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惡莫作

諸惡莫作

【拼音】 zhū è mò zuò 【解釋】 諸惡:各種壞事。佛家語,凡是壞事都不要做。舊時用以勸人行善。阿難報言:如是如是,(中略)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三十七品及諸法。除修多羅及諸戒律,其餘有說四句之偈,所謂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惡即七支過罪,輕重非違,五部律明其相,如是等戒所防止。諸善者善三業若散若靜,前後方便,支林功德,悉是清升,故稱為善。其義雖為通誡,然七佛各各有禁戒偈。此四句偈為第六佛迦葉如來之偈也。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詞目 諸惡莫作

發音 zhū è mò zuò

釋義 諸惡:各種壞事。佛家語,凡是壞事都不要做。舊時用以勸人行善。

出處 《大般涅槃經》:“諸惡莫作,諸善奉行。”

示例 勸君諸善奉行,但是~。(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十八)

佛經記載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此一四一句偈總括一切佛教,佛教之廣海,攝盡於此一偈。大小乘八萬之法藏,自此一偈流出也。

諸惡莫作諸惡莫作

1、增一阿含一曰:'時大迦葉問阿難曰:增一阿含乃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乃諸法皆由此生。阿難報言:如是如是,(中略)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三十七品及諸法。迦葉問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時尊者阿難便說是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2、北本涅盤經十四曰:'何等名為伽陀經?除修多羅及諸戒律,其餘有說四句之偈,所謂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3、智度論十八曰:'隨相門者,如佛說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4、法華玄義四之一曰:'戒經雲: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惡即七支過罪,輕重非違,五部律明其相,如是等戒所防止。諸善者善三業若散若靜,前後方便,支林功德,悉是清升,故稱為善。自淨其意者,即是破諸邪倒,了知世間出世間因果正助法門,能消除心垢,淨諸瑕穢,豈過於慧,佛法曠海,此三攝盡。'

5、釋氏要覽上曰:'阿難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世謂之七佛通戒偈。其義雖為通誡,然七佛各各有禁戒偈。此四句偈為第六佛迦葉如來之偈也。增一阿含經四十四曰:'於此賢劫中有佛名為迦葉如來,壽二萬歲,二十年中恆以一偈以為禁戒。一切惡莫作,當奉行其善,自淨其志意,是則諸佛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