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理食品品牌行銷

一般認為,調理食品是屬於冷凍食品的範疇,冷凍食品包括五大分類:調理食品、畜肉產品、家禽產品、水產品、果蔬產品。 產品中高檔化已經成為調味品行業的發展趨勢,海天、味事達、美味鮮等業內大廠推出了多款高檔化產品。 另一方面,調味品專業化發展的趨勢也已顯露出來。

調理食品簡介

調理食品,對於大眾消費階層來說,聽起來還比較陌生。但在調理食品概念背後展示出的,卻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新型食品加工產業。
陌生新詞——調理食品
“什麼是調理食品?是保健品?還是什麼新的調味品?”
每當談起調理食品的時候,總會遇到這類疑問。看來調理食品這個詞在中國的大眾消費者中認知度並不高,但要說起早已面市而且鋪貨率極高的速凍水餃、湯圓和包點等產品來,則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調理食品似乎也就比較容易理解了。但調理食品不僅包括這些速凍食品,它的涵蓋範圍實際非常廣泛,品類多樣,品種豐富。
認真觀察一下各大超市的冷櫃貨架,隨著今年散裝速凍食品退市,品種豐富的調理食品陳列面和品種數量正在悄然增加,從各種速凍炒飯和炒麵等微波食品,到湯羹食品和各式泡飯等即食產品,從各種半成品炸雞塊、調味肉扒和燒烤製品,再到串燒和便當等便利店主打產品,品類繁多。通過零售終端,調理食品正越來越多地滲入中國大眾的家庭消費,並逐漸成為消費流行
在國外食品市場上,調理食品已蔚然成風,調理食品在英語國家叫做“Prepared foods”,翻譯成中文是“經過洗、切或其他預處理,可直接進行烹飪的預製食品,預加工食品”;在日本,調理食品通常被稱為“Process foods”即加工食品。我們不妨給出定義:調理食品是指以農產品、畜禽和水產品等為主要原料,經前處理及配製加工後,採用速凍工藝,並在凍結狀態下(產品中心溫度在18攝氏度以下)儲存、運輸和銷售的包裝食品。
一般認為,調理食品是屬於冷凍食品的範疇,冷凍食品包括五大分類:調理食品、畜肉產品、家禽產品、水產品、果蔬產品。其中調理食品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有不同的分類方式:
——根據最終產品分類,調理食品可分為:
① 面米製品:適於各種花色的炒飯、燴飯、炒麵、燴麵、配餐、粥類、米粉、
匹薩餅等產品;
②裹麵製品:適於冷凍裹面魚蝦、肉類、禽塊、可樂餅、果蔬等產品;
③乳化肉製品:適於冷凍畜禽肉製成的丸類、餅類、腸類等產品;
④魚糜製品:適於冷凍魚、蝦、蟹等丸類、糕類、腸類等產品;
⑤菜餚製品:適於冷凍各式生制、熟制菜餚產品;
⑥燒烤(煙燻)製品:適於冷凍烤鰻、烤(熏)肉、烤(熏)禽、肉腸、素腸產品;
⑦火鍋湯料製品:適於各種海鮮、麻辣、酸辣口味等火鍋湯料(鍋底)產品;
⑧湯羹製品:適於冷凍畜禽湯、海鮮湯、蔬菜湯、雜燴湯、奶湯等中西式湯餚產品。
——根據原料分類,調理食品可以分為:
①菜蔬類調理食品:如脫水蔬菜、五味杏仁、春筍等;
②肉類調理食品:如調味肉串、調味肉丸、醬排骨、方塊火腿、雞塊等;
③水產類調理食品:如調味魚漿、調味魚排、烤魚片、烤鰻、麵包蝦等;
④混合類調理食品:如水餃、湯圓、漢堡、火鍋料等。

調理食品——食品消費市場的新寵

從已開發國家的食品發展歷史中發現,隨著家庭冰櫃和微波爐的出現和普及,極大地推動了飲食消費方式的多樣化和便利性發展,使得冷凍冷藏食品和調理食品具備了廣泛推廣的消費條件。
由於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備餐時間和用餐時間都在減少,但家庭用餐仍是大多數家庭非常重要和寶貴的團聚方式,它對於家庭成員的幸福感獲取、壓力釋放、感情溝通和生活品質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產生了對食品便利性的強勢需求,並逐漸形成消費依賴。減少家務時間,迫切需要一種現代的某種生活方式來替代家庭生活得幸福——調理食品的出現,可以部分緩解家務的瑣碎,還能節約時間享受美食。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國家和地區,調理食品和家庭替代餐的主要目標顧客群是不斷擴大的白領階層或者中產階級,他們的生活節奏較快又具有一定的消費能力。

