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心療法

舞台劇《談心療法》(The Talking Cure),是一部和心理學有關的電影,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部傳記電影,講述了猶太籍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西格蒙德的故事。導演:大衛·柯南伯格 David Cronenberg 。主演:凱拉·奈特莉、維果·莫特森、麥可·法斯賓德、文森特·卡索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片名:談心療法
英譯:A Dangerous Method
國家:德國/加拿大/英國
導演:大衛·柯南伯格 David Cronenberg
主演:凱拉·奈特莉、維果·莫特森、麥可·法斯賓德、文森特·卡索

談心療法談心療法

劇情介紹

本片是加拿大著名導演大衛-柯南伯格第一次參加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角逐。
怪誕暴力的邪典大師大衛-柯南伯格繼《東方的承諾》之後沉寂四年帶來了新作《談心療法》,影片改編自英國編劇克里斯托弗-漢普頓的舞台劇《談心療法》(The Talking Cure),是一部和心理學有關的電影,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部傳記電影,講述了猶太籍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西格蒙德的故事。弗洛伊德(維果-蒙坦森飾演)1856年出生於摩拉維亞,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學家艾內斯特·布呂克的指導下進行研究工作;1881年開始私人開業,擔任臨床神經專科醫生,1886年與馬莎-伯萊斯結婚,育有三男三女。不過,影片真正的主角並不是弗洛伊德,而是一位名叫薩賓娜-斯皮勒林(凱拉-奈特莉飾演)的猶太裔俄羅斯女子。她是精神病醫生弗洛伊德和榮格(麥可-法斯賓德飾演)的病人,這位漂亮女子給了兩位心理學家極大的啟發,卻也促使榮格最終在理念上與恩師弗洛伊德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相關資料

凱拉-奈特利扮演的薩賓娜-斯皮勒林,造型比影迷之前想像的要美艷得多。影片中,蒙坦森扮演弗洛伊德,麥可-法斯賓德出演他的弟子榮格。蒙坦森曾和大衛-柯南伯格合作過《暴力史》和《巨塔殺機》兩部經典電影,近幾年一直以性格角色為主,在《巨塔殺機》讓他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之後,還主演了頗受好評的《末日危途》,可惜因為影片上映檔期和行銷不力的關係,最終讓他在頒獎季中毫無斬獲。作為柯南伯格的御用演員,蒙坦森此次的演技發揮勢必駕輕就熟。麥可-法斯賓德近幾年也開始迅速竄紅,今年還有一部代表作《恥辱》殺進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競賽單元,在影帝角逐道路上具備了雙保險。
這部以榮格和弗洛伊德兩位心理學大師為中心的正經的古典劇本看起來頗不符合柯南伯格一貫怪誕、扭曲、色情、暴力、驚悚、晦澀的張揚作風,但是別忘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以及性本能等理論中包含的性衝動、受虐、死亡、精神分析等元素完全符合這位重口味導演的審美趣味。對於這位熱愛探求人類精神世界黑暗未知角落的大師來說,駕馭這樣的題材完全不在話下。加上兼具文藝味跟表演實力的強大卡司陣容,《危險方法》無疑是本屆威尼斯電影節最值得影迷期待的給力影片之一。

