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水河風景區

諾水河風景區

諾水河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東北部的通江縣境內,東西長35公里,南北寬18公里,幅員面積457平方公里,海拔高500至2088.6米。它緊鄰陝西漢中,東有“秦川鎖鑰”護持,西與“劍門蜀道”相連。景區分為諾水河洞天、臨江麗峽、空山天盆三部分,呈弧形分布,圍繞通江縣城構成一道環形風景線。景區以岩溶地貌為主,山勢東西走向,北高南低;諾水南北貫通,蜿蜒於群山之中,兩岸險峰兀立,溝壑縱橫,林海茫茫,怪石叢生,溶洞支集,水簾、飛泉、險灘、暗河等奇景比比皆是。

景區介紹

諾水河風景區諾水河風景區
諾水洞天

位於通江諾水河旁,是以喀斯特地貌為主的溶洞群。128個溶洞雲集兩岸,或臨清溪,或處絕壁,山山有洞、洞中有洞、洞洞相連,宛如地下迷宮,規模巨大,世所罕見。其中最有名的為中峰洞。

“諾水洞天”景區位於通江縣北80公里,幅員面積約170平方公里,有著名景點270餘處。該景區以岩溶地貌為主,地形複雜,地貌奇特。諾水河南北貫通,兩岸群峰聳峙,溝壑縱橫,林海茫茫,山、水、石、林,各呈姿態,尤以128個地下溶洞令人嘆為觀止。可謂山山有洞,洞中有洞,洞洞毗鄰,各具特色。洞內可游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溶洞有:牛角嵌、獅子洞、中峰洞、宋家洞、樓房洞、老龍洞、仙人洞、仙女洞等40餘個。

諾水河風景區諾水河風景區

這些溶洞,或臨清溪,或處絕壁,有的須匍匐而進,有的要潛水而入,洞中景觀都保持著原始風貌。其中已開發的中峰洞、獅子洞、宋家洞、樓房洞等景觀奇特,獨樹一幟。三潮水、變色泉、風泉、跳魚泉等異彩紛呈,蔚為壯觀。景區最大的溶洞中峰洞又名佛光洞,因洞內顯影佛光而得名。它集雄偉、險峻、奇麗、神秘於一體。分上洞、中洞、下洞三層;大洞、中洞、小洞三種;旱洞、水洞、風洞三類;共由上、中、下、水、峽五部分構成;是一座多層次、多類型、多特色的地下溶洞世界。全長1.5萬餘米,面積60萬平方米,已開發7000米,可游面積20萬平方米。洞內阡陌縱橫,狀如蛛網,峽谷深淵,氣勢磅礴,乳筍林立,石芽參差。該洞有三個出口,洞道空間大,冬暖夏涼,氣候宜人,洞內溫度、濕度、空氣皆優。歷年溫度恆定在18℃,濕度為96%至98%,在國內外溶洞中絕無僅有洞內有仙風神韻的瑤池仙境,奇幻異象的巴人風情,仰天長嘆的霸王別姬,參憚悟道的萬佛朝聖,天造地設的巴國遺風,紫微高照的佛光普照,水光山色的天河放舟,歲月鐫刻的滄海桑田,是一座地下奇城。

諾水河風景區諾水河風景區

臨江峽谷

峽谷方圓120平方公里,著名景點有60多處。峽谷兩岸,陡壁如削,峽底河水奔涌,形成數十處瀑布;峽中觀景,上有一線天,下有一線水;峽區古藤纏樹,林茂似海,四季長青。空山天盆景區與臨江峽谷相接。這是一個13平方公里的高山盆地,盆中有山峰四座,卓然獨立,而又遙相呼應。峰高120~140米,山體內形成無數個蜂窠狀溶洞。盆周萬山環列,一百多個山峰各具特色。

空山天盆

與峽區相接的是海拔1200餘米的空山天盆景點區,奇特的岩溶地貌造就了13平方公里的高山盆地,空山又是前國家主席李先念指揮的著名“空山戰役”,遺址紀念地,紅軍洞、將軍樹、五十里戰壕迄今猶存。

