謚寶

材料: 五代前蜀王建用璽。 謚寶製作不甚精細,印材為白石,雕作帝王慣用的盤龍鈕。

謚寶
製造年代: 五代
材料: 石
規格: 長11.7厘米,寬10.7厘米,高11.4厘米
收藏地: 四川省博物館
介紹
五代前蜀王建用璽。王建是五代十國時期,在四川地區割據小國前蜀的皇帝。唐天復三年八月(903年)封為蜀王,天祐四年九月(907年)在成都稱帝,在位12年。“謚寶”是仿照帝王在世時所用的璽印而制,即將諡號刻於預製的璽印上,隨葬墓中,表示人死後所得的稱號。謚寶上刻“高祖武聖文孝德明惠皇帝謚寶”14字。謚寶製作不甚精細,印材為白石,雕作帝王慣用的盤龍鈕。玉入印材極早,秦漢時期一度是尊貴的象徵,之後才漸漸成為平民的隨身寶器。一般摩氏硬度在六度以下者稱為“軟玉”,以上則為“硬玉”。常作印材的玉有翠玉(又有綠、紫、白及紅色)、黃玉、碧玉、蛇紋石及密玉。白玉是共中較佳的一個品種,但王建墓謚寶用白玉質量較差。玉印是印材中珍貴的材質之一,堅潔潤密,不磨不磷,紋理不破,古人多喜愛佩帶“玉印”。王建墓白玉謚寶印鈕雖有斷裂,但由於隋唐時期印章傳世稀少,總數10方上下,故此賣價亦不會太低。玉材十分結實,保養時除須留心人為撞摔外,還要防止溫度、濕度突然變化而造成的玉印冰裂甚至崩碎。平時在玉面打蠟,可保其溫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