調理食品市場分析

目前,我國調味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有的產業產品過剩,存在一窩蜂投資上項目的情況;有的產業缺乏適銷對路的產品,這兩種現象同時存在。有以下幾個問題應充分引起注意。

產品開發的誤區

把綠色及營養放在第一位。殊不知,在食品安全和衛生的基礎上,擺在調味品產業第一位的應該是味道。只有味道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歡及滿意,產品才有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如果把調味品的開發和保健品的開發混為一談對企業的發展與產品的開發極為不利。
盲目跟風和模仿,忽視產品的市場定位。很多企業追求名稱上的相似和雷同,忽視了調味品產品的本質和特點,混淆了一般的產品名稱和特有的產品名稱。比如在雞精調味料沒得到消費者認可後,先後出現了鴿精、深海魚精、蝦精和湯精等其他類似產品。不是說這些產品本身有問題,有的還是真材實料,但忽視了調味料的特點和消費者的要求,最後還是不了了之。殊不知,中國人食用雞湯有悠久的歷史和長期形成的消費習慣,因此雞精調味料很快走俏;韓國人視牛肉湯為“國湯”,因此以牛肉精粉製作的調料十分暢銷;日本的鹹魚精也是如此。
原料選擇的錯位。比如用“花生粕”、“蠶蛹”為原料生產醬油,從技術上是可行的,也不存在所謂的新技術,但不符合醬油工業的發展方向,有點走“極端”,名不副實,最終只能是“曇花一現”。如東北一家上市公司的研究開發中心在完全不了解醬油行業的情況下研究醬油生產工藝,把過時的技術當作“新技術”,把成熟的工藝當作“新工藝”。搞什麼“水解醬油”的“技術攻關”,完全是不必要的重複勞動和極大的資源浪費,最終受害的是企業自身。

投資創業的誤區

目前在調味品業具有一種傾向認為,“調味品生產加工比其他食品工業簡單,進入門檻低,似乎人人都能搞,是個容易賺錢的行業”。殊不知,調味品生產加工的專業性很強,利潤普遍較低,企業成長與其他食品行業的企業發展要慢,新產品盈利的周期也比較長。因此,一定要警惕調味品行業的投資“陷阱”。據行業內有關研究數據證實:一般常規行業的投資成功率在20%,餐飲業的投資成功率為15%。大量實踐證明:越是門檻低的行業,投資的成功率越低。因此,調味品行業的企業家千萬不能盲目投資,把投資等同於“發財”,把投資混同於“效益”,把投資誤認為“事業成功”。與之相反,投資常常是“破財”的開始,是已有效益的流失,是“事業失敗”的種子,這方面應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品牌延伸的誤區

