共線多孔MSD應力強度因子有限元分析,《組合工具機與自動化加工技術》2009年 第1期

載荷共享並聯繫統疲勞累積損傷可靠性模型,《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 第2期

基於混合特徵和支持向量機的抽油桿缺陷識別,《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 第2期

5mm厚6063鋁合金攪拌摩擦對焊焊縫組織分析,《焊接技術》2009年 第1期

2008年發表的論文

基於ARAMIS的攪拌摩擦焊焊接件拉伸試驗分析,《焊接技術》2008年 第6期

考慮載荷作用次數的齒輪可靠度計算模型,《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 第12期

連續系統強度分布的確定方法與可靠度計算,《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 第12期

基於混合硬化模型的ERW焊管排輥成形數值模擬,《塑性工程學報》2008年 第6期

35CrMo鋼缺口試件有限元分析與設計,《機械設計》2008年 第11期

系統可靠性的貝葉斯網路評估方法,《航空學報》2008年 第6期

多狀態機械系統可靠性的離散化建模方法,《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 第11期

鋼纜類相關失效系統的可靠性分析,《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 第11期

多狀態系統共因失效機理與定量分析,《機械工程學報》2008年 第10期

基於動態非線性模型的帶式輸送機滾筒有限元分析方法,《煤礦機械》2008年 第11期

具有不確定性的恆幅循環載荷疲勞可靠度異量綱干涉分析方法,《機械強度》2008年 第5期

連續系統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機械製造》2008年 第9期

考慮失效相關的系統動態可靠性模型,《兵工學報》2008年 第8期

基於損傷等效原理的並聯繫統相關失效可靠性分析,《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 第8期

系統共因失效機率分析的非經驗模型,《中國機械工程》2008年 第15期

失效相關係統動態可靠性建模與失效率研究,《中國機械工程》2008年 第12期

攪拌摩擦焊接過程溫度場動態仿真,《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 第7期

基於ESPN的製造系統多任務可靠性研究,《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 第7期

3-TPT型並在線上床的精度分析與仿真,《中國機械工程》2008年 第11期

考慮失效相關的k/n系統動態可靠性模型,《機械工程學報》2008年 第6期

2A12鋁合金攪拌摩擦焊縫孔洞和溝槽缺陷分析,《輕合金加工技術》2008年 第5期

載荷相關結構系統的可靠性分析,《機械工程學報》2008年 第5期

裂紋梁動力學仿真的有限元模型,《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 第5期

套用Petri網的關聯矩陣求最小割集的新方法,《中國機械工程》2008年 第9期

ERW輥彎成形過程CAD/CAE集成建模方法研究,《機械設計與研究》2008年 第2期

共因失效分析中不確定性數據的處理方法,《機械設計》2004年 第z1期

基於生產費用的柔性作業車間調度最佳化,《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 第4期

貝葉斯網路在機械系統可靠性評估中的套用,《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 第4期

柔性作業車間多目標調度最佳化研究,《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 第3期

攪拌摩擦焊工藝與機理的研究,《現代製造技術與裝備》2008年 第1期

考慮相關失效的管道類系統可靠性建模,《中國機械工程》2008年 第5期

基於小波神經網路的抽油桿缺陷識別,《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 第2期

基於高速轉盤法的剩餘污泥可溶化處理,《化工學報》2008年 第2期

鋁合金攪拌摩擦焊焊接過程缺陷分析,《機械製造》2008年 第2期

共因失效系統動態可靠性模型,《中國機械工程》2008年 第1期

考慮載荷作用次數的零部件可靠性模型,《機械強度》2008年 第1期

2A12鋁合金攪拌摩擦焊工藝與焊縫組織特徵分析,《製造技術與工具機》2008年 第1期

基於人工神經網路的複雜機械結構安全性分析,《機械與電子》2008年 第1期

隨機恆幅循環載荷疲勞可靠度異量綱干涉模型,《機械工程學報》2008年 第1期

基於RCMⅡ和CCF理論的隱蔽性故障的新評價模型,《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 第1期

管道類連續系統可靠性建模方法,《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 第1期

2007年發表的論文

隨機載荷作用下的零件動態可靠性模型,《機械工程學報》2007年 第12期

ANSYS的格線劃分在工程實例上的套用,《機械》2007年 第9期

機械產品失效率預測的數學模型,《失效分析與預防》2007年 第4期

機械零件動態可靠性模型及失效率研究,《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 第11期

零件動態可靠性建模及早期失效率研究,《航空學報》2007年 第6期

基於廣義隨機Petri網的CIMS多任務可靠性研究,《計算機工程與套用》2007年 第33期

某型飛機水平尾翼疲勞試驗的聲發射實時監測,《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 第8期

3-TPT平台誤差的蒙特卡洛模擬,《工程設計學報》2007年 第4期

基於小子樣可靠性評估方法的軟體開發與工程套用,《瀋陽建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 第4期