幕後製作

力求改變的柯南伯格
來自加拿大的導演大衛·柯南伯格一向以尖銳、大膽、犀利的影像示人。無論是他早期的《狂犬病》、《蒼蠅》還是中後期的《死去的孿生子》、《裸體午餐》還是這些年的《欲望號快車》、《暴力史》和《東方的承諾》,都能讓影迷看到柯南伯格是一個決不妥協的導演。而且這種“硬碰硬”的電影風格也成為了柯南伯格的標籤和招牌。很多人去欣賞柯南伯格的電影,就是為了從中找到這種“硬核”的內容的。對於柯南伯格的影迷來說,自己的偶像如果妥協、如果含混、如果糊塗,是不可以接受的。只不過,求變的柯南伯格說:“我覺得喜歡《蒼蠅》的人或許並不會一下子就喜歡《危險方法》,因為每部電影都與眾不同,我尊重它們的特殊性,而且我也在尋求改變。”
主題,在柯南伯格的這部電影裡變得柔軟異常,雖然有一個關於嫉妒、**和分道揚鑣的故事,但是柯南伯格並沒有把它拍攝成一部黑色電影,而是把他拍攝成了一部關於榮格成長曆程的影片。柯南伯格說:“的確,榮格是這部電影裡的主角,他的故事是影片的重點,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的角色就不重要了。其實,榮格、弗洛依德和薩賓娜都是同等重要的角色。我對心理學很感興趣,當我決定要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的這種興趣就更濃厚了--尤其是對榮格的心理學說。這其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但是當你把這些展示到銀幕上的時候,就不得不有所保留。可能這就是我希望在影片中改變自己以往特色的原因。”
復活歷史人物,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導演或多或少會在人物身上投射自己的情感和理解,柯南伯格說:“一切傳記片背後的淵源和動力,可以說都是導演要復活歷史人物的願望,在銀幕上重新賦予他們生命,讓他們開口說話、生活、呼吸並進行研究。當你面對的是榮格、佛洛依德和薩賓娜這樣開創歷史的人物的時候,你的這種復活他們的願望就會更加強烈。而且他們的故事會讓你本人陷入到關於倫理學、精神領域的衝突之中。當然,這種復活並不是完美的,我們總會把自己的幻想放到這些復活的影子上。”
翔實而真實的歷史
影片可謂改編自一段心理學史上的公案,雖然有些許八卦和花邊的潛質,但是柯南伯格還是非常嚴謹地對待著這個題材。他前前後後閱讀了大量的心理學書籍,自己甚至也成為了半個心理學家,他說:“我準備了很長時間,詳細了解了這兩個心理學家的生平和學說。總的來說弗洛伊德學派是一門複雜的科學,認為在我們內心都有無意識存在,這是人類意識無法到達之地。而榮格學派更多的是從宗教出發,講述的是另外一些理論。”
凱拉·奈特莉在影片中扮演的薩賓娜是一個充滿了爭議的人物,也是心理學史上繞不過去的一個“病例”。奈特莉說:“莫特森給了我很多關於心理學的很多的書籍,幫我找了很多心理學家,和他們面談,詳細了解這兩個心理學的巨擘的研究內容。看了很多書,這是我的一個愛好,而且對自己的工作也很有好處。而且,我還看了薩賓娜的日記。詳細了解了這個女人的心理和想法。這是一部古裝戲,我很喜歡拍古裝電影,而且對人文傳記片也很有興趣。”

花絮

《危險方法》根據克里斯托弗·漢普頓的舞台劇《談話治療(The Talking Cure)》改編。
這是維果·莫特森和大衛·柯南伯格的第三次合作。
凱拉·奈特莉曾經在《贖罪》一片中和克里斯托弗·漢普頓有過合作。漢普頓是那部電影的編劇。
克里斯托弗·瓦爾茲原本是扮演佛洛依德的人選,可是他後來看中了《大象的眼淚》的劇本,退出了劇組。
克里斯蒂安·貝爾原本也是影片的演員,但是他也退出了劇組。

評論

這是一部有趣的電影,把佛洛依德和榮格是如何分道揚鑣的講述得清清楚楚,而且還很精彩。克里斯托弗·漢普頓的舞台劇有著機靈、睿智而且讓人難忘的台詞。——《好萊塢報導者》
無論是攝製、影調、還是戲劇化的色彩,這部柯南伯格做得都很到位。但它卻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整部電影中,根本沒有表現出來什麼叫做“危險方法”。在關鍵時刻,危險總是先走一步,煙消雲散。——《衛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