最近,在加加醬業舉辦的2006年市場行銷研討會上,該公司的楊振總經理提出了“小世界大國家”的行銷思路和“品牌成就偉業”的企業發展思路,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所謂“小世界大國家”的行銷思路認為:中國是個“小世界”,中國的各個省份又是個“大國家”。比如,河南有1億人口,等於半個美國;四川有9千萬人,等於兩個韓國;歐洲所有國家的版圖加起來才相當於中國,法國的地理面積只相當於我國的山東省。所以,要按照這個思路經銷醬油才對。他們經過縝密的市場調研分析,實行了有針對性的擴張和發展戰略。
1992年,在全國糧食放開之時,我提出了調味品生產銷售不能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要以中心城市為依託,向中小城市及農村延伸和發展。現在我國的調味品生產市場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加加醬油針對這一明顯變化,在2006年昆明行銷發展戰略研討會上提出了一系列結合實際的行銷策略。其中“把紅旗插到農村去”就有很強的針對性。據他們調查:一個縣級城鎮有1萬家醬油銷售點,如果每家只銷售1瓶醬油,銷售量就是1萬瓶,沒有任何一種產品有這么多銷售網點。可見,他們對市場的細分研究到何種程度。然後對症下藥。況且,加加醬業在業內以不打價格戰著名,不走低價戰略,以此來提升品牌價值和行業價值,為醬油行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在食醋行業,山西陳世家在行銷上實行高價策略對提升行業價值是有利的,但是做法有些不切合實際,不利於企業自身發展。另外,加加醬業在品牌發展延伸方面也有細緻的研究,尤其在避免“品牌延伸”的誤區上有兩點很有價值:一是堅持品牌專一性。為了論述其觀點的正確,他們研究了企業和其他行業的實例,也有本企業家的經驗和教訓之談。二是“新品牌”的延伸可能會破壞原有的“品牌”。這方面要正確處理好“破”與“立”的辯證關係,這可能是調味品行業企業目前遇到的問題。
9月底,中國調味品協會經銷商分會成立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近2000名調味品專業經銷商參加了自己行業組織的成立儀式。參加大會的還有商務部、國資委和民政部的領導,經銷商分會領導機構成員、調味品企業代表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多家媒體記者。
中國調味品協會會長衛祥雲到會致辭並宣布中國調味品協會的領導機構成員並頒發了證書。商務部、國資委和民政部的領導對中國調味品協會經銷商分會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它將要起到的代表經銷商利益,維護經銷商權益、規範調味品經銷市場環境的積極作用表示了肯定,並預祝經銷商分會在以後的發展中不斷壯大隊伍,為調味品行業的持續發展作好工作。
作為經銷商分會的第一任會長,中國調味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白燕女士向參加經銷商分會成立大會的眾多經銷商介紹了經銷商分會的籌備及會員發展情況。她表示,成立後的經銷商分會將會負責全國調味品經銷商的行業管理工作,制定行規行約,規範行業行為,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打造誠實守信的經營體系,向政府反映經銷商的願望和要求,同時接受政府委託,推動行業發展,在政府、經銷商和生產企業之間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同時做好為經銷商的服務工作,組織會員交流、研究行業行銷發展戰略,從而促進我國調味品生產與市場的繁榮與發展。
中國調味品協會在不斷轉變服務觀念,最佳化工作方式的過程中,不斷加強與全國各地調味品專業經銷商的交流與合作,掌握到目前我國調味品行業的經銷商分布廣、數量多,規模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整體鬆散,存在產銷信息不對稱,甚至出現違背誠信經營的欺詐現象,這些都不利於維護調味品專業經銷商的整體權益和我國調味品產業的良性發展。為此中國調味品協會決定牽頭組織成立全國性的經銷商行業組織,以促進調味品產銷結合、規範管理和提供服務,進一步開拓調味品的銷售市場,與生產企業的行銷實現對接,從而實現調味品經銷商和生產企業的雙贏。
參加成立大會的調味品企業代表和經銷商代表也對經銷商分會的成立讚賞有加,他們在發言中表示,經銷商分會的成立,充分適應了調味品行業發展的新形勢,滿足了調味品行業發展新需要,必將進一步促進調味品產銷結合,加強調味品企業與經銷商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對於促進調味品產業的持續發展以及調味品專業經銷商的做大做強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中國調味品行業誠信經銷商”頒獎典禮在成立大會上同期舉辦,對調味品經銷行業的17家經銷商進行了表彰並頒發榮譽證書與獎牌,以鼓勵他們在規範調味品市場誠信經營、營造調味品經銷公平競爭環境、促進產銷結合方面做出的積極貢獻。
最後,參加成立大會的領導成員和企業、經銷商代表在“倡導誠信經營理念,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的宣言旗幟上以共同簽名的方式為經銷商分會成立大會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中國的調味品市場將有以下特點和趨勢:

一、產品品種將更趨向於多樣化、複合方便化、高檔化、營養保健化。
多樣化的產品適合於不同地區、不同階層的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如加碘、加鋅、加鈣的複合營養鹽,將改變了食鹽單調平淡的口味;作為日常調味品的醋,更是品種多樣,從山西老陳醋到鎮江香醋,從浸蛋醋、餃子醋、蟹醋、涼拌醋、包子醋、黑米醋、薏米醋到醋的再製品,以醋為添加劑的飲料,將迅速進入百姓家,豐富消費者的飲食,成為廚房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人民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迫切需要集多種調味品為一體,即可製成複合型專成用拌菜、調面、烹蝦、炸雞調料,又可烹飪川、粵、魯等大菜系中的名餚調料;也可製成象阿香婆醬一樣的膏、糊、汁、塊等多形態多用途的複合型調味品。同時鑒於家庭炊具的快速發展,微波爐、烤箱食品的調味品也將被開發,這些調味品撕袋即可食用,方便、衛生、好吃、好看。
高檔調味品不僅要有優良的品質,而且還要有高檔次的包裝。在今後的調味品生產中,只有高質量的產品才能真正占有市場,參與市場競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包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包裝漂亮 、古樸典雅,不僅增加了對消費著的吸引力,而且可將產品作為一種極富新意的饋贈禮品。同時,精緻的小包裝調味品也將有較大的發展,這些產品的包裝材質形勢不同,大小規格各異,即可家用,也可出差、旅遊、野餐時調味用。
消費者越來越重視調味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因此,要改變我國釀造調味品食鹽含量過高的狀況,加強對低鹽、淺色及一部分無鹽調味品的生產。為滿足老人、婦女、兒童的營養需要,應充分利用相應的天然食物,如黑米、薏米、黑豆、蘑菇菌類等,分別生產出含各種維生素、礦物質等不同營養成分的調味品。而且,我國有著悠久的藥膳歷史,調味常用的花椒、沙仁、豆蔻、大料、桂皮、茴香等既是調味品,又是中藥,因此藥膳調味品將會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從而為調味品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二、新技術將不斷地套用於調味品生產中。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現代生物技術的套用,將會開發出不少新原料、新產品。生物技術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及生物感測器五個方面的技術。利用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改善傳統釀造產品菌種,培育出優良菌株,從而提高釀造產品的質量,如上海海鷗釀造公司已經採用了航天育種技術。酶工程把生物酶從菌體中提取出來,直接用微生物酶進行釀造,得到人們所需的各種產品。生物感測器使生物活性物質,如酶、抗體、活細胞與測定物質相遇時產生的化學、物理、生物化學變化轉變為電信號,使發酵過程更易被掌握和控制。通過套用以上先進技術,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從而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三、新產品尚需不斷研究開發。
當今,各種各樣的肉類香精已在國際上相繼問世,同時,蓄禽、水產、蔬菜、水果、酵母等天然提取物,因其味道鮮美自然,易被人體吸收,也被開發套用於各種複合調味料。在國內這些研究雖取得一些發展,但因起步較晚,據世界水平還有很大差距,為滿足國內市場需要,我們應在研究、生產、套用諸環節上緊密配合,以期儘快開發新產品,占領市場,替代進口。
我國目前的客觀實際為調味品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用武之地,但不利的因素也非常多,可以說機遇與挑戰並存,發展與危機同在。這就要求我們的行業工作者堅持科技興企和以市場為導向,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逐步縮小我國調味品工業與世界水平的差距。中國調味品協會也將不斷加強自身建設,逐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勇於開拓創新,按照國家經貿委規定的協會的基本職能,認真做好協會工作,在協會會員和政府之間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既反映調味品行業的願望和要求,為企業服務,又接受政府部門委託作好行業管理工作,推動調味品行業的發展。

中國調味品業繼續沖高 行業競爭加劇

2003年380億元,2004年590億元,2005年880億元,2006年銷售額預計衝破千億元大關——近年來,我國調味品業表現出強勁發展勢頭,成為食品行業中增幅最快的門類之一。伴隨著市場銷量的快速增加,調味品行業逐漸走出不飽和競爭,表現出集中度提高、大型企業主導性增強、銷售重心轉移的特點。
產品趨向中高檔化
2004年,我國人均GDP首次超過1000美元,按照國際慣例,這意味著居民已進入高品質生活階段,飲食由“吃飽”向“吃好”發展,口味由“有味”向“好味”發展,中高檔調味品市場容量在進一步擴大。縱觀2005年~2006年前5個月的發展,這種趨勢已經顯露出來,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企業的產品生產硬成本提高要求漲價。隨著國家對調味品企業的規範化管理,調味品各子類產品行業標準陸續出台,調味品製作的用料越來越規範。如雞精行業標準出台後,對雞肉和氮含量兩項硬指標的規定,使得全行業的雞精製作成本大幅度上漲,雞精即將面臨全行業大漲價。
2.廠家定價不合理,利潤過低,要求向中高檔發展。一方面,調味品廠的基本原材料為農副產品,這些產品的價格近年來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國內調味品企業多為中小企業,在定價上面普遍存在不合理性,隨著國家對員工福利、稅收等方面的規範化調整,也迫使廠家重新調整產品價格。
3.調味品企業急欲擺脫區域性束縛,也使得廠家對利潤的要求提高了。調味品企業無論是出於本地市場競爭環境的惡化,依靠本地生存困難,還是想突破地域限制,走向全國銷售,都需要生產中高檔產品來支撐。簡單來講,比如福建的企業要將一箱醬油運到外省,先不談賺錢,僅運費就得6~8元/箱。如果只是單純銷售一般的醬油,價格上根本沒有辦法與外省的地產品牌相競爭。
產品中高檔化已經成為調味品行業的發展趨勢,海天、味事達、美味鮮等業內大廠推出了多款高檔化產品。但從國內一些中小企業的市場現狀來看,品種比較雜亂,形象不夠統一的情況較為突出,如果選擇走中高檔路線,企業在產品形象方面還需要花費一定的功夫。

