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六則

論語六則

《論語》是記載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文集,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全書共二十篇,每篇有若干章,取首章中的兩三個字為篇名。一章記一件事或幾句話、各章基本上是獨立的,沒有結構上的關係。你所說的的一則,就是《論語》中的一章,其中第一則見於《學而》篇,第二、三則見於《為政》篇,第四則見於《公冶長》篇,第五、六則見於《述而》篇。

基本信息

論語六則

論語六則論語六則
按原文、註解、譯文的順序排列如下:

第(一)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時”是在一定的時候,不是時不時、常常的意思

“習”有兩種說法:

1.複習

2.實習,實踐,演習

人們多解釋成複習,中學教材也這么解釋,但是按照原北大中文系著名學者楊伯峻先生《論語譯註》一書中的解釋,應該是後者,理由如下:

1.習按其甲骨文的字形推斷的本義是幼鳥學飛,由於幼鳥學飛需要實踐,因此有演習,實踐的意思

2.孔子教給其弟子的具體知識是禮樂射御書術,射箭、駕車、禮儀、音樂等學問都需要不斷演習操練,因此此處應該是演習的意思

3.《禮記》里有“習禮樂”“習射”這樣的話,都是演習的意思,可作為第二個理由的佐證

“說”通“悅”,喜悅的意思

“有朋”的“有”或曰同“友”,“友”是朋友,“朋”是同一師門的師兄弟指的意思

“人”是別人的意思

孔子說:“能夠常常溫習學過的知識,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嗎?有同門師兄弟從遠方來不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嗎?別人不了解你,你又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作為嗎?”

第(二)則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本句的意思有兩種說法:

1.溫習舊的知識,再學習新的知識

2.溫習舊的知識,並且在舊知識中找到新的所得

我們更偏向於第二種,但中學教材中或不作注釋以防爭議,或解釋成第一種

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並且在舊知識中找到新的所得,就可以當老師了。”

第(三)則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罔”有兩種說法:

1.惘然無所得

2.被欺騙

根據論語中的其他用例我們認為第二種解釋更正確,以前的中學教材解釋成第一種,現在的教材已經改過來了

“殆”有三種說法:

1.精神疲殆

2.迷惑

3.危險

在論語的其他用例中只有後兩種解釋,根據對偶詞

的詞義相近的規律,我們判斷應為第二種解釋,舊教材解釋成第一種,是根據一些古人的註解做出的判斷,沒有依據,新教材已經改過來了

孔子說:“光學習不思考,就會(因為不思甚解而)迷惑不解;光思考不學習,就會(因為思路狹窄而)危險。”

第(四)則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是以”就是“因此”,“憑藉這個”的意思,意譯為所以

子貢問道:“孔文子憑藉什麼稱作‘文’呢?”孔子說:“聰明而又愛好學習,不把向比他地位低的人請教當作恥辱,因此被稱為‘文’。”

第(五)則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識”通“志”,念做zhì,記住的意思,在現代漢語中這個讀音仍有殘留,如博聞強識,標識中的“識”都念zhì,不念shí

“厭”不是討厭的意思,同“饜”,本義吃飽,引申出滿足的意思

“何有”是上古漢語的固定用法,是“何有其難”的意思,就教材解釋成哪裡有,說這是孔子的謙辭,其實是孔子的自負之語

“何有於我哉?”是倒裝句,可以理解成“於我有何哉?”

孔子說:“默默的記住,不滿足於已經學會的知識,教導別人不疲倦,對我來說有哪一樣呢?”

第(六)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三”是虛數,表示很多,不一定就是三個,在此可翻譯成“幾個”。

“其不善而改之”的前面承前省

一個“擇”字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選擇他的長處學習;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點就改掉。”

文章中的“而”字的用法有:表並列、錶轉折、表承接,下列“而”字的意思為

(1)學

時習之

,不亦說乎(

表承接

)意思為然後

(2)人不知

不慍,不亦君子乎(

錶轉折

)意思為但,卻

(3)敏

好學(

表並列

)意思為而且

(4)溫故

知新(

表順接

)意思為然後;並且

(5)學

不思則罔(

錶轉折

)意思為但,卻

(6)擇其善者

從之(

表承接

)意思為然後

學習方法

溫故而知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而時習之

默而識之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相關成語

三人行,必有我師

擇善而從

不恥下問

誨人不倦

溫故知新

不亦樂乎

學而不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