麻壩石林

“麻壩石林”在“諾水洞天”之南,幅員面積14平方公里。在這裡,陡峭突兀的青石山岡,綿垣十餘里,構成一座神秘莫測的石頭城。城頭上怪石環列,猶如天兵神將,戎裝戒備,而城中石林,三五成簇,參差交錯,有的似仙女觀景,有的若唐僧朝聖,有的如太公釣魚,氣韻生動,妙趣天成。每當山風吹過,石林之中便發出龍吟虎嘯,萬馬奔騰的聲響。據縣誌記載,這裡是當年川陝楚白蓮教大起義藍號義軍的大本營。該景區最著名的石景有“唐僧朝聖”等20餘處。

金童山

金童山亦稱“金童玉女”,位於諾水河鎮西北角,前臨玉皇壩,後依鳳凰嶺,雙峰相偎,脈脈含情,卓然玉立,,高聳入雲。民間傳說,早年玉皇大帝的御印失落於玉皇壩,遂派身邊的玉童下界鎮守,玉女不耐寂寞,偷偷下界幽會,玉皇震怒,謫為石筍。登金童山觀日出,看夕陽,群山起伏,雲海翻騰,一派勝景。

然畫屏

在縣北樓子鄉駐地西南300米處,為馬鞍山東北面裸露溶岩絕壁,高500多米,長1000餘米,絕壁上下,苔蘚斑斕,雜灌花木點綴其間,畫自天成,妙不勝言。諾水沿絕壁緩流,山水輝映,恰如一幅天然畫屏。

太極圖

在縣北樓子鄉魯壩村,山嶺余脈逶迤河谷,迴環婉轉,魯壩河纏繞山麓,縈迴曲流形成一幅山水太極圖。居高臨下,山成峽谷,河水時隱時現,五顏六色的峽壁映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條黃龍穿行其間。河岸一洞,相傳從前有黃龍在洞中修煉,欲歸大海,卻被山水太極圖鎖住,當地人稱此景觀為“太極鎖黃龍”。

四色水

在縣北牛角嵌前,由諾水、硫磺水、牛角嵌溶洞水匯流而成,黑與白,清與濁,四色皆備,故名。每當諾水清澈碧綠之時,牛角嵌溶洞水卻渾濁呈橘黃色;反之,河水漲洪水時,溶洞水則清澈碧綠;硫磺水則由黑變白。一水四色,四時亦然,因硫磺水黑白變化明顯,氣味濃烈,俗稱“臭水”,又有“變色泉”之稱。

中峰洞

中峰洞,又名佛光洞,乃世界罕見的“地下岩溶博物館”,位於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諾水河腹心。分上、中、下三層,12大景區,36條支洞,72重迷宮,108般奇景,總長15公里,60餘萬平方米,已開發8公里,25萬餘平方米。集“雄、險、奇、幽、深”於一體,洞中有洞,洞洞相連,洞洞有景,景景妙絕。中峰洞旅遊公司首創“海陸空”立體開發模式:捷運進洞1600米,洞海泛舟10000餘平方米,洞天佛光3000餘平方米,刷新三項金氏世界紀錄,被中國溶洞協會會長朱學穩考察認定為“天下第一洞”。

樓房洞

樓房洞全長約2000餘米,可供遊覽面積8萬平方米以上,洞中三層洞道,六個獨成體系的景區,1000餘米陰河流水,3000平方米以上的四季不盈不虛的湖水,數個神奇的巨型鐘乳石瀑布,少有的洞內溫泉組成立體多層次遊覽圖。

洞中仙境,飛鳥秋鳴,瀑布靜瀉,溫泉融融,洞外大型停車場,漂流源頭,山野特色餐飲,優質的服務,定讓人身心兩醉,樂而忘歸。

諾水河風景區諾水河風景區
龍湖洞

龍湖洞位於諾水河風景名勝區中心牛角嵌內,是“諾水洞天”景區的門戶。洞道總長2000餘米,分上下四層,可游面積約5萬平方米,每層景點奇觀,洞上有洞,洞下有河,河上有湖,如蛟龍盤鏇,似水府迷宮,遊人蕩舟與於此,堪稱人生快事。洞內乳石密布,潔白如冰,寶塔林立,如宮燈、如帷幔、如玉樹、如珠簾,“透光寶石”、“鵝管群”、“古城堡”、“生命之源”、“雙乳露峰”等景點構成了瓊樓玉宇般的神話世界。洞內完整的保存著數百條明清以來取水題記,相傳每遇天旱,川陝邊境的地方官和老百姓來龍湖洞祭祀求雨,至今仍保存有一特殊的地質現象“喊泉”。滄桑是自然。