專業化發展漸顯趨勢

傳統調味品中,除了醬油、醋等大宗產品之外,調味汁、醬、複合調味料的市場需求也在不斷增長,中式調味品、西式調味品共存共榮。先前的調味汁都是比較便宜的燒烤汁類產品,銷量較少,後來廣東企業開始嘗試將調味汁推向深入,拉動了整個調味品產品高檔化的發展。如廣東一家企業生產的鮑魚汁,其生產工藝很簡單,一般能生產蚝油的設備即可生產,但利潤明顯比蚝油高得多。該企業也充分意識到這一新項目的快速成長趨勢,於是迅速調集資金搶先對此產品進行宣傳和推廣,目前該企業已在鮑魚汁市場占有極為重要的市場地位。其他如牛肉汁、雞汁及其他汁類產品,也均得到迅速拉動。
另一方面,調味品專業化發展的趨勢也已顯露出來。此前在中國大陸境內,醬油只是叫做醬油,之後從廣東、香港地區開始,細分出老抽、生抽,再又發展為老抽、生抽、鮮味醬油,另外還有各種功能性醬油,如蒸魚醬油、紅燒醬油、涼拌醬油等,其他調味汁、調味粉產品也是如此。消費者品牌意識的提高,也使行業內的分工趨向專業化,如提到深色醬油,大家都很自然地想到海天,提到鮮味醬油,大家想到的是味事達,提到蚝油,大家想到的是李錦記,提到複合調味料,大家想到王守義十三香。

餐飲業發展拉動調味品增長

近兩年,餐飲逐漸成為調味品銷售的主導性渠道,餐飲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調味品的飛速發展,兩者表現出明顯的正相關性。據國家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05年全年餐飲業零售額實現8800億元,連續14年實現兩位數高速增長,同年餐飲業調味品銷售收入首次突破200億元。預計2006年餐飲業銷售收入將突破1萬億大關,餐飲業的迅猛增長也必將促進調味品業的進一步發展。
銷售渠道重心分散
與以往相比,調味品產業在銷售模式和銷售渠道上都發生了較大變化。此前,調味品在銷售上主要集中於批發流通渠道,過於依賴各地的副食品批發市場以及副食品經銷商來進行銷售。現在則表現出全渠道發展的趨勢,即從單一的批發渠道和傳統零售渠道向現代零售渠道、餐飲、封閉渠道、工業渠道延伸,發展為經銷商經銷+企業直營(餐飲、商超、工廠等)的雙重模式。所以調味品企業在快速發展中還要及時調整自己的經營模式,以適應新形勢下的市場競爭環境。與此同時,國內有很多中小調味品企業,已經意識到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但精細化的同時也必然帶來高成本、低收益,早期尤為明顯。而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是產品線要長,這樣在精細化的過程之中,產品才能支撐市場對費用的渴求,使精細化成為利潤而不是負債的來源。
行業競爭加劇,大企業整合市場
(1)國家針對調味品產業的行業標準進一步完善,使得進入門檻越來越高。
(2)國內大企業整合市場。本土大型調味品企業,如海天、味事達、美味鮮、恆順等,近年來市場活動頻繁,從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等多方面加劇競爭,迫使小廠退出市場。很多產能在5000萬以下的企業,要么退回到二線市場,要么在思考退出行業,甚至面臨被淘汰的局面。
(3)外資蜂擁而入,專業化兼併重組愈演愈烈。
醬油:新加坡福達食品味事達、美國亨氏、日本味之素(和田寬)、日本龜甲萬、聯合利華
雞精:聯合利華(家樂)、優豪食品(優豪)、雀巢(太太樂、豪吉)
醬料:香港李錦記、優豪食品(優豪)、聯合利華(家樂、四季寶
湯料:美國金寶(金寶、史雲生)
調味汁:雀巢(美極)
味素:日本味之素
(4)由分散到集中是世界調味品行業的大走勢。以雞精產品為例,在國際市場雞精的發展已達到規模化、壟斷化,著名品牌不到10個;在日本、美國以及一些歐洲國家的本土市場,經過激烈的競爭只留下2~3個主導品牌;在我國,雞精、醬油行業也都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幾家國內知名調味品企業在區域市場的單品占有率有的已經超過50%,而國內最大調味品企業5%的市場占有率遲早也將發生改變。

