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第征服

諾曼第征服即諾曼征服戰爭是11世紀中葉法國諾曼第公爵威廉同英國大封建主哈羅德為爭奪英國王位進而征服英國的一場戰爭。

諾曼第征服即諾曼征服戰爭
英國封建化過程的完成諾曼征服戰爭是11世紀中葉法國諾曼第公爵威廉同英國大封建主哈羅德為爭奪英國王位進而征服英國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既是諾曼人對外擴張的繼續,又是西歐同英國之間的又一次社會大融合。它以威廉的勝利而告終,對英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英國位於歐洲大陸西北岸外的大西洋中,由不列顛群島組成。它懸置於歐洲大陸之外,但是來自大陸的一次次外力的衝擊,卻把它納入了歐洲社會的歷史進程。公元前後, 愷撒統帥的羅馬軍團揚帆而至,不列顛開始納入西方文明進程。
此後,來自歐洲大陸的一些日耳曼部落(總稱為盎格魯—撒克遜人)定居不列顛群島,開啟了英國歷史發展的新時期,即民族國家逐步形成和封建化時期。公元8世紀以後,居住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波羅的海沿岸的諾曼人開始向外大舉擴張。787年,諾曼人首次侵入英國,800年前後侵入法國,隨後又侵入愛爾蘭。9世紀中葉,諾曼人侵占英國東北部地區,並建立自己的王國。10世紀初,諾曼人首領羅隆侵占法國部分領土,建立諾曼第公國(911年)。
諾曼第公爵威廉對英國王位的覬覦由來已久。1051年,他在訪問倫敦時,就與表兄弟、英王愛德華討論過王位繼承問題。愛德華無子,對威廉的要求沒有提出異議。哈羅德也曾許諾 日後奉威廉為王。
愛德華國王於1066年1月病逝,臨終前卻讓哈羅德為王位繼承人,英國政治機構的 核心賢人會議也決定由哈羅德繼承王位。不久,哈羅德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稱王。這 對威廉來說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他決定用武力奪取王位,征服英國,建立自己的王國。
為創造有利的形勢,威廉派使節遊說當時最有影響的封建領袖羅馬教皇亞歷山大二世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向他們控告哈羅德背信棄義,是一個篡位者和發偽誓的人。教皇支持威廉的行為,還賜給他一面“聖旗”。亨利四世也表示幫助威廉奪回王 位。丹麥國王出於個人野心,也支持威廉。很快,威廉便拼湊出一個反對哈羅德的鬆散聯盟。
10月11日,哈羅德從倫敦出發,13日夜到達黑斯廷斯附近的一處高地宿營。威廉的 遠征軍此時也已趕到黑斯廷斯,雙方在此遭遇。一場激戰,也是威廉征服戰爭中決定性 的一戰就這樣開始了。
哈羅德選擇威爾登山地的山背最高處作為統帥部所在地,將親兵部署在峰頂兩側, 在中央構成堅固的防守,兩翼則是民兵把守。持矛、斧的步兵,肩靠肩、盾靠盾構成嚴 密的方陣。威廉將軍隊分成左中右三路,每一路又分三個方陣,第一線是弓箭手,第二 線是重裝步兵,第三線是騎兵。他親自指揮中央的諾曼第戰士,並在隊前打起教皇賜予 的“聖旗”。
14日上午9時,號角齊鳴,戰鬥開始。諾曼人排成一線,沿山坡向山頂推進。當兩 軍接近時,諾曼弓箭手開始射箭,英格蘭人憑藉盾牌護身,用長矛、標槍、戰斧向敵人 發起衝擊。 英軍居高臨下,兵器銳利,給諾曼人嚴重殺傷。威廉左翼開始向山下敗退,中央的 諾曼人也受到影響後退。在混亂之中,威廉墜馬,但他馬上恢復鎮靜,躍上另一匹馬, 大聲高呼: “請大家都看著我,我還活著!上帝會保佑我們勝利!”諾曼人停止敗退,重整旗 鼓,在威廉指揮下,由騎兵在前,步兵隨後,向英軍發起第二次進攻。結果仍無法突破 對方密集的防線。此時,威廉改變戰術,用佯敗將敵人引開堅固有利的陣地,諾曼人向 後退到谷底、上山,待敵人追擊時,居高臨下予以痛擊。哈羅德沒有識破這一計謀,追擊時損兵折將,實力受到削弱。威廉抓住這一戰機發動最後反攻。哈羅德中箭身亡,英軍陣腳大亂,全線崩潰。黑斯廷斯戰役以威廉的徹底勝利而告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