獅子洞

獅子洞位於牛角嵌北600米,可游面積約7萬平方米,由三殿七庭和“洞中西海”、“洞中棧道”等十二大景觀組成。主洞深2000餘米,高30-80米,洞內塔柱林立,陰河幽邃,四壁乳石滿步,形狀神奇,氣勢宏偉。置身洞中,令人頓覺莊嚴肅穆。其中的“乳石蓮花”定海神針、“珍珠玉盤”、“金龜戲水”和古水文線遺蹟勘稱絕景。

特色

諾水河風景區諾水河風景區
洞奇:景區有大小溶洞一百多個,山山有洞,洞洞毗鄰,洞中有洞。其中龍湖洞有如水府龍宮,神秘莫測;仙人洞石佛群生,仙女成陣;獅子洞銀塔如林,琳琅滿目;樓房洞乳石瀑布異彩紛呈;中峰洞奇麗詭秘,險峻宏偉;高峰洞珠玉薈萃,晶瑩剔透;神鴉洞盤鏇幽深,佛像天成;凌雲洞潮水飛濺,連環洞天窗洞開……可謂洞洞奇特,各具風姿。
石怪:景區內怪石林立,姿態萬千,有合掌迎客的鼓掌石,展翅欲飛的神鷹,似動非動的海豹石,形象逼真的蘑菇石,獅麟爭雄的獅麟石……均自然天成,栩栩如生。它們或立山腰,或站路旁,或臨河畔。進入景區,即隨處可見。

山秀:景區溝壑縱橫,峽谷幽深,遠眺峻岭逶迤,群峰疊翠;近看巨峰高聳,雄奇秀麗。金童山拔地而起,一峰矗立,形如利劍;與金童山相峙對望的“雙河畫屏”,石色與綠樹相間,色彩繽紛,構成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畫”高五百米,長千餘米,雄偉壯觀,氣勢磅礴;有山環水繞而成的“太極圖”,有臨江萬仞的猴子岩,有乳石密布、各具其形的吊佛岩,有山頂平坦、狀如座凳的凳子山,有聳入雲霄、頂端圓如珠玉的掛寶岩……更有撲地蓮花、飛燕覓食、一灶三鍋、天馬乘船、五佛觀榜等山形,可謂百態千姿,令人稱奇。
水美:景區內有諾水、御河、臨江、空洞河四大水系,大小溪流百餘條。河道蜿蜒曲折,常年綠波蕩漾,清澈見底。因谷深山陡,林茂水急,景區既有壯觀的飛瀑,又有秀麗如畫的湖泊、深潭、險灘及泉眼、水簾。旖旎多姿的溪流時而穿峽而過嶂,飛珠濺玉,時而鑿石開關,飛湍一線。其間最可觀者有噴涌而出、顏色多變的變色泉,泉眼幽深、水出魚躍的紅魚泉,清濁交替、三日一潮的三潮水,水清如鏡、古樹倒映的蓮花潭,五彩繽紛、銀耳飄蕩的金花灘等。
路險:崎嶇險道多達七十餘處,如米倉古棧道、閻王土扁、望鄉台、梯子岩、手抓岩、鬼門關、九道拐、關門石等,皆處於山勢陡峭處,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勢,望而生畏,行者股慄。長達五公里的米倉山古棧道是秦蜀戰略要道,懸於絕壁,遊人過此處,上頂一線天,下踏一線水,鳥在頭上飛,水在腳下流,甚感驚險。
峽幽:景區內溝壑縱橫,水天一線,幽深之峽谷,有臨江麗峽、日月峽、青龍峽、黃龍峽等數以百計。峽長或數千米,或萬餘米。峽底溪流迂迴,隨山勢而蜿蜒,或流水湍急,或浪濤奔涌。峽壁樹木叢生,山花四時不乏;古柏參天,獼石橫立,置身峽谷,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