中國的調理食品產業的未來之路

中國調理食品產業始於出口外向型企業,主要依靠海外市場發展,隨著近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未來中國調理食品產業的發展將呈現以下特點:
國內市場潛力巨大
中國調理食品產業起步於出口外向型食品企業,以外資和合資形式為主,利用中國農副產品原料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的優勢,加工出口到調理食品的消費大國(以日本為主),在一段時期內,出口外向型企業增多,產能不斷擴大。由於近年出口門檻提高,迫使相當一批調理食品企業面臨轉型,將中國本土消費市場作為企業經營開發的重點方向。
總體而言,調理食品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只有幾年,調理食品對於中國大陸消費者還相當陌生,這是由於目前市場和行業的眾多要素決定的(比如中產階層占比、國內廠商的促銷等);調理食品在國內還處於初級階段,市場還需要不斷培育,但市場潛力巨大。

行業集中度高

由於行業發展初期,行業門檻不高,且產品毛利率較高,所以會吸引不少企業跟進投入,但隨著市場競爭度逐漸激烈,以及產品在安全、冷鏈、研發和市場上準入標準提高,投入加大;產業將進入低利潤區,相當數量的企業將被淘汰,行業開始分化與整合;隨著企業併購和轉讓,行業資源會慢慢向少數優勢企業集中。這個行業發展規律在一些調理食品市場成熟的國家和地區已經得到了印證。

推動冷凍食品行業發展

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以冷凍食品為代表的食物形態將逐漸膨脹成為生活主流。在冷凍食品的成長過程中,調理食品將成為主要的冷凍類別,產量占比在90%左右。儘管這是產量,並不代表消費量,但在歷史過程中,兩者是有機的、吻合的,所以我們得出調理食品最終是推動冷凍食品發展的最主要動力。因此,從事冷凍行業的企業需要把握未來市場發展方向,結合企業實際資源,運籌調理食品的準備工作。

中國飲食文化得以光大

調理食品本身就具備食品行業的天然屬性——花色品種繁多,而這正符合中國菜的特點。由於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社會經濟形態的改變,導致人們消費方式的改變,便利、營養、美味和多元化食品將是未來消費市場的主要方向,這些特點決定了行業未來產量將迅速放大。由於中華民族本身具有舉世聞名的飲食文化,中國料理本身的多姿多彩將決定中國的調理食品除了滿足本國市場需要之外,也將深刻地影響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市場的多樣性。
中國的調理食品企業在產品研發中,有必要深入研究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充分利用中國大陸農產品資源豐富,自給率高的優勢,將過去無法規模化量產和無法大範圍推廣的“非標”模式,通過調理食品產業的發展機遇加以改變。同時藉助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加強中國飲食文化的國際傳播,讓中國從“世界工廠”演變成為“世界廚房”,再到“美食天堂”的轉變。

調理食品品牌行銷策劃機構

北京方圓品牌行銷機構,由中國著名品牌行銷專家李明利先生於2002年創立。現有資深員工53名,是一支專業研究中國農產品品牌化和農業龍頭健康發展的品牌行銷團隊,被業內同行和客戶譽為“特色品牌建設專家”。 特別是對水產品品牌行銷更是有獨到的見解及觀點。8年來方圓一直堅守“貼身服務、量體裁衣”的服務原則,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市場現狀及消費需求情況,為企業配備最適合最貼切的實戰品牌行銷方案。已成功幫助上百家企業打造特色品牌,實現銷量和利潤的雙重提升,贏得了客戶的認可與信任。服務的企業包括:中糧集團、中山水出、今麥郎、娃哈哈、克明面業、御食園、金路易、天禾食品、伊頓集團等,方圓都為其提供了深入的品牌行銷服務。

調理食品品牌行銷策劃專家

李明利,北京方圓品牌行銷機構董事長,中國農業產業品牌行銷第一人,著名的實戰派品牌行銷專家,中國招商行銷專家,非傳統策劃人的代表人物。在農產品產業化、農產品品牌建設、區域特產品牌行銷、水產品行銷等諸多領域有著精深的見解,尤其擅長針對企業現狀,提供最具針對性的品牌行銷實戰方案,幫助企業穩健、快速實現品牌和利潤提升。李明利先生開創的“產業鏈行銷”、“品牌作局戰略模型”、 “聚點模型”等理論,已成為當前中國企業界和行銷界最為矚目的熱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