考慮載荷作用次數的共因失效零部件可靠性模型,《機械科學與技術(西安)》2007年 第10期

套用於IID變數的ARMA控制圖性能分析,《儀器儀表學報》2007年 第10期

含裂紋一維歐拉梁的裂紋無效位置分析,《套用力學學報》2007年 第1期

失效機率計算中的信息遺失與系統級建模方法,《中國機械工程》2007年 第19期

多種失效模式下的機械零件動態可靠性模型,《中國機械工程》2007年 第18期

信噪比在分析殘差控制圖檢測能力中的套用,《工業工程》2007年 第5期

提高抽油桿微裂紋漏磁檢測精度靈敏度新方法,《石油機械》2007年 第9期

基於Pro/E的齒輪參數化設計系統開發,《煤礦機械》2007年 第10期

載荷多次作用下的共因失效系統可靠性模型,《航空學報》2007年 第B08期

一種集成SPO與EPO的過程控制方法,《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 第9期

基於隨機Petri網的基本加工單元故障分析,《組合工具機與自動化加工技術》2007年 第9期

神經網路求解隱蔽性故障率,《機械製造》2007年 第6期

Q控制圖靈敏性分析,《高技術通訊》2007年 第2期

套用MCEWMA控制圖監視刀具磨損過程,《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 第5期

考慮載荷作用次數的失效相關係統可靠性模型,《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 第5期

COM技術在可靠性設計中的套用,《組合工具機與自動化加工技術》2007年 第4期

直母線錐盤金屬帶式無級變速器帶的軸向偏移分析,《中國機械工程》2007年 第8期

基於貝葉斯動態模型的自相關控制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7年 第3期

高溫壓力蒸汽管道壽命預測方法的研究,《機械製造》2007年 第3期

基於Petri網和GASA的雙資源JSP動態最佳化調度,《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 第3期

監視過程均值變化的殘差控制圖檢測能力分析,《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 第3期

發動機輪盤模擬技術理論與方法,《機械設計》2007年 第2期

確定RCMⅡ中最佳維修間隔期數學模型的適用條件,《機械設計》2007年 第2期

雙資源生產車間調度問題的研究,《計算機工程與套用》2007年 第6期

電機電流分析法在工具機類設備診斷中的套用研究,《工具機與液壓》2007年 第3期

考慮共因失效的機械零部件可靠性模型,《機械設計》2007年 第1期

輪盤疲勞可靠性分析的Monte-Carlo數字仿真,《系統仿真學報》2007年 第2期

某鈦合金材料拉伸過程的聲發射特徵,《機械製造》2007年 第1期

管道類連續系統可靠性建模與套用,《機械設計與製造》2007年 第1期

集成統計過程監視與工程過程控制,《統計與決策》2007年 第1期

2006年發表的論文

Q控制圖初始性能的改進,《工程設計學報》2006年 第5期

面向小批量製造環境的控制圖理論的研究,《組合工具機與自動化加工技術》2006年 第10期

自相關過程的統計控制方法研究,《機械製造》2006年 第9期

生產周期——交貨期雙目標生產車間調度最佳化,《組合工具機與自動化加工技術》2006年 第12期

裂紋檢測的結構動力學方法研究進展,《機械製造》2006年 第12期

金屬帶式無級變速器摩擦因數和傳動效率的實驗研究,《機械設計》2006年 第12期

齒輪可靠度設計計算模型,《機械製造》2006年 第11期

基於RCMⅡ的石油設備管理策略,《石油機械》2006年 第11期

基於SVD方法的弱故障特徵提取方法,《工具機與液壓》2006年 第10期

低循環疲勞壽命預測的冪指函式模型,《機械強度》2006年 第5期

壓氣機盤疲勞可靠性數字仿真分析,《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 第9期

裂紋梁的動態特性仿真,《工程設計學報》2006年 第4期

基於遺傳和禁忌搜尋算法求解雙資源車間調度問題,《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 第8期

裂紋梁的相似特性及模型誤差分析,《機械強度》2006年 第4期

重用ANSYS軟體對壓縮機定子的有限元分析,《通用機械》2006年 第7期

套用循環平穩方法分離電機系統故障,《振動.測試與診斷》2006年 第2期

壓氣機輪盤疲勞壽命影響參量的靈敏度分析,《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 第6期

基於SolidWorks的液壓集成塊虛擬設計,《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 第6期

套用冪變換法構造低周疲勞壽命預測的冪指函式模型,《航空學報》2006年 第2期

可靠性干涉模型的擴展與套用,《機械工業標準化與質量》2006年 第3期

基於IDEF&ML的生產過程管理系統的建模研究,《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2006年 第5期

矩形外伸板的彈性分析,《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 第4期

基於零件條件失效機率分布的共因失效模型,《中國機械工程》2006年 第7期

某型飛機起落架收放試驗過程中疲勞損傷的聲發射監測,《無損檢測》2006年 第3期

基於遺傳和禁忌搜尋算法求解車間調度最佳化問題,《計算機套用》2006年 第4期

發動機可靠性及其評價技術分析,《農機化研究》2006年 第3期

系統共因失效分析及其機率預測的離散化建模方法,《機械工程學報》2006年 第1期

冗餘系統共因失效機率預測模型,《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 第2期

基於Monte Carlo-神經網路的系統相關失效機率模型,《系統仿真學報》2006年 第2期

參數化零件可靠性設計在Pro/E上的實現,《機械設計》2006年 第1期

齒輪失效機率分析的串聯繫統相關失效模型,《失效分析與預防》2006年 第1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